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通海中學 陳莉燁
前兩天在同事家聽到兩個孩子的對話。甲說:“我們班每次寫作文前都要講一大堆,甚至都規(guī)定好了寫作的模式,每次作文都必須要我們按照模式去套?!币艺f:“我們班恰恰相反,每次寫作課老師就把題目往黑板上一出,讓我們自己去寫。”孩子們無意間的對話,卻真實地說出了目前作文教學中的兩種極端做法。
一方面我們大力提倡要進行作前指導,但同時我們還必須謹防另一個極端的出現(xiàn),那就是面對一些“負責任的老師”,每次作文前都會占用很長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所謂的“指導”。殊不知就是這些周全的作前指導反而束縛了孩子的思維發(fā)展,影響了孩子的寫作興趣,違背了寫作的規(guī)律。這樣全面的作前指導一不小心就成了“誤導”。
現(xiàn)行的寫作課堂上,有些教師常在布置好作文題后,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將自己對作文的審題、立意等看法直言不諱地告訴學生,過多地闡述對命題的理解,便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想法傳輸給學生,學生就會受老師的影響,順著老師的思路開始動筆寫作文,甚至有些學生因為沒有親身的體驗,作文中出現(xiàn)了很多題材假的作品,比如為了寫出老師所說的立意而不惜制造冤假錯案,不惜讓身體健康的家人在作文中死去。因為沒有親身的體驗,學生的作文就會顯得內(nèi)容空泛平庸,我們再三強調(diào)的細節(jié)描寫也化為一片浮云。這樣產(chǎn)生的一篇篇言之無物離情離感的作文怎么可能深入內(nèi)心讓讀者產(chǎn)生共鳴?
筆者曾經(jīng)在初一的課堂中布置了《童年趣事》的作文,在寫完題目后,我無意識地將自己孩子的趣事告訴學生,本是想通過舉例來告知學生,童年是我們?nèi)松凶顭o憂最快樂的時光,在記憶深處應該有很多有趣的事值得我們?nèi)?,可是當我批改作文時發(fā)現(xiàn)我女兒的趣事卻成了大部分學生的童年趣事,全班百分之七十的童年是一樣,趣事也是一樣的。面對這一局面,我才恍然大悟,這樣的作文指導往往讓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寫作的狀態(tài),從而影響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禁錮了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成為了別人說話的機器,而不可能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
目前還有很多教師在作文指導過程中只重視技法的傳授,用所謂的作文方略硬塞給學生,卻把文章的內(nèi)容、觀點拋之腦后,過分地強調(diào)寫作技巧,比如有些教師非常敬業(yè),在初一開學之初就認真制訂了作文教學的計劃,每次作文課都有明確的目標,比如怎樣巧擬題目,怎樣謀篇布局,怎樣在開頭吸人眼球,怎樣結(jié)尾意味深長,如何選擇敘事視角,怎樣安排層次段落,怎樣打造“亮點”等等。并且每堂課都會根據(jù)自己的要求,要學生學會方法,甚至是強行要求機械套用。
在這些老師的眼里,作文教學就是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教學,于是在老師這樣的指導之下,一些學生拋開對作文“本真”的追求,拋開對生活的體悟,專門研究作文的種種“招式”,挖空心思在作文形式上“翻新”,而不重視作文的內(nèi)容。筆者在今年的中考作文閱卷中,就發(fā)現(xiàn)很多考生的作文出現(xiàn)套作,有明顯生搬硬套的痕跡;有些作文單純有華麗的語辭,沒有豐厚的積淀,這些文章都成了只注重外在形式,而不重視內(nèi)容的花架子。
筆者認為,對于學習寫作的起始階段,我們應大膽地讓學生去寫,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用文字記錄下來,讓學生產(chǎn)生寫作的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而不是一味地去講解方法,傳授技能,寫作不僅是一門技巧,更是一種表達感情的方式,我們不能一味強調(diào)學生的寫作技能訓練,將學生的寫作能力分解為一項項技能,強調(diào)反復訓練,致使學生的寫作學習變成了機械的、毫無情趣的操作。
面對現(xiàn)行的課堂作文教學方法的指導,大部分教師喜歡用直陳式的方法傳授給學生。所謂直陳式,就是一些教師喜歡將作文寫作的方法直接告訴學生,然后要求學生按照方法進行練習。這樣的方法從表面上看,能夠短時見效,立竿見影,但不能給人靈動的空間,從長期來看,這樣會扼殺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學生被動接受,不會主動思考,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筆者曾有過實驗,一堂作文片段訓練課,要求學生學會用細節(jié)描寫,兩個班級分別用直陳式和歸納式方法教學,在一個班,我直接告訴學生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然后舉例《一面》中對魯迅先生胡須的描寫,就是肖像細節(jié)描寫,《背影》中父親買橘的細節(jié)描寫等,然后直接告訴學生寫細節(jié)描寫很重要的方法是放慢速度,緊接著就要求學生運用細節(jié)進行片段訓練。另一個班,我先出示了有細節(jié)描寫的五段文字,讓學生讀,說說文本好在哪里,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文章因為運用了細節(jié)描寫而顯得更生動,然后再進一步引導學生概括出細節(jié)描寫的重要方法是“放慢過程,放大形象”八字方法,到此學生對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水到渠成地讓學生運用細節(jié)描寫進行片選訓練。可想而知,最后的訓練結(jié)果是運用歸納法的那班作文明顯出色。這一次的作文讓筆者深深感受到作文教學方法指導的重要性。
作文教學的話題永遠都說不完,作文教學的指導是必須的,但要適可而止,正確地引導、適度地激發(fā)和及時地點撥才是開啟學生寫作興趣的金鑰匙,否則就會過猶不及,可能還會影響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扼殺學生的天性,讓好心的“指導”變成“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