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延海
吉非替尼對晚期肺腺癌的治療分析
宋延海
目的 探討吉非替尼對晚期肺腺癌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60例經(jīng)化療治療后的肺腺癌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均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n=30)。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處理措施和GP方案進行治療,研究組給予常規(guī)處理措施和吉非替尼進行治療。對比2組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死亡率。結果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3.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6.67%(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和死亡率分別為10%和3.33%,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3.33%和23.33%(P<0.05)。結論 吉非替尼治療晚期肺腺癌臨床療效好,不良反應少。
吉非替尼;晚期;肺腺癌
肺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中發(fā)病率最高的一種類型,多數(shù)患者就診時已屬晚期[1-2],治愈的可能性不大。對于該類患者而言,化療可有效的延長生存時間并控制腫瘤有關的癥狀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故成為治療的常用手段。靶向分子治療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肺癌患者的靶向治療作為一種新型治療途徑,在臨床應用日益廣泛。本研究將30例化療治療結束后的患者采用靶向藥物吉非替尼進行治療的有關情況進行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8月~2014年7月遼寧省丹東市第一醫(yī)院收治的60例經(jīng)化療治療后的肺腺癌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均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n=30)。研究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49~76歲,平均(62.31±10.49)歲;分期:Ⅲb期10例,Ⅳ期20例;ECOG評分[2]1~3分,平均(2.35±1.09)分。對照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48~75歲,平均(61.84±10.68)歲;分期:Ⅲb期9例,Ⅳ期21例;ECOG評分1~3分,平均(2.21±1.13)分。所有患者均未行手術治療,化療方案包括TP、DP、NP 3種。2組在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鎮(zhèn)痛、營養(yǎng)等常規(guī)處理措施。對照組在常規(guī)處理的同時給予GP方案繼續(xù)治療,4周為1個療程,直至腫瘤出現(xiàn)進展或患者死亡及出現(xiàn)不能耐受的嚴重不良反應時。研究組在常規(guī)處理的同時采用吉非替尼(商品名易瑞沙,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為J20100014)進行治療:0.25g/d,飯前1h或飯后2h服用、治療周期及終止治療指標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指標為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死亡率。治療效果參照WHO制定的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進行判定[3-4],包括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無變化(NC)、進展(PD)。總有效=CR+PR+NC。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由SPSS13.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及死亡率 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時研究組死亡率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 研究組皮疹2例,輕度腹瀉1例,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0.00%(3/30);對照組中胃腸道反應6例,骨髓抑制3例,肝功能損傷1例,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33.33%(10/30)。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1,P<0.05)。
表1 2組治療效果及死亡率比較[n(%)]
化療是目前治療晚期肺腺癌的主要方式,但化療后仍需采用有效的方式維持治療效果。隨著腫瘤基礎研究及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fā)展,以腫瘤細胞的特性改變?yōu)樽饔冒悬c,在提高抗腫瘤活性的同時降低對正常細胞的不良反應的分子靶向治療成為新興治療觀點[5-7]。本研究中經(jīng)化療治療的60例患者,其中30例采用吉非替尼進行治療,另30例繼續(xù)以化療維持,結果顯示,采用吉非替尼治療的研究組不但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且不良反應和死亡率均更低。吉非替尼是一種口服的新型分子靶向治療藥物,屬小分子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絡氨酸激酶抑制劑[8],其可選擇性抑制絡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斷異常的絡氨酸激酶的傳導信號,進而達到抑制腫瘤生長、轉移和血管生成及促進腫瘤細胞凋亡的作用。其用于肺腺癌患者的治療中可對特定靶點進行選擇,有效降低了不良反應,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
綜上所述,采用吉非替尼對晚期肺腺癌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好,且不良反應少,同時還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是有效而理想的治療方式。
[1] 楊春雨,劉煒,蔡莉.吉非替尼治療EGFR突變晚期女性肺腺癌的回顧性研究[J].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45(6):584-589.
[2] 辛秀琴,于杜娟,于敏,等.吉非替尼對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8):2300-2302.
[3] 許劍揚,李建新,趙志龍,等.槐耳顆粒聯(lián)合吉非替尼治療晚期肺腺癌的研究[J].醫(yī)學與哲學,2014,35(6):30-32.
[4] 崔榮,毋永娟,楊燕霞,等.吉非替尼與多西他賽單藥治療老年晚期肺腺癌的療效及對心肌損傷的初步分析[J].臨床薈萃,2011, 26(13):1131-1133.
[5] Oliveira-Ctmha M,Hadfield KD,Siriwardena AK,et al.EGFR and KRAS mutational analysis and their correlation to survival in pancreatic and periampullary cancer[J].Pancreas,2012,41(3):428-434.
[6] 郟博,何小慧,楊晟,等.應用培美曲塞為基礎方案化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變與生存的關系[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3,93(46):3659-3662.
[7] 婁娜娜,楊衿記,嚴紅虹,等.吉非替尼與紫杉醇聯(lián)合卡鉑治療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4,94(30):2337-2341.
[8] 劉顯紅,張爽,王勝,等.吉非替尼治療晚期肺腺癌緩慢進展后原藥繼續(xù)治療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4):6142-614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6.092
遼寧 118000 遼寧省丹東市第一醫(yī)院腫瘤內科 (宋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