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杜度,東漢章帝時代人,書法史上最早草書名家。梁朝蕭子云說,杜度“本名操,為魏武帝諱,改為度”。這一說法流傳甚廣,但唐朝張懷瓘早已辯駁:東漢蔡邕《勸學篇》有“齊相杜度,美守名篇”之句,豈有漢朝人預為魏武帝避諱之理。
杜度的草書早已失傳,我們只能由文獻了解他的草書。張懷瓘《書斷·中·杜度傳》引曹魏韋誕語:“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畫微瘦?!蔽鲿x衛(wèi)恒《四體書勢·草書序》云:“杜氏殺字甚安,而書體微瘦?!卑次簳x書家所評,杜度的草書特點有三:一是用筆“有骨力”,二是“字畫微瘦”,三是“殺字甚安”。
杜度草書以“殺字甚安”著稱?!掇o源》 收有“殺字”詞條,釋為“收筆”,所引出處正是衛(wèi)恒《四體書勢·草書序》評杜度那段話?!皻⒆帧笔莿淤e結構的名詞,動詞“殺”乃收束之意,賓詞為完形之“字”,而非筆畫之“筆”。按《辭源》的解譯,短語的“殺字甚安”意為收筆甚安,如此解釋,有悖書理。
今天習見的衛(wèi)恒《四體書勢并序》,錄自唐人編撰的《晉書·衛(wèi)恒傳》。而晉人所撰《三國志》卷二十一《劉劭傳》劉宋裴松之注文中,錄有衛(wèi)恒《草書序》,謂“杜氏結字甚安,而書體微瘦”,可知“殺字甚安”本是“結字甚安”,指結字妥帖穩(wěn)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