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剛 申國明 方正清 許冠蓀 王 浩 戴婷婷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安徽 合肥 230038)
肥胖癥是現(xiàn)階段常見的代謝癥候。單純性肥胖以肥胖為主要癥狀,可以伴隨代謝等方面的障礙,但是無明顯的內(nèi)分泌和神經(jīng)等方面的疾病〔1〕。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脂肪組織中可能伴隨多種炎性反應因子,而這些炎癥可能引起機體慢性的炎癥性反應,并且可以促進代謝綜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2〕。針刺減肥在臨床上被應用,但是其作用機制尚不清楚,是否會影響炎癥性因素需要進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分析電針對單純性肥胖大鼠脂肪組織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IL)-6表達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采用高脂飼料喂養(yǎng)大鼠制造肥胖模型60只,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30只,體重60~100 g,平均(74.9±1.4)g,月齡2~10〔平均(5.2±1.1)〕個月;對照組30只,體重60~100 g,平均〔(75.2±0.8)〕g,月齡2~10〔平均(5.1±0.4)〕個月。兩組大鼠體重和月齡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不給予針刺,但是將大鼠捆綁于固定器中,捆綁的時間和試驗組相同。試驗組:根據(jù)《實驗針灸學》(林文注)上的取穴方法,將大鼠捆綁在固定器中,取其一側的三陰交和足三里,采用0.25 mm×15 mm的毫針刺入大約4 mm和7 mm,平補平瀉以后,將兩個穴位均接通SDZ-Ⅱ型的全能脈沖的電療儀器,頻率10 Hz、強度1 V,連續(xù)性波,每次10 min,每日治療1次,連續(xù)治療半個月,在大鼠的左右兩側輪換取穴。測量治療前后兩組大鼠的體長、體重,然后根據(jù)測量結果計算Lee指數(shù)。Lee指數(shù)〔3〕=體重(g)1/3×103/體長(cm)。
1.3 評價指標 治療后將大鼠禁食,次日取大鼠的心臟血液,然后將血液分離,取出血清,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中檢測血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取大鼠附睪部位的脂肪組織,采用RT-PCR的方法檢測CRP和IL-6的基因表達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行t檢驗。
2.1 兩組治療前后Lee指數(shù)比較 治療后試驗組Lee指數(shù)顯著下降(P<0.05),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也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 治療后試驗組TC、TG、HDL和LDL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CRP和IL-6基因表達水平比較 試驗組CRP和IL-6 mRNA的表達水平(0.52±0.12、0.61±0.09)顯著低于對照組(0.87±0.21、0.89±0.25)(P <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Lee指數(shù)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Lee指數(shù)比較(±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對照組30 338.9±7.4 341.7±7.2 4.082 0.103試驗組 30 339.8±4.9 316.9±1.9 11.802 0.021 t/P值5.026/0.092 12.083/0.019
表2 兩組治療后血脂水平比較(mmol/L,±s,n=30)
表2 兩組治療后血脂水平比較(mmol/L,±s,n=30)
TC TG HDL LDL對照組組別3.09±0.02 1.93±0.05 1.65±0.14 0.89±0.15試驗組 2.07±0.12 1.23±0.11 1.83±0.03 0.52±0.06 t/P值 9.892/0.021 10.078/0.019 10.927/0.017 11.079/0.023
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肥胖是因體內(nèi)的能量代謝失衡,攝入的熱量過多而消耗較少引起,脂肪堆積顯著增加。在中醫(yī)學上認為,肥胖是由機體內(nèi)的臟腑陰陽失和、臟腑失調所致,引起痰濁和水濕內(nèi)停〔4〕。而該現(xiàn)象的發(fā)生和脾胃功能的失調存在較大的關系。根據(jù)《脾胃論》“脾胃俱虛,則少食而肥或不能食而瘦”可知機體胖瘦和脾胃有較大的關系,治療則應該調和脾胃,使升降機能改善。足三里和三陰交均是調理脾胃的要穴,對脾胃功能的恢復有較大的作用〔4,5〕??梢愿纳破⑻撐甘⒑吞禎褊諟那闆r〔6〕。本研究提示電針針刺對肥胖大鼠具有較好的減分效果,能顯著改善大鼠的Lee指數(shù),改善肥胖大鼠體內(nèi)的血脂水平。
IL-6是一種重要的炎癥因子,由巨噬細胞產(chǎn)生和分泌,也可以由脂肪組織產(chǎn)生。CRP是一種重要的炎癥性標志物,是在機體出現(xiàn)重要的防御時肝臟產(chǎn)生和分泌的,其產(chǎn)生和表達會受到其他致炎因子的調節(jié)〔7〕。CRP和IL-6存在最密切的關系,可以激活補體引起的細胞裂解,進而和單核細胞以及淋巴細胞結合,使淋巴細胞發(fā)生活化作用,分泌淋巴因子,進而參與到體內(nèi)的各種炎癥性反應〔8〕。有研究顯示,17~36歲的肥胖型患者體內(nèi)IL-6和CRP水平顯著升高,提示其可能和肥胖存在一定的關系。與其他原因導致的CRP升高不同,肥胖引起的CRP升高水平較炎癥水平低,此時機體存在一定的低炎癥反應。脂肪細胞是炎癥產(chǎn)生的基底,由脂肪細胞產(chǎn)生和分泌IL-6會刺激CRP合成,進而引起CRP水平增高〔9〕。本研究結果提示電針針刺對單純肥胖大鼠能顯著改善大鼠體內(nèi)的CRP和IL-6水平,改善大鼠體內(nèi)的炎性反應。
綜上所述,肥胖大鼠脂肪組織中CRP和IL-6表達升高,且機體內(nèi)會存在一定的炎性反應。電針針刺能降低肥胖大鼠的Lee指數(shù),改善其血脂水平,且能顯著降低脂肪組織中的CRP和IL-6表達。
1 歐陽強波,廖秀蓮,孫 潔,等.針刺治療胃腸實熱型肥胖癥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2;12(23):4447-50.
2 封飛虎,李春艷,韓立偉,等.運動與飲食干預對肥胖大鼠脂肪組織視黃醇結合蛋白4基因表達及蛋白水平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3;28(7):611-4
3 Pereda J,Pérez S,Escobar J,et al.Obese rats exhibit high levels of fat necrosis and isoprostanes in taurocholate-induced acute pancreatitis〔J〕.PLoS One,2012;7(9):e44383
4 鄭晟琳,杜百忍,袁海平,等.運動對肥胖大鼠脂肪組織鋅α糖蛋白基因表達的影響及其與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相關性探討〔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4;40(16):3001-4.
5 陳曉琳,唐成林,謝 輝,等.電針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代謝和炎癥因子的干預效應〔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9(08):1119-23.
6 Ali Q,Wu Y,Hussain Y.Chronic AT2 receptor activation increases renal ACE2 activity attenuates AT1 receptor function and blood pressure in obese Zucker rats〔J〕.Kidney Int,2013;84(5):931-9.
7 胡立新.單純性肥胖兒童hs-CRP、IL-6水平與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相關性研究〔J〕.醫(yī)學綜述,2014;20(5):915-6.
8 郜 婕,唐成林.2007-2011年電針治療肥胖的實驗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2;30(12):2679-81.
9 郜 婕,唐成林,劉仁建,等.不同強度電針對肥胖大鼠細胞因子信號轉導抑制蛋白-3及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 mRNA表達的影響〔J〕.針刺研究,2013;3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