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安市經濟開發(fā)區(qū)啟明中學 毛海云
英語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國際性語言,作為初中課程中重要的一門學科,其教學也面臨了更大的機遇與挑戰(zhàn)。新課改不斷深化更加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強調了教學方法與手段的豐富。因此,初中英語教學倡導與學生生活實踐的緊密結合,注重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以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其積極性與主動性,幫助其樹立學習自信心,從而實現初中英語課堂的高效性。
生活化教學強調的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將學習內容和生活經歷有機結合,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語言環(huán)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促使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培養(yǎng)其將所學知識有效應用于信息交流與傳遞的能力。
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有效實施,能夠將課堂教學融入生活化的情境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聽、說、讀、寫的強烈愿望,引發(fā)學生的審美體驗、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接觸到更加貼近生活的英語學習材料,同時在大量的實踐中培養(yǎng)知識與技能,不斷提高英語交際能力,最終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素質。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為學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比如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合理應用,能夠將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于學生面前,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在特定的產經中感受英語的生活化應用。
比如:在“A birthday party”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提前準備一個與party有關的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首先受到這個氛圍的感染與熏陶,并回憶一下自己過生日的時候有沒有辦過party,情境是怎樣的?然后在生活化的場景之中,熟悉一系列的英語內容,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與技能。
生活作為一切知識的來源,也是英語教學素材的良好發(fā)掘源泉。正所謂:生活即教育,為了生活而教育。初中英語教師應善于挖掘生活化的教學資料,將教學與生活有機結合,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熱情,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水平與能力。
例如:在《Food》的教學中,教師就可提前準備一些資料,選擇一些國內外典型的節(jié)日食品,如萬圣節(jié)、圣誕節(jié)等流行的食物、裝飾、物品等,也可以引導學生找一找相關資料,談一談自己比較喜歡或不喜歡的食物。在這樣的一個輕松、自由的氛圍之中,學生參與英語練習的興趣與熱情也得到很好的激發(fā),而繁重、復雜的英語知識也變得較為平和、輕松,進一步深化了教學主題,促使學生尋找中西文化生活中食物與生活的關聯性,進一步提升英語學科的趣味與魅力。
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模擬生活中的實際場景,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促使其真正有機會應用所學英語單詞與句型,真正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之中。
例如:在“finding the way”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教室創(chuàng)設為區(qū)域模式,以過道作為街、路分區(qū),標記supermarket、cinema、hospital等等,引導學生扮演服務員、醫(yī)生、護士、農民、教師等不同的角色,并以其身份來判斷說話的語氣,同時鍛煉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where is...等句型,讓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英語詞匯量和語言的應用能力。
初中生比較活潑、好動,尋求時尚與刺激。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就可針對初中生的特殊性,靈活應用教學方法與手段。如以現場操作或實物示范的方式,讓學生受到一個實物的沖擊,從而發(fā)揮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為配合《colors》這個單元的教學,教師就可以準備一件較多顏色的衣服,在教學過程中也時刻注意以顏色的實際范例實現教學,針對特定的顏色進行purple、green、pink等單詞教授,避免太過于直觀、抽象的教學方式。
總而言之,英語是國際上通用的、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語言,同時它也是是具有很強工具性的一門語言學科。英語教學的主要宗旨,是為了讓學生樂于并善于用英語進行自由的表達與交流。而初中生是處于新時代的一代,其年齡與時代特點,決定了其對身邊的生活充滿好奇的特性。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有效實施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合理融入生活化的趣味元素,讓學生真正產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與熱情,更加喜歡學習英語。
葛思朋.淺談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