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霜
(渤海大學 教育與體育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網絡音樂的現狀分析
謝 霜
(渤海大學 教育與體育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網絡音樂也隨即進入人們的視野并開始擴散,成為一種新的音樂形式,然而對于網絡音樂的受眾之一的大學生來說,網絡音樂給他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本文就是針對網絡音樂的現狀以及它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簡單的論述和分析。
網絡音樂;現狀分析;應對措施
(一)網絡音樂的優(yōu)勢
1.網絡音樂突破了傳統(tǒng)的空間限制
互聯網是一個廣闊的大眾交流平臺,早已突破了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人們可以通過網上下載、好友推薦以及朋友圈分享等形式,為自己提供更多的音樂資源和選擇方式,打破傳統(tǒng)的音樂流行方式。
2.網絡音樂巨大的傳播能量
在傳統(tǒng)的傳播途徑中,一首歌能夠家喻戶曉,主要是通過電臺的傳播,以及音樂排行榜和人們之間的傳唱,而網絡音樂的傳播主要依靠于各大交友網站、QQ游戲和音樂網站,傳播更加快捷方便。
(二)網絡音樂的劣勢
1.網絡音樂的版權問題
網絡歌曲在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傳播過程中起著其他媒體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從網絡音樂出現開始,網絡音樂的版權問題就一直存在,因為網絡相對于現實環(huán)境有很多不確定性,這也造成有些不法商家或個人盜用別人的作品這一現象,給作品真正的創(chuàng)作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因此網絡歌曲不得不去正視版權問題,避免給網絡音樂創(chuàng)作人造成消極影響。
2.網絡作品質量參差不齊
由于網絡作品的發(fā)行沒有太多的限制,因此創(chuàng)作人的音樂素養(yǎng)、演唱水平和作品質量參差不齊,這些問題雖然影響不大,但是長期在這種文化快餐的狀態(tài)下,聽眾的審美水平難免會受到影響。再比如一些惡搞歌曲,內容低俗不堪,一味地去迎合人們的低俗趣味,這種作品如果大量出現,勢必會嚴重影響網絡環(huán)境,因此,監(jiān)管部門必須嚴格控制和檢查這些網絡歌曲的發(fā)行和流傳。
(一)網絡音樂對大學生的正面影響
1.緩解精神壓力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自身承載了太多的壓力。而網絡音樂以其獨特的方式出現,它因為歌詞直白通俗、感情真摯感人、歌詞朗朗上口的特點,深得大學生的喜歡,使得大學生在音樂中找到共鳴和方向,例如《隱形的翅膀》、《重頭再來》等歌曲,不但可以緩解壓力,還可以激起人們的斗志,使他們直面挫折和困難。
2.豐富大學生生活
大學生活已經不同于中學,學生們有充足的業(yè)余時間,有的選擇做兼職鍛煉自己,有的選擇去圖書館充實自己,有的選擇打游戲,然而不管你在干什么,我們都會發(fā)現幾乎每個人都插著耳機聽音樂、享受音樂。網絡音樂資源的豐富性和高度的參與性,使得網絡音樂在大學生中廣泛流傳,極大地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生活。
3.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大學生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強,與此同時,大學生正處于朝氣蓬勃的年齡,他們喜歡追求個性張揚的新鮮事物,網絡音樂輕松的旋律、動感的節(jié)奏激發(fā)了他們對音樂學習和創(chuàng)作的熱情。而現在的大部分網絡音樂蘊含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人文情懷,在大學生傳唱的過程中,容易使之產生共鳴而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并激發(fā)他們的心理意識潛能,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音樂文化素養(yǎng)、增強他們的民族意識。再加上網絡音樂的包容性和親近性,更加激發(fā)了大學生對音樂的熱情,使他們愿意投入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和創(chuàng)作,在學習中成長、成熟,提高了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二)網絡音樂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1.對大學生的思想誤導
