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冬林
(湖南省道縣四馬橋中心小學)
數學是所有學科中的基礎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的學科。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將其應用于生活中,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所以,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和興趣,并養(yǎng)成主動去探索的好習慣。同時還要以新課標為主導理念,更新思想,與時俱進,大膽改革教學模式,緊跟時代的腳步,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活動,結合學生已掌握的生活經驗,建立生動活潑的教學過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數學是開發(fā)學生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學科,對于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較弱,還不能獨立地去解決問題,容易形成個人情緒,進而阻礙數學知識的學習,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就需要將教學進行新的改革,推陳出新,更換陳舊的思想觀念,引進先進的技術知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積極表現,并在合作中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和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而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更加輕松舒適的環(huán)境。
1.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和資源,而數學也是解決生活中很多問題的關鍵。所以,教師要將數學課堂走進實際生活中,讓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并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實際案例為教學背景和素材,引進課堂,讓數學變得不再陌生和枯燥,讓學生愛上數學,保持對數學的新鮮感。教師也要優(yōu)化授課方式以及語言表達水平,重組資源,優(yōu)化知識點,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到更多的知識。
2.建立數學情境式教學模式,把課堂演變?yōu)樯畹男∥枧_,并讓學生在其中扮演相應的角色,讓靜態(tài)的課堂轉變?yōu)樯鷦拥恼n堂。在課堂上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趣味的游戲學習法,例如,在學習“元、角、分”時,可以設計成一個農貿市場的情境,通過學生扮演售貨員和顧客進行交易,來進行教學。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采用游戲學習數學知識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游戲的過程中觀察學生的變化,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教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啟發(fā)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主動去探索數學的魅力,養(yǎng)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好習慣。面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要實行不同的學習計劃,讓每個學生個體都發(fā)揮自身的價值,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和課后作業(yè)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程度,進行層次教學。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強化數學學習方式方法,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去獨立思考。
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給學生打好基礎,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貢獻力量。所以,教師在布置教學任務時,要考慮到實際應用的問題,做到既能學習數學知識,又能形成解決技能。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貼近生活的活動,解決簡單的生活問題,并收集生活中的數學信息和資源,開放學生的思維方式,對于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也可以布置較難的作業(yè),提高學生的邏輯性,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印象。
轉變傳統(tǒng)的教師授課的方式,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作用,進行互動式學習,鼓勵學生主動去探索數學知識,首先教師要明確教學意義,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推動學生學習數學,增強學生的興趣。其次,還要引導學生主動去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發(fā)揮團隊合作的優(yōu)勢,并設置由淺到深的作業(yè),讓學生系統(tǒng)并深入地學習數學知識。最后,教師要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進步進行肯定和表揚,鼓勵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進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于進步較慢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幫助學生進步,拉近與其他同學的距離。
總之,進行合理的數學改革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也有利于數學課堂的優(yōu)化和提升。教師要明確知識點,系統(tǒng)地整理零散的數學知識,并建立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做到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更新教學方式方法,明確教學目標,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資源,讓學生主動地投入現實生活的數學活動中。
[1]王曉娟.淺談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J].社科學論,2012(3).
[2]許繼紅.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初探[J].學前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