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麗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逐步趨向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核心。其中,八年級音樂的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要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育學生的藝術情操和人格魅力為首要教學目標,此目標的完成需要教師選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潛移默化地將知識、人文、興趣結合在一起,再通過學生的學習過程,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熱愛。
關鍵詞:八年級;音樂課;主導作用
通過觀察,不難得出,音樂和其他的藝術學科有著迥異的藝術差別,音樂中不僅具備中國文化的民族精神,還對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教育者在音樂教授方面特別注意所采用的方法,針對八年級音樂教學,下面是我積累的一些方式和方法。
一、教學意境的導入
音樂是一門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學科,讓學生感知到音樂的獨特之處,音樂課的授課意境便要采用獨特的教授方式。教師在課前可以搜索符合新課導入的課外資料,例如視頻錄像、道具模型、音樂背景等多種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沂蒙山小調》時,教師在課前可以將沂蒙山的美麗風光以視頻的方式播放給學生看,然后介紹山東民歌的特點,在學生逐漸了解一下就會對這首歌曲產(chǎn)生熱愛,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和感悟產(chǎn)生情感,再進行演唱或者演奏,便將學生不知不覺中帶入音樂的殿堂。采用這種方式,學生會逐漸領略音樂藝術的魅力和神圣。
二、當代音樂文化的結合
音樂教學是以審美為核心,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激勵學生注重個性的發(fā)展,鼓勵其對音樂的創(chuàng)造,這也是音樂這門學科的突出特點,在八年級音樂課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某些當代音樂的元素,相比照的方式教學,比如《青春舞曲》,這是一首民族風格活力四射的歌曲,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播放《十六歲的太陽》這首音樂,賞析歌曲,這兩首歌都是歌頌青春的歌曲,教師可以讓學生感受兩者所表達的不同情緒和時代背景,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師將這兩首歌的文化進行對比,讓學生感受中國歌曲演變的不同魅力。
對八年級的學生來說,現(xiàn)代的流行音樂是他們所熱愛追尋的音樂類型,而且他們所鐘愛的那些當代音樂有很多已融入不錯的藝術元素,將時下音樂融入課堂,再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不僅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更好地調整課堂氛圍,便于學生對音樂的交流。
三、教師的主導作用
任何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都離不開一位正確的引導者,教師是整個環(huán)節(jié)的主導者。課前的準備工作、課上音樂意境的展現(xiàn),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和積極性,都需教師適當?shù)匾I和帶動。我在教學過程中所遵循的第一原則便是教學激情,只有教師自己首先在課堂上精力充沛,學生的積極性才會隨之更加強烈,而不是越來越無聊。在課堂上,教師生動而抑揚頓挫的授課語言、形態(tài)表現(xiàn),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情緒調動起來,就像一場奧運比賽,觀眾每個人的積極性和吶喊聲都很高亢雄壯,解說員的興奮解說會使觀眾更加身臨其境,就算沒親臨現(xiàn)場參與比賽,也會被解說的激情所感染。因此,教師精彩的講解,會提高學生的形象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教師的引導會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音樂這門學科,對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審美能力或者道德品質都有提高或者引導的作用。那么,作為一名八年級的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多思考、多探究、多總結、多反思。通過不同的新穎的符合當代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音樂藝術的魅力,感知屬于他們的世代音樂,為將來的成長和學習奠定基礎和方向。
參考文獻:
陳思,陳其射.試論律學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J].人民音樂,2013(0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