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雪飛 宗彩霞 張 呈 賈麗亞 李 楠
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急診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觀察
付雪飛 宗彩霞 張 呈 賈麗亞 李 楠
目的 探討優(yōu)質護理服務應用于急診護理中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意見。方法 選取212例急診科患者,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106),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優(yōu)質護理服務項目,對比2組患者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4.3%,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2.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優(yōu)質護理服務應用于急診護理工作中,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改善醫(yī)患關系,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優(yōu)質護理服務;急診;護理效果
急診科是醫(yī)院實施搶救危重病患者的主要場所,醫(yī)院醫(yī)護水平高低多體現于急診醫(yī)護水平的高低。除急診醫(yī)師臨床水平之外,急診科護理工作質量高低也會直接影響醫(yī)院施行搶救和處理突發(fā)情況功能的發(fā)揮,急診護理工作質量會極大影響患者搶救效果和預后質量。在急診搶救過程中,往往會因為護理人員無法進行妥善的溝通,導致患者或家屬產生不良情緒,而恰恰是不良情緒,有時候可能會成為危及患者生命的一個利器。因此,在急診科常規(guī)護理模式內引入優(yōu)質護理服務,可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優(yōu)質護理服務可以幫助患者在生理、心理上獲得一種舒適狀態(tài)減少治療帶來的負面情緒,從而積極配合醫(yī)生工作,提高預后質量。筆者旨在將優(yōu)質護理服務應用于本科急診護理工作中,現將詳細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河北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212例急診科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06例。觀察組患者中,男77例,女29例,平均年齡(43.1±11.2)歲;對照組患者中,男80例,女26例,平均年齡(42.9±12.3)歲。2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采用急診科常規(guī)護理方式,治療前告知患者治療過程的注意事項,解答患者及家屬關于緊急治療甚至是急診手術的疑問,指導患者用藥等。
1.2.2 觀察組護理方法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優(yōu)質護理服務:(1)心理護理:在患者接診后,給予適當心理護理干預措施,急診科病患多系危重疾病,患者在面對巨大病情打擊時,極易產生焦慮、悲觀、抑郁等一些負面情緒,急診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可根據患者年齡、性格、文化水平等不同特點實施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措施,采取患者能接受的方式進行疏導和安慰,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慮,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配合治療。(2)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在接診患者之后,根據患者病情詳細講解基本病理過程,使患者快速理解治療的必要性,在患者恢復到一定程度后可通過面對面宣講、發(fā)放宣傳手冊、組織座談會及講座、電話隨訪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講解急救知識。(3)運動指導護理:給予患者適當的運動指導,向患者講明適當合理的運動對各臟器功能的良好效果,根據患者自身的病情選擇運動的類型、頻率計強度等,如慢跑、游泳、氣功、太極等,囑咐患者堅持運動30min,以無明顯的不適感、中等強度以下為準,若患者在運動時出現胸悶、心律不齊等癥狀應立即停止運動。(4)用藥護理:急診醫(yī)師根據患者病情制定用藥方案后,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及時了解并掌握藥物的名稱、劑量、使用時間及方法、藥物的不良反應等,指導患者用藥,囑咐患者按照醫(yī)囑定時、定量、堅持服藥,按時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等身體變化情況。
1.3 療效評價標準 臨床療效分為三個標準,具體情況如下:(1)顯效:患者經搶救后,身體不適癥狀消失,完全恢復生理功能,預后質量良好,半年內無復發(fā);(2)有效:患者經搶救后,身體不適癥狀基本消失,日常生活能力大部分恢復,偶有輕微不適但均可自愈;(3)無效:患者經搶救后,需要家人或護理人員幫助才能維持日常生活,病情無明顯改善,甚至有加重趨勢??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正態(tài)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2組正態(tài)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組急診科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4.3%,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2.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急診科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急診科患者臨床癥狀較危重,大部分患者在面對重大疾病時候并未做好心理準備,且大部分患者對急診科疾病相關知識了解甚少,往往由于缺乏必要的了解而不配合臨床醫(yī)療措施,從而導致患者病情加重或反復發(fā)作,增加自身痛苦的同時,也會導致經濟壓力增大[1]。因此,在急診科護理工作中,除完成日常護理工作之外,還應該納入優(yōu)質護理服務機制,進一步了解患者心理變化,幫助患者更深入了解疾病本身和治療意義[2-3]。在臨床工作中,急診科一般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常規(guī)護理模式主要是指在急救告知患者家屬搶救或者質量大致流程及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詳細解答患者關于急診患者的各種疑問,患者經搶救病情穩(wěn)定下來的患者護理人員指導用藥和休息體位等細節(jié)。并不會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也不會幫助患者進一步了解治療的意義,有時會因無法消除患者負面情緒而影響治療效果[4]。優(yōu)質護理服務是針對急診患者及家屬搶救前對施行搶救或者治療前對病情相關知識的缺乏、對搶救施行過程中疼痛的害怕及治療對預后的種種猜測設置相對應的具體操作。通過急診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應用,可以進一步幫助患者減輕心理和精神層面的負擔,幫助患者更積極健康面對自身疾患??梢源偈够颊咴诮邮苤委煏r不會因為缺乏了解而抗拒治療,減少負面情緒對臨床療效的影響,使得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生理和心理都會達到一個舒適和信任的狀態(tài),為有效減少搶救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事件、減少重復治療和并發(fā)癥的出現提供有力幫助[5-6]。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醫(yī)患之間的關系,使醫(yī)患之間信任度更高,減少醫(yī)療糾紛事件發(fā)生[7-9]。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4.3%,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2.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將優(yōu)質護理服務應用于急診護理工作中,可顯著提高患者臨床療效,這與優(yōu)質護理服務幫助患者進一步了解治療意義、緩解內心壓力有直接關系。綜上所述,優(yōu)質護理服務應用于急診護理工作中,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改善醫(yī)患關系,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錢梅英.淺談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體會[J].當代醫(yī)學,2011,17(29): 125-126.
[2] 王寶珠,付瑜.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深化基礎護理內涵[J].護理研究,2010,24(28):2614-2615.
[3] 崔菊香.二級醫(yī)院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實踐與思考[J].當代護士,2012,11(9):189-190.
[4] 曾惠潔,趙愛蘭.人文關懷融人急診護理初步的探討[J].國際醫(yī)藥雜志導報,2011,13(17):115-117.
[5] 王瑩,孫清華.人性化護理在離退休老干部療養(yǎng)中的應用[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1,19(2):124-126.
[6] 王志琴,金桂龍.對住院患者展開精品化護理服務的做法及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5(14):63-64.
[7] 張同艷.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急診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2,22(3):472.
[8] 徐美娣,朱凌云,蔣燕.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神經外科中的實踐與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33):137.
[9] 王玉華.二級醫(yī)院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實踐與思考[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6):74-7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1.063
河北 050000 河北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付雪飛 宗彩霞張呈 賈麗亞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