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華
貧血鑒別診斷中采取血液檢驗的臨床效果分析
王志華
目的 探討貧血患者血液檢驗在臨床鑒別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地中海貧血及缺鐵性貧血患者各120例作為研究A組和B組,另取12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對其分別進行血液抽取及檢驗,對比3組血檢結果。結果 對照組的Hb、MCV和MCH均顯著高于研究A組和B組;研究A組的RBC與RBC/MCV均顯著高于研究B組和對照組;研究A組的Hb與RBC均顯著高于研究B組,但RDW顯著低于研究B組,3組以上指標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2組血樣的特異性、靈敏性和符合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對貧血患者進行血液檢驗,可根據(jù)其Hb、RBC、MCH、MCV、RBC/MCV和RDW等血液檢驗指標及其特異性和靈敏性等判斷患者的貧血分型。
貧血;血液檢驗;臨床效果
貧血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癥狀,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降低,少于正常范圍值以下的一種病癥,而貧血的診斷是根據(jù)血紅蛋白濃度來表示的,且其發(fā)病率較高,可根據(jù)發(fā)病機制分為很多類型,如地中海貧血、缺鐵性貧血或出血性貧血等[1]。醫(yī)師可按照其分型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但其分型需要通過血液檢驗進行鑒別及確診。本研究選取2組貧血患者及1組健康體檢者進行血液檢驗指標的觀察及對比,探討貧血患者血液檢驗的診斷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遵義市紅花崗區(qū)人民醫(yī)院2011年10月~2013年1月接收的240例貧血患者,將120例地中海貧血患者列為研究A組,男61例,女59例;年齡13~70歲,平均年齡(41.65±4.29)歲。將另外120例缺鐵性貧血患者列為研究B組,男63例,女57例;年齡16~72歲,平均年齡(43.57±5.72)歲;均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頭暈、乏力或皮膚蒼白等癥狀。另取到本院進行體檢的健康者120例作為對照組,男62例,女58例;年齡14~71歲,平均年齡(42.15±5.18)歲。3組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檢驗方法 所有人員在血液抽取前均需在確定其近2周內(nèi)未服用過影響血液檢查的藥物后,禁食禁水24h,待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靜脈血液,每人2mL[2]。之后用POCH-100i分析儀配用的原廠檢測試劑[3],及SYSMESPOCH-100i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對所有人員的血樣按照血檢儀器說明書進行檢測[4]。
1.3 觀察指標 3組在效果分析對比中,均以血液中血紅蛋白(Hb)、紅細胞(RBC)、平均血紅蛋白量(MCH)、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平均容積(RBC/MCV)及紅細胞分布寬度(RDW)等血液指標的檢驗結果為觀察和對比依據(jù)[5],同時對研究A組與B組的特異性、靈敏性和負荷率進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血檢結果對比 3組對比,對照組的Hb、MCV和MCH均顯著高于研究A和B組;研究A組的RBC與RBC/ MCV均顯著高于研究B組和對照組;研究A組的Hb與RBC均顯著高于研究B組,但RDW顯著低于研究B組,3組以上指標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血檢結果對比(x±s)
2.2 研究A、B 2組血檢性質(zhì)對比 研究A組在血樣檢驗時,特異性為68%,靈敏性為93%,符合率為77%;研究B組在血樣檢驗時,特異性為71%,靈敏性為95%,符合率為80%。2組以上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降低,減少至正常范圍以下的一種血液疾病,其發(fā)病機制很多,有出血、缺鐵或溶血等各種因素引起的貧血現(xiàn)象[6]。按其因素差異可分為出血性貧血、地中海貧血或缺鐵性貧血等多種類型[7]。對此類患者應在貧血類型確診后對癥治療。臨床比較常用的方法是血液檢驗,具有設備操作簡便、檢驗費用低等特點[8]。本研究通過血液檢驗的方法對3組人員進行血檢指標的觀察和對比,確診地中海貧血患者與缺鐵性貧血患者的病情情況,在血液檢驗時均表現(xiàn)出較高的靈敏性,表明在貧血檢驗中血液檢驗的效果對貧血患者病情的確診有一定的意義。
總之,對貧血患者進行血液檢驗,可根據(jù)其Hb、RBC、MCH、MCV、RBC/MCV和RDW等血液檢驗指標及其靈敏性等判斷患者的貧血分型,具有費用低、操作簡便等特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張改霞.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患者血常規(guī)檢驗的對比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2,33(3):505.
[2] 張潔.32例貧血患者的血液檢驗結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12):108.
[3] 劉洪濤,李翠.血液檢驗在貧血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探討[J].中國醫(yī)學指南,2014,12(26):262-263.
[4] 惠雙紅.貧血鑒別診斷中血液檢驗臨床效果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4,35(9):1948.
[5] 趙靜峰.血液檢驗在貧血鑒別診斷中的作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34(11):1658-1659.
[6] 施澤瑜.探討血液檢驗在貧血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吉林醫(yī)學,2012,33(30):6626.
[7] 譚維賢.貧血鑒別診斷中血液檢驗的臨床作用[J].華夏醫(yī)學,2013, 26(1):148-150.
[8] 張潔.32例貧血患者的血液檢驗結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 9(12):108-10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6.065
貴州 563000 遵義市紅花崗區(qū)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王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