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瓊 陳淑婧 楊曉玲 唐佳玉 四川省達州市中心醫(yī)院內分泌科 635000
當今醫(yī)療市場激烈競爭,提高醫(yī)院管理水平和護理管理質量,在治病救人的同時,讓患者得到滿意的護理服務,是贏得市場的關鍵[1]。隨著人們就診對護理服務需求的不斷提升,給醫(yī)院護理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護理人員是護理管理質量建設的主體[2],本文通過在我院護理管理中進行分層次管理,對于改善護理人員護理綜合質量取得不錯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對象 以本院在職護理人員作為觀察對象,除管理人員外,本院護理人員共計684名,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30.7±5.4)歲;護理工齡1~32年,平均工齡(9.4±4.8)年;其中中專學歷82名,大專學歷447名,本科學歷155名;其中初級護士265名,初級護師191名,主管護師159名,副主任護師69名。
1.2 方法 根據護理人員的不同素質進行分層,包括護理人員的學歷、職稱、資歷、護理能力和綜合知識考核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對在職護理人員進行分層次管理,分為基礎護理人員、初級護理人員和專業(yè)護理人員共3個層次,于2012年5月開始執(zhí)行。具體分層次標準:基礎護理人員為中專及以上學歷、5年以下護理工齡的注冊護士,能夠獨立勝任各項基礎護理工作,并按護理級別要求提供基礎護理和治療配合;初級護理人員為大專及以上學歷、5年及以上的護理工齡,在熟練掌握各項護理技能基礎上,對于各種護理儀器的使用和??谱o理操作均能勝任,并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能夠進行健康知識普及和護理技能教學;專業(yè)護理人員為本科及以上學歷、10年及以上的護理工齡,在初級護理人員基礎上,能夠具備判斷疾病和搶救患者的能力,并能進行臨床帶教和護理管理,能夠對其他護理人員進行工作指導和監(jiān)督管理;根據護理人員的綜合評價,如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和相應級別的護理管理能力,學歷和工齡要求可適當放寬;根據各級護理人員的工作完成情況和技能,可通過競爭上崗,在獲得綜合評價認可后對其級別進行調整。
1.3 觀察指標 對2012年5月-2013年5月的護理人員護理綜合質量(包括護理質量和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進行評價,并與2011年1月-2012年4月的統(tǒng)計結果進行對比。護理質量包括對基礎護理、技術操作和健康教育情況進行隨機抽查評價;患者滿意度為對護理期間患者進行臨床調查;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采取國際廣泛應用的MMSS滿意度量表(中文版)[3]對護理人員匿名進行包括安全、社會和心理3個方面的因素評價,能夠反映護理人員對于待遇、工作狀態(tài)、工作關系和發(fā)展等方面的滿意度評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對所得指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分層次管理前、后護理質量對比 分層次管理前、后護理質量統(tǒng)計對比,見表1。2012年度(分層次管理后)護理質量各項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2011年度(分層次管理前),并具有顯著差異(均P<0.05)。
2.2 分層次管理前、后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對比 分層次管理前、后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統(tǒng)計對比,見表2。在分層次管理后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各項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分層次管理前,并具有顯著差異(均P<0.05)。
表1 分層次管理前、后護理質量統(tǒng)計對比(n)
表2 分層次管理前、后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統(tǒng)計對比
分層次管理主要是在現(xiàn)有護理人力資源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管理、合理利用、完善護理模式及護理理念,達到提高整體護理水平的目的[4]。在管理實施中,護理管理、監(jiān)督及考核具體執(zhí)行:由護理管理負責人對各層次護理人員進行分工、協(xié)調、管理、總結和考核;根據護理級別及需要,可組合或單獨配置各層次護理人員完成任務,按專業(yè)、初級、基礎3個層次,依次進行管理和工作檢查;基礎護理人員主要以完成護理工作為目的;初級護理人員能夠對基礎護理人員進行工作指導和檢查,并負責患者健康教育的配合治療工作,需要承擔既定護理責任;專業(yè)護理人員能夠對初級護理人員進行工作指導和檢查,可配合醫(yī)師進行病例討論,制訂護理方案,負責醫(yī)護工作的落實和監(jiān)督管理,組織查房和緊急情況的處理,并負責整理護理記錄、問題和工作質量改進,匯報給護理工作的負責領導,并配合進行其他護理人員的考核、獎罰工作。
通過分層次管理,能夠讓護理人員各盡所能,充分發(fā)揮能力可以提高崗位認同,將工作做得更好并得到認可,形成良性循環(huán)[5];通過努力可實現(xiàn)級別提升,得到更高的待遇,而合理的管理也可以平衡工作和家庭沖突,增進同事關系[6]。在本文中,實行分層次管理后護理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基礎護理、技術操作、健康教育情況和患者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實行分層次管理前;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也得到顯著提高,從而增強工作積極性。本文結果表明,在醫(yī)院護理管理中進行分層次管理,有利于根據不同護理人員的素質安排更加適宜的工作,同時能夠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護理人員護理綜合質量,對于提高醫(yī)院整體管理水平,實現(xiàn)科學合理的人力調配具有重要意義。
[1]王達莉.分層次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吉林醫(yī)學,2012,33(36):8051.
[2]單欣剛,侯麗,張曉杰,等.護理人力資源分層次管理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吉林醫(yī)學,2009,30(12):1119.
[3]趙云梅.分層次管理模式于臨床護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2,31(17):141,143.
[4]吳明蘭.分層次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5):70-71.
[5]周雪霞.分層次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中旬刊,2012,3(10):223-224.
[6]楊愛秀.臨床護理管理中分層次管理應用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9(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