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立科
5-氟尿嘧啶局部注射跖疣的治療效果
易立科
目的 探討5-氟尿嘧啶局部注射跖疣的治療效果,并進行分析,以供參考。方法 選取跖疣患者163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2組。治療組82例,采用局部注射5-氟尿嘧啶的方式進行臨床治療;對照組81例,采用局部注射病毒唑的方法進行臨床治療。治療后,對其進行為期2個月的隨訪檢查,比較分析2組患者的治愈效果和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效果97.56%顯著優(yōu)勝于對照組患者83.95%,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均無明顯不良反應,治療組出現(xiàn)3例局部紅腫,對照組出現(xiàn)2例局部紅腫,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5-氟尿嘧啶治療跖疣臨床治療效果顯著,且患者的不良反應較少,值得在臨床醫(yī)學中推廣。
氟尿嘧啶;局部;跖疣;治療效果
跖疣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科疾病。其發(fā)病機制多與患者的免疫能力有關[1]。跖疣具有病癥痛苦大、創(chuàng)面愈合困難等病癥特點。因此,該病癥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其日常生活質量。由此可見,尋找出治療跖疣的最佳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意在探討5-氟尿嘧啶局部注射跖疣的治療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懷化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跖疣患者,共163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82例,其中男42例,女40例,年齡19~50歲,平均年齡(39.29±3.12)歲,病程4個月~3年,平均病程(1.65±0.23)年;對照組81例,其中男41例,女40例,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39.92±3.12)歲,病程5個月~3年,平均病程(1.56±0.23)年。入選的163例患者均在醫(yī)院的體檢結果中,確診為跖疣患者,且每位患者身上均有疣體數(shù)目6~36個。并且,入選患者均排除了心、肝、腎等器官發(fā)生嚴重病變者。對比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局部注射病毒唑的方法進行臨床治療,具體治療措施如下:將劑量為0.1 g的病毒唑(國藥準字H 22023599;吉林省輝南長龍生化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與濃度為2%且劑量為2 mL的利多卡因(國藥準字H 13022313;河北天成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充分融合[2],并將其融合藥液注入至患者的疣體內(nèi)即可。而治療組患者采用局部注射5-氟尿嘧啶的方式進行臨床治療,具體治療措施如下:將劑量為0.25 g的5-氟尿嘧啶(國藥準字H 20050330;哈爾濱三聯(lián)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與濃度為2%且劑量為2 mL的利多卡因(國藥準字H 13022313;河北天成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充分融合,并將其融合藥液注入至患者的疣體內(nèi),并且,針頭所注射的深度不超過1 mm[3]。注射完畢之后,對其疣體外部進行擦洗,所用的擦洗藥物是濃度為0.1%的利凡諾(青海制藥廠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 63020043)[4]。患者每隔1周,便回醫(yī)院進行復查1次[5],若疣體并未消退,則按以上步驟重復治療。
1.3 觀察項目 在2組患者經(jīng)過不同的治療方式之后,對其進行為期2個月的隨訪檢查,比較分析2組患者的治愈效果。并將其治愈效果分為治愈、好轉和無效3個等級。治愈: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已完全消退,即患者的疣體已完全消失;好轉:患者的的疣體數(shù)目已消退了至少30%;無效:患者的的疣體數(shù)目消退在29%以下。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勝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的臨床療效對比[n(%)]
2.2 不良反應 2組患者均無明顯不良反應,治療組出現(xiàn)3例局部紅腫,對照組出現(xiàn)2例局部紅腫,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跖疣是一種多發(fā)于人體足底部的尋常疣,多由機體病毒感染引發(fā),如:足底皮膚破損導致感染等。由于人體足底表面有較厚的角質層,所以,在臨床上,對于該病癥的治療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難性。跖疣的主要臨床癥狀以患者足底出現(xiàn)淡黃色胼胝狀角質層,且伴有明顯疼痛感癥狀為主。
在臨床上,治療跖疣的方法相對較多,但其治療效果均不甚理想,且傳統(tǒng)式的治療方法會給患者留下瘢痕[6]。因此,人們越來越關注5-氟尿嘧啶在治療跖疣中的療效成果。
5-氟尿嘧啶是一種將5-氟尿嘧啶溶于注射用水并加氫氧化鈉的無菌溶液。其溶液pH值在8.9左右,與尿嘧啶是同類物藥劑[7-8]。除此之外,5-氟尿嘧啶也是一種多運用于細胞周期特異性中的抗瘤藥物。據(jù)相關臨床醫(yī)學研究顯示,將該藥物注射至人體內(nèi)部,能夠有效阻止機體內(nèi)部乳頭瘤病毒DNA的復制和蛋白的合成。并且,其不影響機體正常細胞的復制、合成。對處于繁殖期的病毒而言,該藥物具有較強的殺傷力和抗菌性。除此之外,5-氟尿嘧啶還能有效調節(jié)機體內(nèi)部微環(huán)境平衡,以此增強人體免疫力。因此,將5-氟尿嘧啶應用于治療跖疣中,其治療效果顯著。
根據(jù)本文研究,可以得出: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7.56%,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僅為83.95%,因此,治療組的治療效果是顯著勝于對照組(P<0.05),這也由此證明了,5-氟尿嘧啶在治療跖疣中,有其肯定的應用價值。
在本次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有3例患者在應用5-氟尿嘧啶治療跖疣中,出現(xiàn)了輕微的不良反應,如:局部紅腫等,但這種不良反應可自行緩解,且對機體和藥物反應未有任何影響。
綜上所述,5-氟尿嘧啶在治療跖疣中,有其肯定的應用價值。其臨床治療效果顯著,且患者的不良反應較少,值得在臨床醫(yī)學中推廣。
[1] 夏繼寧,范建國.中藥、咪喹莫特及5-氟尿嘧啶聯(lián)合治療多發(fā)性跖疣療效觀察[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4,30(3):150,153.
[2] 任建軍,霍偉紅,劉紅娟,等.5-氟尿嘧啶注射液皮損內(nèi)注射聯(lián)合匹多莫德口服溶液治療泛發(fā)性跖疣的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0):233.
[3] 盧海洪.氟尿嘧啶注射液皮損內(nèi)注射治療多發(fā)性跖疣療效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8):13-14.
[4] 劉秦元,劉驚濤,曹媛,等.90 Sr-90 Y敷貼治療跖疣和尖銳濕疣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1,17(36):109-110.
[5] 李強華.復方倍他米松聯(lián)合氟尿嘧啶封閉治療瘢痕疙瘩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1,17(9):145-146.
[6] 顧文濤,許輝,李遇梅,等.卡介菌多糖核酸聯(lián)合左旋咪唑治療多發(fā)性跖疣療效觀察及其對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0,39(5):323-324.
[7] 鄂馨梅,孫蔚斌,印海鵬,等.5-氟尿嘧啶與胸腺五肽聯(lián)合治療多發(fā)性掌跖疣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1, 10(5):311-312.
[8] 范蘇靜.局部注射聯(lián)合外用氟尿嘧啶治療尋常疣300例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12(7):6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87
湖南 418000 懷化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易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