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2:辱書云欲相師,仆道不篤,業(yè)甚淺近,環(huán)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見取3。仆自卜固無取,假令有取,亦不敢為人師。為眾人師且不敢,況敢為吾子師乎4?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xué),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5。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6。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shù)矣7。 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逼屯動故裰希阌晟偃?,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8。前六七年,仆來南,二年冬,幸大雪,踰嶺被南越中數(shù)州,數(shù)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聞?wù)?。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10?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衒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11? 仆自謫過以來,益少志慮,居南中九年,增腳氣病,漸不喜鬧,豈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騷吾心12?則固僵仆煩憒,愈不可過矣。平居望外,遭齒舌不少,獨欠為人師耳。
抑又聞之,古者重冠禮,將以責(zé)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數(shù)百年來,人不復(fù)行。近有孫昌胤者,獨發(fā)憤行之13。既成禮,明日造朝至外廷,薦笏言于卿士曰14:“某子冠畢?!睉?yīng)之者咸憮然。京兆尹鄭叔則怫然曳笏卻立15,曰:“何預(yù)我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鄭尹而快孫子,何哉16?獨為所不為也。今之命師者大類此。
吾子行厚而辭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雖仆敢為師,亦何所增加也17?假而以仆年先吾子,聞道著書之日不後,誠欲往來言所聞,則仆固愿悉陳中所得者18。吾子茍自擇之,取某事去某事,則可矣。若定是非以敎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陳者,其為不敢也決矣。吾子前所欲見吾文,既悉以陳之,非以耀明于子,聊欲以觀子氣色誠好惡如何也19。今書來,言者皆大過。吾子誠非佞譽誣諛之徒,直見愛甚故然耳20。
始吾幼且少,為文章以辭為工。及長,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茍為炳炳烺烺,務(wù)釆色,夸聲音而以為能也21。凡吾所陳,皆自謂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遠乎22?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遠矣。故我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懼其剽而不留也;未嘗敢以怠心易之,懼其弛而不嚴(yán)也;未嘗敢以昏氣出之,懼其昧沒而雜也;未嘗敢以矜氣作之,懼其偃蹇而驕也23。抑之欲其奧,揚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節(jié);激而發(fā)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24。本之《書》以求其質(zhì),本之《詩》以求其恒,本之《禮》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本之《易》以求其動: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25。參之谷梁氏以厲其氣,參之《孟》《茍》以暢其支,參之《莊》《老》以肆其端,參之《國語》以博其趣,參之《離騒》以致其幽,參之太史公以著其潔,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為之文也26。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無取乎?吾子幸觀焉擇焉,有余以告焉27。茍亟來以廣是道,子不有得焉,則我得矣,又何以師云爾哉取其實而去其名,無招越、蜀吠怪,而為外廷所笑,則幸矣!宗元復(fù)白。
注釋:
1韋中立:唐州刺史韋彪之孫,元和誓死年中第。師道,從師學(xué)習(xí)的風(fēng)尚。書,古代文體。信,韋中立自京赴永州求教于宗元,返京后又致函宗元,宗元寫此信作答,時元和八年。
2 二十一日:古書信格式,開頭寫日期,再寫寫信人之名。白,陳述。
3 幸見?。河行冶唬┤》ā?/p>
4 眾人:一般資質(zhì)的人。吾子,對人敬稱。
5 犯笑侮:觸犯,譏笑、輕慢。后學(xué),后進的求學(xué)者。抗顏,正顏不屈。
6 指目:手指目視。牽引,牽連。為言辭,作評論。
7 居長安:韓愈寫《師說》那一年春天在京師,夏天去洛陽,秋天又去京師,第二年春夏之交
再去洛陽,授徒講學(xué),垂諸文字。挈挈(qiè),急切地。
8 庸蜀:泛指湖北、四川。
9 踰嶺:越過五嶺。被(Pī),覆蓋。南越,也寫南粵。蒼黃,即倉皇,比喻事情變化之快。
10 ?。豪琛R?,副詞,太。
11 衒(xuàn)怪:夸耀那些怪事。
12 南中:指永州。呶呶(náo):喧嘩。咈(fú),逆。
13 發(fā)憤行之:鼓足勇氣,為其子行加冠禮。
14 薦(jìn)笏(hù):薦即搢,插;笏,笏板。官員上朝時所執(zhí)手板,記事于其上備忘。
15 怫(fú)然:憤怒地。曳笏,持笏之手下垂。卻,后退。
16 天下:指輿論。非鄭尹,
不以鄭叔則為非。(不)快孫子,
不以孫昌胤的舉動為快??欤Q心。
17 恢恢然:文章氣魄宏偉。雖,即使。增加,幫助。
18 中:內(nèi)心。
19 耀明:炫耀。氣色,表情。
20 直見愛甚:只是因為特別愛我。
21 不茍:不能茍同。炳炳,明亮。烺烺(lǎnɡ),鮮明。指文章辭藻華麗。務(wù),追求。夸,炫耀。指音節(jié)優(yōu)美。
22 近道:近于作文之道。道,
原則。與上句所謂“文者以明道”的“道”意為圣人之道不同。
23 輕心:輕易之心。掉,調(diào)異。剽,輕;留,盡。易,輕。昏氣,頭腦不清醒。昧沒而雜,內(nèi)容模糊,條理雜亂。矜,驕。偃蹇(yǎnjiǎn),高聳貌。感情用事。
24 抑:凝練。奧,鞭辟入里。揚,盡情闡發(fā)。廉,簡潔。固,凝重。存,積淀。羽翼,輔助。道,圣人之道。
25 本:根據(jù),起源。恒,常,永恒不變的情理。宜,合理。斷,判斷。動,變化發(fā)展。原,本源。
26 參:參考。谷梁氏,指《谷梁傳》。氣,文氣。暢,達。支,流派,指文章的義理。肆,放縱。端,邊際。指鴻篇巨制,波瀾壯闊。致,窮盡。幽,隱微深沉。著(zhù),明。推,推究。交通,互相參照。各取所長。
27 有余:指不同意見。
28 亟(qì):屢次。子不有得,您也許沒有收獲。
(選自《河?xùn)|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