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宜興市張渚中等專業(yè)學校 丁璐
學習語言猶如學習游泳,只有泡在水中,與水充分接觸,感受水的溫度,以及自身的體驗,從而“悟”得經(jīng)驗之談,“悟”得能力的提升。英語作為相對于母語的第二語言,在中國,學生是學得的,而不是習得的,尤其在中職課堂中,要面向未來、面向職業(yè)、面向市場,而學的最佳方法莫過于主動去探究,以一個好奇者或研究者的身份,帶著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步入語言的叢林,充分與語言接觸,才能領略到英語的結構、人文、簡約之美,從而悟出學習英語之“道”。所在,中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英語的詞匯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重中之重,如單詞教學,可先教會音標,然后以音標對應字母組合為牽引,一邊以實例示范,一邊布置學生探究發(fā)音規(guī)則以及對應字母組合,再歸納整合,看哪些字母組合發(fā)音相同,并約定成俗。長久這樣,學生不僅會見詞會讀,而且會拼。再如詞性,英語中的基本詞性是構造語言大廈的基石,熟練掌握基本詞性的基本用法并即時識別,有利于準確地理解句子的間架結構和主從修飾關系。如先舉出形容詞例子若干,再舉一些以ly結尾的副詞若干,然后讓學生先總結出其中的共性,再探究、演繹出一般的變化規(guī)則,最后教師再讓學生舉一些例句,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深化對不同詞性的認識,從而形成探究能力和運用能力,也進一步培養(yǎng)了語感。
英語的句法強調(diào)形式,更多的側重于構建不同的形式來表達不同的意念,而漢語更多的強調(diào)意合,更強調(diào)內(nèi)容決定形式。因此,如何在句法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思維,幫助學生廓清地道的英語句子框架和句子成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如表達“他在做作業(yè)”。He is doing his homework.在此句中,可以讓學生再仿造幾個句子,然后讓學生探究:此句可以分成幾個部分??赏ㄟ^自我探究、小組討論等方式,最終得出英語的奠基性句子結構——主謂賓,并以此探究出第二種句子結構——主系表。這樣通過探究,學生對句子的體悟極深,立體感極強,其它三種結構:主謂(vi)、主謂雙賓、主謂賓+賓補,也可由實例或情境牽頭,放手讓學生自由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去總結、去探究、研討,最終厘清句子結構的脈絡,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探究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語言運用能力也更一步得到提升。
中職英語強調(diào)綜合性、職業(yè)性,尤其要強調(diào)文化碰撞。因而如何在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頭戲。如英語國家見面語,若是和熟悉的人打招呼為How are you?回答常為Fine,thank you,and you?而中國人打招呼,常為“你好,吃過了沒?”等等,這背后的文化差異,亟待學生們?nèi)ヌ骄?。探究的過程一定是發(fā)現(xiàn)的過程,比如,學生上網(wǎng)發(fā)現(xiàn),見面語在世界各國都有所差別,在阿拉拍、法國等,除了一些見面寒喧語,而有一些肢體動作,有些動作,接近中職英語的專業(yè)定位,這樣更加點燃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同樣,就餐禮儀文化,婚禮,教育等領域,中外也都存在著較大差異,教師可結合中職學生應用型、專業(yè)性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點,讓學生采取研討、探究等方式,逐步了解外國風俗習慣和思維方式,從而開闊眼界,擴大視野,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思維。
中職學生需經(jīng)常開展英語課外閱讀,提升職業(yè)英語素養(yǎng),在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著重指導學生探究以下主題,如文章的結構通常是以怎樣的方式呈現(xiàn)?總分總的結構是怎樣在文章中體現(xiàn)的?主題句的出現(xiàn)位置常在哪?這些問題是理解一篇文章的根脈,如果教師能過講授法傳授給學生,則味同嚼蠟,但若是通過學生自己去質(zhì)疑、去調(diào)查、去探究、去假設,從而得出結論,即便需要較長的時間,但探究的心路歷程是學生的一筆寶貴的財富。寫的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心理過程,提筆前,學生不僅要不斷“溫故”,選擇合適的句型,還要不斷心譯、潛詞造句,在寫作時還要不斷思考一些細枝末節(jié),如時態(tài)、人稱、單復數(shù)之類,這些,都離不開學生自我探究、自我嘗試、自我糾錯的過程。吃一塹,長一智,學生有了切已的體驗和思維的感悟、頓悟后,既能潛移默化地提升寫作的能力,又能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從而真正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策略。
[1]丁海英.對中職英語教師換位教學的探究[J].中等職業(yè)教育,2010(16).
[2]金麗娜.探究語境教學下中職英語詞匯輸入與輸出學習策略[J].海外英語,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