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沙井鎮(zhèn)先鋒小學,甘肅 張掖 734021)
1.作文教學現(xiàn)狀。無論是素質(zhì)教育要求還是新課程標準指導,都使得目前的作文教學現(xiàn)狀得到了極大的改觀,逐漸扭轉了傳統(tǒng)作文應試技巧訓練的思想及方式,開始展現(xiàn)出全新的作文教學理念。但作文教學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轉型期內(nèi),作文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首先,從目前語文教材的建設現(xiàn)狀來看,已經(jīng)呈現(xiàn)了作文教學“生活化”與“社會化”的趨勢,教材內(nèi)容與課堂教學行為已經(jīng)開始關注作文與學生生活體驗的聯(lián)系,但仍然存在較大的可開拓空間。其次,從作文教學的目標來看,由于教師自身教學理念轉變不去以及教學能力有待提升等原因,以及考試評價方式等因素的存在,使得目前實際作文教學目標仍然保留著作文技巧鍛煉的問題,而語言能力培養(yǎng)、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健康生命個體構建等表現(xiàn)不足。這些遺存的問題使得作文教學呈現(xiàn)“模式化”現(xiàn)狀,缺少學生的真情實感。
2.作文教學趨勢。對語文新課標與語文新教材的解讀中可發(fā)現(xiàn),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逐漸呈現(xiàn)以下趨勢:首先,小學語文教學重視將寫作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生活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在作文教學中要求學生主動且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用心感受生活帶來的獨特體驗,并用文字表達出來,用文字寫出生活??梢?,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小學作文教學的趨勢已經(jīng)被引向生活體驗方向。其次,發(fā)展趨勢體現(xiàn)出了強調(diào)學生對寫作全過程的體驗,倡導學生“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huán)節(jié)”。語文新課標要求學生不斷要注重作文全過程的體驗,還要注重與他人的交流、合作,養(yǎng)成修改作文的習慣。
1.體驗式作文教學的內(nèi)涵。體驗式作文教學是對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變革,它是基于學生主體體驗的作文教學形式,其本質(zhì)內(nèi)涵可從兩個方面進行闡述。首先,從生活體驗、閱讀體驗與體驗式作文教學來看,作文是創(chuàng)作者從“物”到“意”再到“文”的過程,其中從“物”轉換為“意”是寫作的前提,這個轉換過程需要寫作主體獲取足夠的體驗才能夠形成個人感悟,進而將“物”轉換為“意”。通常來說,寫作主體獲取體驗的途徑有兩條:一是通過書籍等資料獲取體驗,即閱讀體驗;二是通過寫作主體的親身體驗獲得感悟,即生活體驗。由此可見,閱讀體驗與生活體驗是寫作主體積累寫作素材的主要方式,而體驗式閱讀教學正是解決這種寫作根源問題的有效方法。其次,從作文教學的過程體驗來看,作文是一個體驗、構思、寫作、修改、反饋、再修改的過程,其是以系統(tǒng)的過程,學生的作文必須與這個過程相符。因此,體驗式作文教學的全過程體驗正是讓學生注重作文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體驗,進而使作文對于學生來說是一次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提升創(chuàng)造力的過程。
2.體驗式作文教學的意義。體驗式作文教學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而言具有積極的意義,首先,體驗式作文教學實現(xiàn)對生命個體的主體關懷,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展了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了學生的主體人格,這對于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具有積極的作用;其次,體驗式作文教學實現(xiàn)生命個體的自我超越,它能夠通過不同的教學與作文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并且,體驗式作文教學強調(diào)學生對生活與自然的感悟與體驗,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激烈素材的能力。學生要想對生活與自然產(chǎn)生感悟就必須增加與自然的接觸,還要善于從生活和自然中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悟,這明顯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總結的能力;再次,體驗式作文教學使作文回歸到生活的原點,這與葉圣陶先生提倡的“寫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生活,脫離了生活,寫作就無從談起”的思想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1.指導學生“心”入生活,多角度多層面地體驗生活。葉圣陶先生曾說:“寫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生活,脫離了生活,寫作就無從談起,心有所思,請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鄙钍菍懽鞯摹霸搭^活水”,因此體驗式作文教學應當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積累寫作的素材?!疤幪幜粜慕詫W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在體驗式作文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的方法,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鼓勵學生對日常的生活勤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鍛煉學生對生活的敏感度,讓學生養(yǎng)成認真觀察、感悟、體驗生活的習慣。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足夠多的體驗生活的途徑,其中要注重語文實踐活動,比如調(diào)查、演講、讀書交流、競賽、演課本劇等。此外,教師在體驗式作文教學中還應該引導學生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增加生活體驗,誘發(fā)學生的生活體驗。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生活內(nèi)容相對較為單一,對生活的真實體驗較少,因此教師可借助閱讀來增加學生的體驗,即增加閱讀體驗。
2.引導學生積極積累閱讀體驗與生活體驗。對于小學生作文而言,閱讀體驗與生活體驗是其寫作中素材積累的重要途徑,積極的積累閱讀體驗,善于積累閱讀材料,并從閱讀中汲取有益的成分,是提供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小學體驗式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的積累閱讀體驗的方法,比如做讀書筆記,這是一種切實可行而且十分有效的方法。讀書筆記可以是學生閱讀中、閱讀后的對文本的感悟或體驗,也可以是對閱讀文本中名句、佳句的摘抄,或自己對閱讀文本的思考等。此外,還應積極引導學生積累生活體驗,通過做生活體驗日記的方式提高學生對日常生活的敏感程度,使其養(yǎng)成對生活進行思考的習慣。
3.通過情景還原引導學生入境表達生活體驗。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一旦進入某一種實際情境,或接觸模擬情境,甚至是頭腦中想象的情境,就能激發(fā)起對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真實的情感和豐富的聯(lián)想,進而就能夠誘發(fā)學生的體驗。因此在體驗式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情境的作用,適當營造合理的情境,通過入境誘發(fā)學生體驗,使學生在情境中打開記憶心門,喚起其生活的積累與記憶,并將其記錄成文。此外,在體驗式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提供給學生足夠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機會,通過這些互動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善于利用各種“觸媒”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
4.通過作文修改完成作文全過程體驗。人們常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因此在體驗式作文教學中也應該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思考,并善于進行修改,完成作文的全過程體驗。通常來說,學生對作文的修改體驗過程分為三步:第一步是學生自我修改,第二步是學生學生互評互改,第三步是師生總評。
[1]羅聯(lián)漢.體驗式作文教學有效實施策略探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2.
[2]陳壽宗.體驗式作文教學實踐研究與策略思考[J].教育評論,2014(10).
[3]徐幼瑜.體驗式作文教學在小學高段的實踐探究[J].學周刊,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