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張 佳
(烏海廣播電視臺,內蒙古 烏海 016000)
大型電視直播節(jié)目對攝像和導播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所以為了更好地確保2014年南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電視直播節(jié)目成功播出,CCTV5作為主要的轉播機構,不管是在攝像還是在導播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以下筆者結合這一實踐,就此展開探究性的分析。
要想做好大型電視直播節(jié)目的攝像工作,作為攝像人員必須切實掌握以下幾點[1]:
(1)具有強烈的美學意識進行取景。電視敘事利用形象思維,并將客觀世界展示出來,而導員敘事利用抽象的構思創(chuàng)意,電視拍攝則主要是負責具體敘事。但是不管是采取何種方式進行敘事,均需要審美客體。所以電視攝像的主要任務就在于抓住獨特、有形的快感,創(chuàng)造出永恒的愉快。所以作為攝像人員,必須具有較強的美學意識,通過取景將直播現(xiàn)場的客觀美表現(xiàn)出來,而美是多維度的,相同景觀取景視角的不同,其所帶來的意境也會不同。
(2)具有強烈的導向意識進行取景。作為電視攝像人員而言,不僅要具有美學意識,還要具有強烈的導向意識。在大型電視直播節(jié)目中,導向就是可視畫面,而畫面好比指針,通過連續(xù)畫面指引觀眾的視線轉移到既定方向,從而把觀眾的視線引入導演所要表達的目的地,當導演規(guī)定了節(jié)目宗旨,攝像人員的責任就是利用攝像機的鏡頭引領導向,但是就實踐而言,這一作用往往被攝像人員所忽視,所以必須注重電視攝像的導向作用,具有強烈的導向意識,才能更好地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出來。
(3)具有強烈的編導意識進行取景。在大型的電視直播節(jié)目中,其不僅需要多機位進行拍攝,而且沒有時間去剪輯,所有直播參與人員必須具有強烈的編導意識,才能確保各自工作均成為編輯的成品,進而直接將其拿來播放。尤其是攝像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yè)的攝像技能,還要聽從導播和導演的調度,從而更好地捕捉有價值的鏡頭,并將主次鏡頭進行準確的區(qū)分。而為了確保所捕捉的鏡頭具有較高的價值,作為攝像人員必須具有強烈的編導意識,既不會浪費鏡頭,也不會與有價值的畫面擦肩而過。這就需要攝像人員能從諸多畫面中挑到最有價值的畫面,并及時地將沒有用的鏡頭擯棄,否則就會因此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而在捕捉到有價值鏡頭的基礎上,還應對所拍攝的鏡頭進行主次之分,即便是在相同的場景中,由于景別不同,所獲得的鏡頭不一致,所起的作用也會存在差異,若不能分清主次,就可能因此導致喧賓奪主。[2]
導播是在電視事業(yè)不斷成熟下的產物,而導播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為了滿足直播需要而設置的職業(yè)。在直播制作過程中,要求導播的作用就是發(fā)揮自身在機位設置以及調機和切換等環(huán)節(jié)之中,所以導播主要是根據(jù)導演意圖,以及現(xiàn)有的節(jié)目腳本進行切換臺操作,從而達到切換節(jié)目畫面的目的,而且需要在信號切換瞬間將視像清晰地表達出來,在還原現(xiàn)場的同時將節(jié)奏拿捏得恰到好處,這就能將應有的環(huán)境和氣氛很好地表現(xiàn)出來。
(1)鏡頭切換藝術。在大型電視節(jié)目直播之前,雖然總導演是整個直播節(jié)目的設計者,但是進入直播狀態(tài)之后,若總導演曾經是一名出色的導播,才能更好地處理所播出的信號,但是并非每個導演都可以成為導播,這就需要委托導播對所播出的信號進行全權處理。所以在直播狀態(tài)下的導播就會是整個大型電視直播節(jié)目的掌舵手,尤其是在奧運會等大型的電視直播節(jié)目中,雖然導播能結合分鏡頭劇本為切換奠定基礎,但是在實際播放中會隨時發(fā)生變化,因而在結合導演意圖的同時,還需要加大注意力集中切換,并需要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從而對不同的機位、效果以及景別藝術而又準確地剪輯電視畫面,而電視攝像可能會帶來前期制作遺憾。
(2)注重文化精神的傳達。在掌握切換鏡頭藝術的同時還應在鏡頭切換中將某種文化精神傳遞出來。尤其是作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其要想利用電視元素將其表達出來,就要求導播自身具有豐富的經驗,同時能夠掌握電視所要展示的文化元素,才能播出更加符合電視觀眾的精神需要。例如,CCTV5在2014年南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電視直播節(jié)目中所傳達的中華文化精神可謂十分成功。
(3)導演、導播和電視攝像的默契。電視是合作的藝術。電視直播,對電視觀眾而言,導演的實際作用退居其次,導播和電視攝像的重要性凸顯,導播暫時居于核心地位。電視的本性要求導播通過監(jiān)督一個制作群體,并且操縱復雜的機器來表達一個視像。導播必須把意圖交代給攝制群體,同時,通過對鏡頭的選擇,并運用聲音來輔助視頻完成節(jié)目。這個目標的實現(xiàn),有賴于導演、導播和電視攝像三者之間的分工協(xié)作,并達成必要的默契,默契可以通過演練取得。就電視攝像和導播而言,每次的彩排其實也是練兵之時。導演和導播、電視攝像,可以將每一次彩排以模擬直播的形式錄制下來,彩排后迅即觀摩,這樣做不僅有利于總結彩排的經驗教訓,更為重要的是,可以磨合導演、導播和電視攝像三者之間的關系,以達到真正的默契十足。[3]
對如何做好大型電視直播節(jié)目的攝像和導播進行探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電視節(jié)目制作人員,必須切實履行好自身的職責,尤其是在大型電視直播節(jié)目的攝像和導播,不僅要對自身的角色進行良好的定位,還要著力實現(xiàn)導演、導播和電視攝像的默契,才能更好地提高直播的成功率。
[1] 盧媛媛,王立子,劉海明.論大型電視直播節(jié)目的攝像和導播[J].新聞愛好者,2009(02):25-26.
[2] 劉中勝.大型電視直播節(jié)目的聲音制作特點與研究[A].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影視科技論文集[C].2002:8.
[3] 張玫.奧運會電視直播節(jié)目的多維度思考[D].四川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