由于網絡的迅速發(fā)展,網絡音樂成為了一種新的娛樂方式,而大學生作為最重要的傳播媒體之一,網絡音樂對大學生的生活影響已經越來越嚴重了。但是我國目前的網絡監(jiān)察體系并不完善,導致網絡音樂作品的質量參差不齊,而大學生是一個追求個性的群體,喜歡追求新鮮事物,但比較感性,很容易和網絡中出現的一些表達男女感情的歌曲產生共鳴,比如《那一夜》、《香水有毒》、《狼愛上羊》等歌曲,不僅低俗甚至色情,部分大學生缺乏理性的判斷能力,誤將其作為自己的情感向導而嚴重扭曲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的影響
隨著網絡音樂的流行,音樂制作的門檻越來越低,好多網絡歌手一夜走紅,如《老鼠愛大米》使楊臣剛一夜走紅,這也影響了很多有明星夢的大學生,使得他們過分追星,如果他們一直沉迷于明星夢而無法自拔,必將影響自己的學業(yè)。甚至有的大學生一心只想著和那些一夜走紅的明星一樣,即使不學知識也一樣可以變得富有,會有成千上萬的粉絲,于是,這就導致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偏離,嚴重影響到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
3.不利于古典音樂的傳承和發(fā)揚
由于網絡音樂的流行和發(fā)展,獲取音樂的成本越來越低。但網絡音樂以流行音樂為主,傳統(tǒng)的古典音樂較少,而大學生是時代潮流的引領者,喜歡追求新鮮事物,網絡音樂貼近生活,朗朗上口,節(jié)奏簡單明快,內容通俗易懂,特別好學,因此特別受大學生的喜歡和青睞。古典音樂雖然也很動聽,但它需要較高的演奏技巧和理解能力,這對于大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因此,他們對傳統(tǒng)古典音樂敬而遠之。而大學生是發(fā)揚和延續(x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力軍,但由于高校對音樂課程的開設不成體系,再加上大學生自己的興趣所向,我國傳統(tǒng)古典音樂的傳播和繼承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三)網絡音樂對大學生的不良影響的應對措施
1.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對網絡環(huán)境的監(jiān)督和管理
隨著網絡音樂的流行,網絡環(huán)境的安全也存在著越來越嚴重的問題,這就要求政府部門加強監(jiān)管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規(guī)范媒體傳播行為。與此同時,政府文化部門要加強對網絡音樂文化的引導,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網絡環(huán)境。
2.提高大學生的辨別能力和自我修養(yǎng)
大學生對新潮東西的追求使其對網絡音樂充滿了無限的熱情,在欣賞音樂、陶冶情操的同時,一些不良音樂作品也腐蝕著他們的靈魂,扭曲著他們的價值觀。因此,要加大對大學生的心理情感的分析,積極地引導他們正確看待音樂,不要盲從。另外,大學生要明確自己的自我定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要主動欣賞積極健康向上的音樂,并主動追求古典音樂,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內涵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
3.完善高校音樂課程體系
大學生對網絡流行音樂的追捧和對古典傳統(tǒng)音樂的不重視,與高校不合理的音樂課程設置有很大的關系。高校的音樂課程是對大學生進行審美意識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高校應完善大學音樂課程體系,普及古典傳統(tǒng)文化音樂知識,對非音樂專業(yè)的學生也通過開設音樂課程給與專業(yè)的指導,提高他們對音樂的選擇和鑒別欣賞能力。面對古典音樂的缺失,應增加古典音樂課程的開設,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音樂的熱情,培養(yǎng)大學生鑒別欣賞古典傳統(tǒng)音樂的能力,這樣既有助于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又有助于中國古典傳統(tǒng)音樂的傳承和發(fā)揚。
[1]張群,張宏.當前網絡音樂傳播的現狀分析[J].音樂時空,2015,(07)∶69-70.
[2]萬姝懿,閆大衛(wèi).網絡音樂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海,2013,(12)∶172-174.
[3]付曉玲.網絡音樂對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影響及對策[J].大舞臺,2013,(09)∶207-208.
J6
A
1007-0125(2015)07-0070-02
2014年遼寧省社科聯課題“新媒體時代受眾閱讀導向研究——網絡音樂對大學生音樂審美取向的導向研究”的階段成果(課題編號:2014lslktziw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