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芬 鐘衛(wèi)華 (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心電圖室,河南 南陽 473000)
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對人們的健康產(chǎn)生很大的威脅,同時也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的影響〔1〕。早期準確的診斷是應對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關鍵。心電圖能夠發(fā)現(xiàn)患者心肌電生理的變化,超聲心動圖則能夠有效分析患者的心功能。有研究報道,心電圖及超聲心動圖應用于老年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診斷,具有一定效果〔2〕。本研究分別采用心電圖及超聲心動圖對老年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進行診斷,并對診斷結(jié)果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122例為觀察組,男78例,女44例,平均年齡(74.1±8.3)歲,體重指數(shù)〔BMI(24.3±2.1)kg/m2〕;腦梗死占89.34%(109/122),一過性腦缺血發(fā)作(TIA)10.66%(13/122)。另選擇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老年人群122為對照,男75例,女47例;平均年齡(74.2±8.6)歲。研究對象均積極配合本次研究。兩組年齡及病例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①腦梗死:大部分患者存在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大多數(shù)患者發(fā)病前存在TIA病史;患者在安靜狀態(tài)下發(fā)病,癥狀不斷加重;患者發(fā)病時存在失語、偏癱等癥狀,但是神志處于清醒狀態(tài);影像學檢查顯示患者頭顱存在梗死灶。②TIAs:患者發(fā)病突然,短時間內(nèi)發(fā)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癥狀體征;患者的癥狀體征持續(xù)時間較短,不超過24 h;存在相關的腦血管危險因素;患者發(fā)病后完全恢復,不會存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后遺癥,但會反復發(fā)作。
1.3 儀器和測量方法 選擇日本6511型心電圖掃描儀,研究對象于入院后即行十二導聯(lián)心電圖檢查,排除藥物、電解質(zhì)紊亂導致的心電異常。超聲檢查選擇美國生產(chǎn)的HDI 4000型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儀,應用2~4 MHz的相控陣探頭對心臟各指標進行檢查,重點記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同時結(jié)合患者的癥狀體征、冠狀動脈造影以及病史判斷患者是否存在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梗死、風濕性心臟病等疾病。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軟件行t或χ2檢驗。
2.1 心電圖 觀察組心電圖異常率高于對照組(χ2=138.133,P<0.01)。見表1。
2.2 超聲心動圖 觀察組超聲心動圖異常發(fā)生率為73.77%(90/122),主要表現(xiàn)為左房增大、心功能減低、左室肥厚、室壁運動異常、瓣膜異常等。
2.3 心臟并發(fā)癥 觀察組心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5.25%(43/122),主要為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梗死、風濕性心臟病,對照組中未見心臟并發(fā)癥。
2.4 左室射血功能與心電圖檢查的關系 左室射血功能正常(LVEF≥55%)患者(n=40)的心電圖異常發(fā)生率(9.83%,12例)低于左室射血功能異常(LVEF<55%)的患者(n=82)的心電圖異常發(fā)生率(67.21%)(χ2=84.794,P <0.01)。
表1 兩組心電圖檢查結(jié)果比較〔n(%),n=122〕
有研究報道,心臟病史是誘發(fā)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高危因素〔2〕。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合并有心臟病的人群,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fā)生率是健康人群的2倍以上〔3〕。本次的研究結(jié)果與楊延靈等〔4〕研究的結(jié)果基本一致。健康體檢的對照組人群中未發(fā)現(xiàn)有心臟并發(fā)癥患者。推測合并有心臟病是引起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重要因素之一〔5〕。
心房纖顫是誘發(fā)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重要因素之一〔6〕。調(diào)查顯示約50%的心源性腦梗死是因心房纖顫引起的〔7〕。同時,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梗死、風濕性心臟病等心臟疾病會導致左方增大,而左方增大與缺血性腦血管病也有密切的關聯(lián)〔8〕。本研究顯示,通過心電圖觀察PTFV1、超聲心動圖觀察左房的變化可以指導臨床進行重點關注,防止患者心房纖顫的出現(xiàn)、降低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fā)生〔9〕。
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按病因可分為血栓形成性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和栓塞性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兩大類〔10〕,其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11〕。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會削弱心肌泵血功能〔12〕,導致腦供血受阻,進而影響患者的左室射血功能,超聲心動圖檢查顯示LVEF水平降低〔13〕。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左室射血功能正?;颊叩男碾妶D異常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左室射血功能異常的患者,表明兩組存在緊密聯(lián)系。因此,老年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不僅需要通過心電圖檢查觀察是否存在ST-T改變與PTFV1延長〔14〕;同時也需結(jié)合超聲心動圖評估患者的心功能狀況,從而給病情評估、治療提供依據(jù)〔15〕。
1 張朝領.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病心電圖改變的臨床分析〔J〕.中華腦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3;7(4):203-6.
2 Okazaki S,Yoshioka D,Sakaguchi M,et al.Acute ischemic brain lesions in infective endocarditis:incidence,related factors,and postoperative outcome〔J〕.Cerebrovasc Dis(Basel,Switzerland),2013;35(2):155-62.
3 劉 軍,王 艷.1830例12導聯(lián)同步動態(tài)心電圖對心律失常的分析 〔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7):888.
4 楊延靈,熊建群,余 琛,等.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心電圖與超聲心動圖異常的表現(xiàn)〔J〕.廣東醫(yī)學,2012;33(17):2598-600.
5 房硯文,龔 濤.缺血性腦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患者腦動脈病變分布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神經(jīng)免疫學和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3;20(5):317-21.
6 Ratanakorn D,Keandoungchun J,Tegeler CH.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 between risk factors,stroke subtypes,and abnormal ankle brachial index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2;21(6):498-503.
7 郭文超,潘速躍.不同亞型急性腦梗死出血轉(zhuǎn)化的發(fā)生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3;31(4):480-3.
8 Kral M,Skoloudik D,Sanak D,et al.Assessment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heart disease-protocol of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trial〔J〕.Biomed Pap Med Fac Univ Palacky Olomouc Czech Repub,2012;156(3):284-9.
9 秦孝智,金振一.急性腦血管病患者心電圖復極波異常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3;34(20):4125-6.
10 Venketasubramanian N,Pwee KH,Chen CP,et al.Singapore ministry of health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J〕.Int J Stroke,2011;6(3):251-8.
11 王松海.CT灌注成像聯(lián)合血管成像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0):2857-8.
12 張仲君,苗 嵩,韓津梁,等.環(huán)磷腺苷葡胺聯(lián)合厄貝沙坦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漿NT-proBNP濃度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24):3808-9.
13 Connolly M,Bilgin-Freiert A,Ellingson B,et al.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as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for acute stroke〔J〕.Clin Neurol Neurosurg,2013;115(10):2124-9.
14 秦翠麗.老年高血壓患者左心室重構(gòu)的超聲心動圖評價〔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6):3575-6.
15 李亞維.急性腦卒中患者的心電圖變化〔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2;21(4):4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