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國內
2015年5月13日,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兑庖姟诽岢?,力爭到2020年,與重點國家產能合作機制基本建立,一批重點產能合作項目取得明顯進展,形成若干境外產能合作示范基地。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支持政策更加有效,服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和市場開拓能力的骨干企業(yè)。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進一步提升,對國內經濟發(fā)展和產業(yè)轉型升級的促進作用明顯增強。
在《意見》提出的主要任務中,要求通過境外設廠等方式,加快自主品牌汽車走向國際市場。積極開拓發(fā)展中國家汽車市場,推動國產大型客車、載重汽車、小型客車、輕型客車出口。在市場潛力大、產業(yè)配套強的國家設立汽車生產廠和組裝廠,建立當地分銷網絡和維修維護中心,帶動自主品牌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出口,提升品牌影響力。鼓勵汽車企業(yè)在歐美發(fā)達國家設立汽車技術和工程研發(fā)中心,同國外技術實力強的企業(yè)開展合作,提高自主品牌汽車的研發(fā)和制造技術水平。
5月5日,商務部發(fā)布《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5年春季)》。
《報告》回顧了2014年及2015年第1季度中國外貿運行情況。2014年,中國外貿總體保持平穩(wěn)增長,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貿易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結構繼續(xù)優(yōu)化,質量和效益不斷改善。2015年第1季度,在全球貿易總體下滑的背景下,中國出口保持增長勢頭,但受進口價格大幅下降、部分重要產品進口數量減少影響,進口降幅較大。
《報告》認為,2015年,世界經濟將延續(xù)溫和復蘇態(tài)勢,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際競爭更加激烈。中國經濟開局平穩(wěn),結構調整穩(wěn)步推進,新生動力加快孕育,但仍面臨下行壓力。中國外貿特別是出口具備增長的基礎條件,但形勢的嚴峻性、復雜性沒有根本改變,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較多,挑戰(zhàn)和壓力還在增大。
《報告》指出,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外貿發(fā)展面臨外部需求不振、傳統(tǒng)競爭力有所弱化、外部限制措施增多等諸多挑戰(zhàn),加上國際市場份額已處于較高水平、進一步提高份額難度增大,中國外貿可能保持中低速增長。同時也要看到,中國外貿發(fā)展仍具備一系列有利因素和條件。中國政府將不斷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積極培育外貿競爭新優(yōu)勢,改善財政和金融服務,幫助企業(yè)開拓國際市場,促進外貿發(fā)展。
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環(huán)保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和國家能源局近日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印發(fā)加快成品油質量升級工作方案》通知。據悉,我國將抓緊啟動第6階段汽、柴油國家標準
(國Ⅵ)制定工作,力爭2016年底頒布,并于2019年實施。
根據方案,2015年6月底前發(fā)布新的普通柴油強制性國家標準。盡快發(fā)布第5階段車用乙醇汽油標準(E10)、車用乙醇汽油調合組分油及生物柴油調合燃料(B5)標準。
方案明確,2016年1月1日起,東部地區(qū)11個省市(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全面供應符合國Ⅴ標準的車用汽油(含E10乙醇汽油)、車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
2017年1月1日起,全國全面供應符合國Ⅴ標準的車用汽油(含E10乙醇汽油)、車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同時停止銷售低于國Ⅴ標準車用汽、柴油。
2017年7月1日,全國全面供應國Ⅳ標準普通柴油,同時停止銷售低于國Ⅳ標準的普通柴油。2018年1月1日起,全國供應與國Ⅴ標準車用柴油相同硫含量的普通柴油,停止銷售低于國Ⅴ標準普通柴油。
5月6-7日,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4屆車身分技術委員會成立暨標準審查會在玉溪舉行。審查會審議了國家強制性標準GB 11567《汽車和掛車側面及后下部防護要求》的送審稿以及征求意見匯總處理情況等文件。
會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標準所孫振東代表“汽車和掛車側面及后下部防護要求”起草組向車身分委會的委員及代表匯報了標準的研究過程、標準的技術對比與分析以及驗證試驗的技術研究情況、標準修訂的主要技術要求和差異等。按照國家標準委的相關要求,委員及委員代表對GB 11567《汽車和掛車側面及后下部防護要求》是否通過審查進行了投票,投票的結果是通過審查。GB 11567《汽車和掛車側面及后下部防護要求》將于2015年6月完成報批工作。新修訂GB 11567《汽車和掛車側面及后下部防護要求》標準增加了側面防護裝置具有不同的安裝位置的技術要求、中置軸掛車的側面防護裝置要求、雙轉向軸車輛的側面防護裝置要求、道路運輸液體危險貨物罐式車輛的后下部防護裝置最大水平變形量要求、后部安裝尾板的車輛技術要求、道路運輸液體危險貨物罐式車輛的后下部防護裝置安裝位置要求、同一型式的規(guī)定、標準實施的過渡期要求、側面防護裝置試驗條件、后下部防護裝置施力點的更換等技術內容,修改了橫向構件截面高度的要求、后下部防護裝置的下邊緣離地高度、三點加載的試驗載荷、后下部防護裝置的加載程序、可伸縮式掛車的側面防護裝置等要求。
近日,安徽省出臺《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和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明確將發(fā)展新能源汽車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和推進汽車產業(yè)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努力建成核心競爭力強、配套完善、推廣應用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強省。
近年來,安徽省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部件研發(fā)水平全國領先,已初步形成以合肥、蕪湖為中心,以奇瑞、江淮為骨干,集研發(fā)、產業(yè)化、示范運營三位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體系,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數量居全國前列。在合肥、蕪湖2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城市的帶動下,截至2014年底,全省已建成充電站16個、充電樁6 100多個,累計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9 300多輛。2015年1-2月,安徽省已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2 170輛,同比增長41%。
下一步,安徽省將充分依托現(xiàn)有產業(yè)基礎,發(fā)揮企業(yè)主體作用,以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為主,鼓勵發(fā)展燃料電池汽車;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圍繞整車優(yōu)化設計、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tǒng)等材料以及充電設備設施等方面進行技術攻關和新產品開發(fā);堅持產業(yè)發(fā)展和推廣應用相結合、市場主導和政府扶持相結合、整車引領和加強配套相結合,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yè)化。力爭到2017年底,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7萬輛以上,省內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達到4萬輛以上;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達到20萬輛以上,在公共服務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5月26日,中國載貨汽車生產企業(yè)聯(lián)席會(C8)召開本年度第2次峰會。會上8家成員單位(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陜西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和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關于載貨汽車安裝防抱死制動裝置(ABS)的倡議書》。
《倡議書》旨在提高載貨汽車行駛安全性,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行業(yè)健康發(fā)展。
《倡議書》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是承諾(C8成員)按照GB 7258-2012標準要求,安裝防抱死制動裝置(ABS);二是倡議全行業(yè)載貨汽車生產企業(yè)按照GB 7258-2012標 準要求,安裝防抱死制動裝置(ABS);三是號召載貨汽車生產企業(yè)落實主體責任,加強相互監(jiān)督,共同維護載貨汽車行業(yè)聲譽,積極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生產 一致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