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艷 榮幸 張永旭
降鈣素原在微生物檢測中的運用要點解析
張景艷 榮幸 張永旭
目的 探討降鈣素原在微生物檢測中的運用要點。方法 選取接受降鈣素原(PCT)檢查的739例患者為觀察對象,對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患者分別進行血培養(yǎng)及細菌檢測,并對其檢測結果進行分析比較。結果 患者血培養(yǎng)陽性率為17.5%;PCT檢測陽性率為40.2%;血培養(yǎng)檢測陽性率明顯低于PCT檢測陽性率(P<0.05)。結論 PCT快速檢查在微生物檢測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有助于疾病的判斷,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降鈣素原;微生物檢測;運用要點
降鈣素原(PCT)是無激素活性降鈣素前肽物質,是正常人血清中存在的糖蛋白,其主要含有116個氨基酸.降鈣素原在諸多炎癥性疾病鑒別診斷中有重要應用價值[1]。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臨床上逐漸認識到,降鈣素原不僅可作為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指標,同時還可對感染性疾病的發(fā)展及預后進行有效的預判,對完善疾病的診治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本研究對降鈣素原在微生物檢測中的運用要點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以吉林四平中心人民醫(yī)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PCT檢查的739例患者為觀察對象,其中324例患者接受血培養(yǎng)和細菌培養(yǎng)檢測,對患者的臨床檢測結果和基本資料情況進行分析。如果同一患者1周內連續(xù)接受2次以上PCT檢查,則只需要統(tǒng)計分析第1次的PCT檢查結果,并對其血培養(yǎng)和細菌培養(yǎng)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1.2 方法 所有觀察對象均于入院后、臨床治療前接受3~5mL靜脈血采集,將血液標本置于真空采血管中,連續(xù)10min以3500r/min速度進行離心處理,血清分離后實施PCT檢測,依據(jù)患者臨床表現(xiàn)實施血培養(yǎng)、細菌培養(yǎng)。本研究所有PCT檢測設備為FIA8100免疫定量分析儀以及公司生產(chǎn)的配套試劑,血培養(yǎng)設備為BD BACTEC 9050血培養(yǎng)儀,細菌培養(yǎng)設備為BD PhoenixTM100全自動鑒定儀。
1.3 PCT結果評定 將PCT檢測結果劃分為4個等級,包括10.0ng/mL以上、2.0~10.0ng/mL、0.5~2.0ng/mL和0.5ng/mL以下。其中,PCT大于0.5ng/mL為陽性[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軟件對本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數(shù)據(jù)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PCT與血培養(yǎng)檢測 全部739例PCT檢測患者中,297例患者PCT大于0.5ng/mL,陽性率為40.2%;且297例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患者均進行血培養(yǎng),其中52例患者培養(yǎng)結果呈陽性,陽性率為17.5%,這一檢查結果顯著低于PCT陽性率(P<0.05)。
2.2 PCT與細菌培養(yǎng)檢測 297例PCT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患者均進行細菌檢測,其中鮑曼不動桿菌感染者20例,肺炎克雷伯菌30例,銅綠假絲單胞菌38例,大腸埃希菌37例,革蘭陰性菌172例,PCT檢測結果具體見表1。
表1 PCT與細菌培養(yǎng)檢測[n(%)]
通常狀況下,甲狀腺C細胞是PCT的主要來源,且能夠在細胞中由特異性蛋白水解成降鈣素[3]。PCT通常不進入血液,健康人體內含量較低,因而不易檢測到。醫(yī)學報道證實,細菌內毒素是血液內PCT的主要誘導因素,且隨著細菌內毒素的釋放,患者血液內的PCT水平也會相應提高[4]。健康志愿者試驗結果證實,健康人群注射內毒素后2~3h內,血清PCT濃度會逐步提高,6~12h后達到峰值,能夠持續(xù)24h以上[5]。國內醫(yī)學研究人員也通常以血清PCT水平為細菌感染的主要評定標準,同時是全身感染性炎癥的早期臨床診斷標準[6]。實驗室檢查的主要方向應在于真菌的鑒定,且臨床醫(yī)師也應更加關注真菌感染與細菌感染兩種可能。細菌培養(yǎng)需要較長時間,通常在2~4d后能夠得到檢測結果[7]。PCT一方面能夠為患者疾病的早期診斷提供細菌感染方面的可靠依據(jù),另一方面還有助于為藥物治療提供指導,防止發(fā)生濫用抗生素現(xiàn)象[8]。降鈣素原是一種無激素活性的降鈣素前肽物質,由116個氨基酸組成,相對分子量為13000個,半衰期為25~30h。正常情況下,降鈣素原由甲狀腺B細胞分泌,經(jīng)細胞內蛋白酶水解后形成活性成分。本研究結果顯示,PCT對于血流感染的敏感度較高,能夠達到77%以上,特異度也能夠達到54%以上,由此可見,降鈣素元在微生物檢測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醫(yī)學報道證實,血清PCT是一種較為準確且可靠的細菌感染評定指標,所以,臨床醫(yī)師可以按照PCT檢測結果以及患者的實際臨床表現(xiàn)加以判斷和分析。PCT檢測對于血液感染的陰性預測值在91%左右,陽性預測值在28%左右,這一研究結果證實,PCT對于陰性的預測效果較為理想,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對于血液感染的判斷和排除具有較高的參考意義,這一結果與相關研究結果相近。
綜上所述,PCT快速檢查在微生物檢測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有助于疾病的判斷,并為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因而可作為臨床首選的試驗檢測方法。
[1] 陳遠飛,何浩然.降鈣素原在肝硬化合并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中的檢測意義[J].當代醫(yī)學,2012,18(17):7-8.
[2] 王曉梅,張建成,周平,等.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在發(fā)熱性疾病診斷中的意義[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3,10(1):80-81.
[3] 何靜,何春琳,李琦.降鈣素原監(jiān)測在呼吸重癥疾病中的研究進展[J].四川醫(yī)學,2011,32(3):430-432.
[4] 謝璇.血清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對哮喘感染患者的診斷價值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3,19(6):99-100.
[5] 杜翠霞.血清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水平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8):1366-1367.
[6] 徐寧,毛小琴,撒亞蓮,等.PCT、CRP在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3):463-464.
[7] 黃洋.32例新生兒敗血癥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23(1):83-84.
[8] 陳剛,陳國員.PCT和CRP在新生兒效血癥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0,23(4):445-44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5.051
吉林 136000 吉林四平中心人民醫(yī)院 (張景艷 榮幸 張永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