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旭
摘 要:雖然美術是我國教育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基礎學科,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美術卻一直處在“副科”的尷尬境地,這不僅使得學生的美術愛好和能力被扼殺,而且還嚴重束縛著學生新思維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和策略,促使美術教學走向更高的水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中學美術;教學策略;反思;能力;多媒體
美術課對于陶冶學生審美情操、提高學生生活品質、調節(jié)學生心理狀態(tài)、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傳承中國文化藝術、弘揚人文精神等方方面面都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往往以講解和說明為主,在提高學生參與度和提高審美能力方面做得不夠,學生主動探究活動少,而且情感體驗多被忽略。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轉變中學美術教學現(xiàn)狀。
一、注重學生個體感受,提高美術能力
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美術教學也不例外。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言堂”“滿堂灌”,講得多,講得細,嚴重影響學生對美術的個體感受。因此,在中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美術興趣,調動學生的美術學習積極性,從而激發(fā)其內在的美術創(chuàng)造潛能。美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讓學生個體參與其中,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從而收獲更加真實、深刻的學習體驗。
二、注重學生技能培養(yǎng),提高動手能力
中學美術中包括繪畫、工藝、雕塑和建筑四大門類,每一個門類的創(chuàng)作,都是一個審美創(chuàng)作的過程,都離不開相應的技能和技巧。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強化技能、技巧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雙手的靈敏性、準確性和協(xié)調性。只有學生掌握了美術技巧,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認識美術作品,美術動手能力也會相應提高,才能真正地掌握美術實踐機會和能力。
此外,在教學中,教師應多引導學生自主搜集美術相關的資料和信息,一方面,減輕學生課上的學習負擔,讓學生有備而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蚩梢远嘟M織學生進行小組探究,賞析、評議一些美術作品,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動手操作,這樣的小組互動,更加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參與和探索的興趣和方向。
三、注重結合現(xiàn)代技術,提高教學效率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依然成為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教師的教學也應與時俱進,積極引入并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和手段,提高中學美術教學效率。如,教師可以從網絡上搜集并增添一些和學生生活實際貼近的教學內容,這樣不僅容易讓學生接受和理解,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組織學生觀看大型的畫展視頻等等,讓學生投入到美育的環(huán)境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田永利.對中學美術教學的探索和思考[J].科技博覽,2010.
[2]張玉泉,榮美,針對中學美術教育的重新思考和教學方式的探索[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