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哲
況生活閱歷尚淺的學生呢?學生無“米”可下鍋,又怎么能做“大餐”?可以理解。
那么這里的“米”是什么?就是學生的寫作素材,概括地說就是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學生需要的“米”從哪里去找?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告訴我從書本里找,從生活中找,因此,好讀書,讀好書是我們一直以來教導學生要做的,但我們更應該意識到,要善于引導學生學會從生活中找,比如社會生活、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等,生活才是我們寫作的源泉。特別是作為中學生,校園生活才是寫作的真正源頭活水。引導學生多關注,多品讀身邊的人和事,才是寫作的根基。
那么,如何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生活呢?我們可以讓學生關注自己的班級生活。
比如,我在作文訓練課上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題,“同學們,你能說說本學期開學兩個多月來你記憶中的咱班里最難忘的幾件事嗎?酸甜苦辣,各味俱全,難以割舍,皆可談談??!”然后讓學生簡要寫出來,而后讓其討論發(fā)言,結果學生舉手踴躍發(fā)言,談出了足足有三十多件對他們影響深刻的事。僅舉八例:一例,班內甄××等同學每天放學幫腳崴的周××同學下樓梯;二例,“學霸”胡××同學常常幫助后進生張××,令人贊嘆;三例,衛(wèi)生委員劉×每天最早來教室?guī)椭等丈驋呓淌遥粮蓛糁v桌、多媒體;四例,“和事老”林琳同學經常協(xié)調同學之間的矛盾;五例,接力賽上,周××同學腿部有傷,但為了班級榮譽,一瘸一拐跑完自己的一棒,感動得女生哭成一片;六例,班級拔河比賽中,林××、宮××等同學雖然發(fā)著高燒,依然堅持拔完四輪賽程,并獲得第一名;七例,軒××上課旋轉鑰匙,被數(shù)學老師批評不服,頂撞老師,惹老師生氣;八例,沈××與程××自習課上打鬧,不服值日班長管理,影響學生上課……
我問學生:“這些事例真的是發(fā)生在我們班的嗎?”學生異口同聲說“是”,我順勢總結了作文寫作的第一要義,那就是選材的真
實性。
接著,我就出了一道作文題,題目是,“嘿/唉,我們班!”要求選擇一個詞,要么是“嘿,我們班!”要么是“唉,我們班!”以此為題目,要求學生從上面的八例材料中選擇典型材料組成作文題目真正需要的材料。
經過學習小組的討論,學生一致選事例一到六用到“嘿,我們班!”這個作文題目中,來表現(xiàn)班級的團結向上的主題,而事例的七八可以用在“唉,我們班!”的題目中,表現(xiàn)班級的渙散令人失望的現(xiàn)狀。學生的選擇準確、嚴謹。
我們常說,看菜吃飯,量體裁衣,作文就是要根據(jù)文章中心的需要來剪裁,果斷地舍棄那些不為中心所需要的材料,精心地選用能為中心所需要的材料,然后恰當?shù)匕才潘x出來的材料,這樣才有可能寫出令人滿意的文章。
當然,有了材料未必就能寫出好文章,大家選的材料雖然可能是一致的,但寫出來肯定也各有千秋。各有千秋的原因何在?那就是選完材料如何下筆寫的問題。如何在做到真實和典型的基礎上,力求新穎。如何做到新穎?著名女作家池莉說:“我偏愛生活的細節(jié)。我覺得人類發(fā)展了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興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細節(jié)是嶄新的,不同的時空,不同的人群,擁有絕對不同的細節(jié)?!狈▏骷夷瓷R苍f:“全世界沒有兩粒沙子,兩只蒼蠅,兩只手或兩個鼻子絕對相同的。因此,作家在創(chuàng)造每個人物時都必須有其特點,決不可以雷同。”
兩名作家的話告訴我們,要做到新穎,就要抓住事件中的細節(jié)。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明白什么是細節(jié),我又讓學生選讀了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中的一段,去體會細節(jié)描寫的妙處。
“爸爸氣極了,一把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爸爸左看右看,結果從桌上抄起雞毛撣子倒轉來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掄,就發(fā)出咻咻的聲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角,從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聲混合著我的哭聲!”
選文中一“拖”,一“抄”,一“掄”,連續(xù)的動作描寫,把爸爸的憤怒表達得淋漓盡致。林海音通過我的眼淚、爸爸的動作把這個常見的事寫得有聲有色,就是注意了細節(jié)描寫。
然后,我順勢要求學生自己選定中心題目,從我們組織的材料中選定自己最喜歡的一兩件事,寫成一篇作文。學生隨后的寫作積極性很高,課堂效果很好。
總結時,我告訴我的學生:寫作的源頭活水就在我們身邊,寫真實的事、典型的事、新穎的事。并請學生再來欣賞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多彩校園處處留心處處有素材”,下聯(lián)是“快樂寫作篇篇有趣篇篇成佳作”,橫批是“品讀身邊事快樂寫作文”。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