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紅紅 (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上灣學區(qū) 748201)
要實現(xiàn)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有機統(tǒng)一教師就要在導、學、思、練等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到精講巧練,設法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以求得教與學的和諧共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益。但是,不同的學生對學習方法有不同的習慣,教師在教學時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和個性,指導他們運用不同的學習方法,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尋求進步。
“教學情為先,情是教育的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边@些都說明教師的語言要想撥動學生的心弦就必須做到以聲傳情,注情于聲,聲情并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由某一特點的情感轉移并沉浸在課文所規(guī)定的情感氛圍中,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學習課文,領會作者的意圖,使文本與學生的對話暢通無阻,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教師在教學時可用富有激情的導語調動學生的認知積累和情感積累,讓學生初步感知金華雙龍洞的美景?!拔覀兊淖鎳卮笪锊?,山川錦繡。無數(shù)名山大川像一顆顆珍珠撒落在祖國土地上。如峨眉山、杭州西湖、黃果樹瀑布、桂林山水、九寨溝……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記金華的雙龍洞》,這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寫的。我們認真學習課文看看葉圣陶爺爺是怎么寫游記的,然后跟著他一起去觀察一下神奇的雙龍洞,學學他寫游記的方法,大家說好不好?”在此過程中,教師若能在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之前,以飽含深情的語言激發(fā)學生情感,在情感調動上做出藝術性處理,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便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學之一個目的為使學生練成讀書之本領?!彼裕處熢谡n堂上要善于引導學生熟讀、多讀課文。尤其是對突出文章中心思想的重點語段和表現(xiàn)作者寫作思路的語句要反復研讀,激發(fā)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例如,小學語文第十冊《落花生》一文。文章寫了作者在收獲節(jié)上的感受和啟發(fā)。以地里成熟的花生作比喻,說出了作者的想法,做一個有利于大家的人、一個有利于社會的人。文章層次分明,段落清晰,以種、摘、品、議為線索,層層遞進,且主次有別,把種、收、品花生的內容略寫作為文章的鋪墊,把議花生寫得詳細而具體,濃墨重彩,并借用父親的提問,姐夫、哥哥和作者分別說出了自己對花生好處的真實想法,三個人從不同的方面說出了自己對花生的理解。這一內容是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與中心思想的關鍵語段,教師應讓學生多讀、精讀、創(chuàng)造性地讀,引導學生在研讀的基礎上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1.父親對花生的評價是“它的果實與桃子、蘋果等不一樣,不彰顯自己,默默地埋在地里,不招搖,不夸耀。而桃子、蘋果等果實掛在枝頭,讓人看到就能喜歡,顯得有點炫耀自己的感覺。通過比較突出了花生注重實際、默默奉獻、從不夸耀自己的品格。
2.“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备赣H第二次說的話把花生的品格揭示了出來,說明花生的最大好處是雖外表不好看但很有用,點明了應該怎樣做人的道理。
上述這些突出表現(xiàn)文章中心思想的語段,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提煉出來,讓學生多讀、精讀,在反復研讀的基礎上領悟文章的主要內容與中心思想,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使課堂教學達到省時、高效。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能抓住課文的重點語段,指導學生反復研讀,圍繞重點詞句精心設計提問,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重點詞句與中心思想的聯(lián)系中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設法把讀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圍繞中心問題展開討論,激勵學生獨立探索、獨立發(fā)現(xiàn)。當學生出現(xiàn)疑難時,教師才給予“點化”。這樣做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仍以《落花生》一課為例,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重點語段設計以下提問,引導學生在聯(lián)系中深入理解文中隱含的意思。
1.父親對花生是怎么看的?父親看待花生品格的根據(jù)是呢?三個孩子的觀點與父親的觀點友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對同一花生會有不同的觀點?請大家反復對照,認真思考。
2.父親認為花生最可貴的品質是什么?在文章中把父親說的相關話語找出來,認真分析,小組討論,再在全班分組發(fā)言(先把父親說的話有“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與“矮矮地長在地上,不能分辨有沒有果實,挖起來才知道”等語句聯(lián)系起來,在研讀、思索、議論、分析、比較中初步理解花生有用卻不顯露,注重實際、默默奉獻的品格)。
3.父親為什么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讓學生根據(jù)問題再次詳細閱讀文章,體會父親的用意)?父親將談花生過渡到論人生,是在引導孩子們從花生的特點品味人生,不做炫耀自己的人,不要像桃子、蘋果一樣彰顯自己,要像花生一樣默默奉獻,不求索取。
4.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你能從現(xiàn)實生活中舉例說明嗎?這個問題可以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向高潮,引向現(xiàn)實生活,使學生以自覺、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中,在學校不攀比、不出風頭,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
總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讀議結合、思想點化以及有層次的提問,引導學生逐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有效促進了學生的主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