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亞萍
小學閱讀教學的生活體驗分析
袁亞萍
生活體驗是提高小學閱讀教學成果的重要方法,本文對生活體驗在教學中的作用及其應用方法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并利用一些實例來進行教學方法說明。
閱讀教學;小學語文;生活體驗
(一)語文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
我們都知道,小學教學的一個重要要求就是要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對知識也能夠加以應用。而語文相比于其他的小學學科而言其工具性顯得更加明顯,一方面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識不光是來源于課堂,也有大部分來自于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對語文知識的應用來說,課堂甚至不是主要應用的地方,學生在生活中對語文的應用顯得更為廣泛。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有學生精進對語文的學習與認識的機會??偠灾處熢谶M行語文的教學中,不光要在課堂上來進行教學,更要讓學生在生活中自發(fā)的對語文進行多樣化的應用。反映在閱讀教學中,那就是要將生活體驗與閱讀教學相結(jié)合。
(二)將教學與生活相互聯(lián)系,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對于新課標的原則來說,要求綜合的對學生的能力來進行提升。而教材在選材方面也在不斷地做出改變,從而更適合實際生活中的情況。在新課標的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也要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因此,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不光要用教材來教授學生學習字和詞,更要學習這些字詞怎么應用,如何用句式來對情感進行表達,既要根據(jù)教材來進行教學,又要有所突破。
(三)創(chuàng)作工作離不開生活。
優(yōu)秀的文章都是離不開生活的,只有生活的體驗與情感,才能賦予文章以無窮的力量。而學生在學習與寫作的過程中也要對其中蘊含的情感有所體會,這樣才能在學習中取得更多的知識認識與情感成長,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以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的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一課為例,這一篇課文中既包含了高爾基作為父親對兒子教育的父愛,也包含了高爾基對社會和民族不斷奉獻的熱情與建設(shè)精神,在對這兩種熱情有了了解之后,學生就能體會到這篇課文的含義。對于小學的學習要求來說,對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很重要的,寫作能力對小學生未來的學習都有著重要意義,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將生活中的熱情與情感投入到筆下,這樣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
首先,大多數(shù)小學生對語文課文要么是將其視為高深困難的畏途,又或者將其視為枯燥無味的呆板文章,這樣并不能在閱讀教學中收到成效。學生對閱讀行動的認識不正確,那么就不能體會到在課文中所包含的濃厚情感,更不要提對課文的寫作意圖的領(lǐng)會了。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知道學生對課文的正確認識,不將其視為困難的目標,而是視為樂趣和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樂趣,讓他們自發(fā)的對課文產(chǎn)生興趣。在學生們感受到課文的趣味之后,再讓他們拿起筆來,進行寫作和感受的總結(jié),這樣才能受到語文學習的最佳成效。
其次,在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對課文得到體會。事實上,優(yōu)秀的文章絕不是在書齋之中冥想而寫成的,而是作者對生活的經(jīng)驗加以提煉與整理,將濃厚的感情壓縮在文字之中而寫成的。大部分的教師和家長都認為小學課文粗淺簡單,不需要花費精力來詳細的講解,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小學課文中的很多課文雖然說考慮到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文字的構(gòu)成上比較簡單,在表述上也比較清晰,然而都蘊含著深厚的情感與內(nèi)涵,對于學生能夠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在學生理解與體會能力不夠的情況下,應當對這些課文的內(nèi)涵與深意像剝開橙子一樣向?qū)W生們進行傳授,讓學生們對語文的樂趣與運用方法有所體會。以林沖棒打洪教頭這一課為例,這一篇表面上內(nèi)容簡單,假如教師不加以引導,學生們只會簡單的認為林沖發(fā)揮了武藝,打贏了洪教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一到兩次的通讀,進而引導學生對林沖一開始為何不出手的行為進行思考,讓學生得出“林沖開始唯唯諾諾,不敢出手,一方面是出于謙虛,另一方面是認為洪教頭是柴進的老師,不敢冒犯。”的結(jié)論,然后在進行后面段落的閱讀,學生就能得出“林沖在柴進指出了洪教頭并非老師,柴進只是看教頭互打取樂而已之后,又看到有賞錢可拿,就展現(xiàn)了武藝,幾下就擊倒了洪教頭?!边@樣的結(jié)論,從而對課文的表達手法和對林沖這個人物的個性都有了充分的認識。
事實上,讓學生的生活體驗與課堂學習相結(jié)合并不是一個困難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興趣與學習能力有著充分的認識,這樣才能讓學生將課程中學習到的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相結(jié)合。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和與現(xiàn)實生活比對的方法。
以黃山奇松這一篇課文為例,學生們可能沒有遠行旅游的經(jīng)歷,對這篇課文描繪的內(nèi)容并不明白。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進行圖片和短視頻的播放,讓學生體會到祖國山河的壯美,達成教學效果。
生活體驗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們受益匪淺,是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要長期堅持。
[1]馬英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延安大學2014,06(01).
[2]孫娟.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jié)合的策略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09.
(作者單位:江蘇常州市新北區(qū)浦河實驗學校)
袁亞萍(1987-),女,江蘇常州人,任教于常州市新北區(qū)浦河實驗學校,本科,近年來,本人致力于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在專業(yè)方向的路上,孜孜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