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萍 (甘肅省隴西縣幼兒園 748100)
一天游戲課時,小朋友張敏與我班幾個平時較調(diào)皮的幼兒分到了一組,可是任憑老師怎么鼓勵她,要求她,她就是坐著一動不動,說急了,她就發(fā)起脾氣來,將凳子一扔。我只好由她去了,心想這小朋友也太任性了,等活動完了,我再慢慢想辦法吧。
張敏小朋友平常性格內(nèi)向,總是默默地參加活動,可這一次為什么突然發(fā)這么大的脾氣呢?
1.目的。我做這個研究,是為了找到張敏突然發(fā)脾氣的原因,以便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
2.計劃。我決定進行家訪,了解張敏父母對這件事的看法,以及他們平常的家庭教育。
3.實施。首先,我找張敏的爸爸談。我問:“張敏在家里聽話嗎?”答:“聽話?!蔽矣謫枺骸皬埫粼诩依锝?jīng)常發(fā)脾氣嗎?”答:“不是?!?/p>
通過了解張敏的爸爸,我沒有找到原因,我只知道這也是一個“四個大人圍著一個小孩轉(zhuǎn)”的家庭,也許,是他們太嬌慣孩子了,在家里寵著她,護著她。
其次,我找張敏的母親了解情況我問:“張敏在家愛玩嗎?”“不愛?!薄盀槭裁??”“她身體差,一玩衣服打濕了要生病?!皬埫粼诩視尚┝λ芗暗氖虑閱?”“什么也不干,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拔医又鴨枺骸皬埫糁苣┮c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嗎?”“不,因為我怕她被別人欺負(fù),她膽子小?!薄澳阒缽埫粼谟變簣@的情況嗎? ”“知道,我叫她不要和別人玩,人家惹了她,就叫她打人家,打不過就咬?!迸c張敏媽媽交談,我知道張敏為什么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原因了。原來她父母的指導(dǎo)思想就是用“躲”的方法來避開對她的傷害。
4.結(jié)論。張敏性格內(nèi)向,是因為她在幼兒園時與小朋友發(fā)生過糾紛,而父母又叫她不準(zhǔn)與小朋友一起玩,是父母的過分保護造就她的躲避行為。
改造張敏的性格,促進她身心和諧發(fā)展。
經(jīng)過與同年級組(幼兒園大班)老師的討論,交換意見,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1.換座位。讓張敏挨著一個性格活潑開朗、樂于助人的小女孩坐,并有意識讓這個小女孩幫助她。
2.為張敏召開一個“團結(jié)友愛”的主題班會。我讓過去“欺負(fù)”過張敏的幾個調(diào)皮小朋友向她道歉,并說說以后將怎樣做,并號召全班小朋友團結(jié)友愛、互相幫助。
3.給張敏父母做思想工作,讓他們放手。
4.活動中主動與張敏交談、玩耍。
1.換座位。才開始,張敏仍不理挨著她坐的小女孩,一天兩天過去了,她對這個小女孩報以微笑了,并略略交談幾句。
2.召開主題班會。會后,全班小朋友開始邀請她做游戲,有好玩的好吃的都給她,慢慢地,張敏愿意參加一些集體活動了。
3.給張敏父母講清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及交往的能力的重要性,讓他們知道不能包辦孩子的學(xué)習(xí)和生活。針對他們的擔(dān)優(yōu),“孩子身體差,怕受人欺負(fù)”,我與他們一起制訂了一些鍛煉計劃,從少到多逐漸增加活動量,并督促他們實施。張敏有了一點進步,我馬上給予鼓勵,并且向他們解釋。集體生活中,磕磕絆絆是避免不了的,應(yīng)該讓孩子自己對待與處理,讓孩子多動手動腦。
4.在教學(xué)活動中,我有意了解張敏的想法,開始她總是不說出來,我便親她一下,摸摸她的頭,也不強迫她說出來。后來,一次游戲時,我戴上兔媽媽的頭飾,親切地問她:“小兔子,你愿意和媽媽去拔蘿卜嗎?”她高興地點了點頭,愉快地參加了游戲。
這件事大致過去兩個月后,我們年級組老師經(jīng)過講座,一致認(rèn)為以后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家園聯(lián)系,幼兒教育不應(yīng)是單獨存在的,它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父母的教育態(tài)度直接影響幼兒的言行,乃至性格的形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是幼兒教育成敗的主要責(zé)任人,他們的言行稍微發(fā)生偏差,就可能對孩子的一生帶來負(fù)面影響。今天的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一個人如果沒有健全的人格,是不可能立足于社會的。而健全的人格來自幼時正確的培養(yǎng)及引導(dǎo),試想,一個不愿也不能與同伴和諧相處的人,他們能融人社會嗎?
眼下,獨生子女教育成為社會問題,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他們動手能力差,父母處處滿足他們、保護他們,但父母能庇護他們一生嗎?對于那些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我們是不是也應(yīng)該讓他們嘗試一下“挫折教育”呢?讓他們之間吵鬧一下,發(fā)生一點糾紛,從中知道什么行為對,什么行為不對,這又有什么不好呢?
孩子是一張張潔白的紙,父母的教育態(tài)度將決定其如何在上面加以描繪,是讓他們?nèi)姘l(fā)展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呢?還是讓他們“閉門造車”,成為一個孤芳自賞的人?
幼兒時期形成良好的性格將為其一生的發(fā)展將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幼兒時期也是人生的關(guān)鍵時期,要讓幼兒身心和諧、健康發(fā)展,父母不能用你們?nèi)ナ`他們自己的意愿,否則孩子那最難能可貴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將消失殆盡。這個世界還有風(fēng),還有雨,家長應(yīng)教給孩子遮風(fēng)擋雨的方法吧,而不是為他們遮風(fēng)擋雨,孩子終將是社會人,請還給他們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