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傳真
“圍脖”“織”得暖心窩
“圍脖”是人們對“微博”的昵稱,“織圍脖”就是寫微博,曾經風靡,今天仍然有它的魅力。上海工會運用微博引領職工投身經濟建設主戰(zhàn)場等,聚集了很多的正能量。上海市總工會的官方微博“上海工會發(fā)布”,已聞名遐邇。但區(qū)縣、局(產業(yè))工會、街道鎮(zhèn)總工會、企業(yè)工會的微博,也很精彩。
“這里的握手很有力,這里的微笑很持久,這里的‘家’很溫暖,這里是上海市總工會官方微博?!毕嘈牛P注市總工會官方微博“@上海工會發(fā)布”的職工,對這一行話語,想必記憶猶新,記憶猶深。
2013年5月23日上午9時“@上海工會發(fā)布”發(fā)布了第一條微博:“早安!今天又是新的一天,上海市總工會官方微博正式上線了,這里是微平臺上的‘職工之家’,將努力為每天忙碌穿行在這個城市中上下班的您,提供上海工會和勞動關系等方面的各類信息和實用資訊。您的關注就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我們及時傳遞、認真聆聽、真誠服務,歡迎圍觀。”
兩年多過去了,“@上海工會發(fā)布”認真踐諾,聚焦職工關注的熱點,發(fā)布權威的、職工需要的信息達4900條。在“微時代”,“@上海工會發(fā)布”,不僅僅擔當著信息傳遞的載體,正逐漸成為職工維權的有力助手。與此同時,上海職工也日益關注“@上海工會發(fā)布”,粉絲已逾3萬名。
浦東新區(qū)總工會的微博“浦東職工”,設4大版塊12個欄目,開展包括微體驗、微維權、微服務等“五微”服務主題活動,累計發(fā)展粉絲9800多名,推動全區(qū)近30家二級工會建立微博平臺。
徐匯區(qū)總工會微博開通于2010年,是本市最早運用微博開展工會工作擴大工會組織和工會工作的社會影響力的區(qū)縣、局(產業(yè))工會。
徐匯區(qū)總工會宣教研究部干部徐燕杰介紹說,區(qū)總工會十分重視多媒體尤其是工會微博的運用,由專人發(fā)布,每天平均發(fā)布2-3條信息。發(fā)布的內容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為主,如《一張圖讀懂勞務關系和勞動關系》、《哪些勞動爭議案件可以先予執(zhí)行》等。此外,還發(fā)布保護職工身心健康的科普知識等,微博內容豐富多彩。而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徐匯區(qū)總工會微博維權的“零時差”。曾經有一名職工遭遇提前解聘,企業(yè)不僅拖欠了工資還拒付補償金。當天深夜,這位職工向“@徐匯工會”求援。第二天一早,區(qū)總工會就派員上門協調,幫助職工討回了欠薪和補償金。每年,有10多位職工在微博中詢問勞權問題,甚至江蘇、黑龍江等外省的職工也通過微博來詢問勞權問題,而365天不休的“@徐匯工會”總在第一時間給予解答。
由于圍繞職工合法權益“織圍脖”且圖文并茂,職工感受到了來自工會“娘家人”的溫暖。到目前為止,發(fā)布微博10500條,擁有粉絲近5800位,關注近200個對象。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工會“織圍脖”的宗旨是:“工余課間,崗前班后,你,我,他,她,8小時內外,傾聽,訴說,我們手拉手織條貼心圍脖?!?011年至今,工會“織”了1145條“圍脖”,傳遞了班組建設、職代會召開、職工技能大賽、送溫暖和送清涼等諸多信息,使會員和職工便捷地了解工會在做什么。
工會運用微博,邀請職工對食堂新菜進行投票評比。如今年7月,7位廚師在微博上曬出鮑汁千葉豆腐等7只新菜照片與廚師照片,請職工品鑒投票,吸引了職工的參與。這個微博活動,既讓職工監(jiān)督職工食堂菜肴質量,又激勵廚師創(chuàng)新菜肴,滿足就餐職工需求,一舉兩得。
在工會微博的《他的相冊》欄里,匯集數以百計的工會工作和活動的照片,使職工直觀形象地知道工會在“做什么”。此外,浦東機場工會微博突出服務職工的工會組織特征,在《發(fā)現》板塊開設了新聞、熱門微博、微話題、電影、聽歌等12個欄目,職工盡可“青菜蘿卜”各取所好。由此,在工會微博周圍聚起了1482位粉絲,彰顯了工會“職工之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