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睿
雁是著名的遠征者,也是卓越的航空家。每到秋季樹葉飄零的時候,它們便從故鄉(xiāng)出發(fā),組成一支支飛行縱隊,展翅飛往溫暖的南方。
在萬里高空的征途中,雁群隊形整齊,行動很有規(guī)律,強壯有經驗者做先導,比較弱小的緊隨其后。一群鴻雁,頭尾相接,緊緊依靠著,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每只雁都是伸長著頸,嘴尖向前,蹼足向后地飛行著。先導者叫一聲,隨行者即齊聲附和,不停發(fā)出叫聲。先導者一變方位,全隊就依次變換隊形。
據鳥類學家研究發(fā)現,雁群組成“一”字形或“人”字形隊伍飛行,是大有科學道理的。雁群遠征萬里,路途遙遠,除了靠扇動翅膀飛行外,也常利用上升氣流在天空中滑翔,以節(jié)省自己的體力。前面的雁的翅膀在空中劃過,翅膀尖上會產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氣流,后面的雁為了利用這股氣流,就緊跟在前面雁的翅膀尖后面飛。像這樣一只緊跟著一只,就排成一支井井有條的隊伍了。
第一只領頭雁是先導者,也是領導者。責任重大,撥開云霧的是它,引導方向的是它。偵察敵情的也是它。雁群在空中飛行時,有領導者隨時觀察地面的動靜,如果找到了一個沒人驚擾的地方,領導者便從空中緩緩地打著圈子降落,隨行者也跟隨著飛翔下去,飽餐愛吃的食物。有趣的是,它們每次休息或就餐的時候,還有許多老雁站崗放哨,擔負著警戒的任務,一旦發(fā)覺險情,便立刻發(fā)出驚叫。同伴們聽到叫聲,一個個張翼飛跑幾步,騰空升起,以避免獵人的槍擊和野獸的侵襲。
一群一群鴻雁,跋山涉水,萬里長征,且飛且鳴,且息且食,大約經過一、兩個月的時間,才能到達風和日麗的南洋群島一帶。至于我國江南一帶,不過是他們每年秋來春去的途經之地,萬里征途中的“加油站”和“休息站”。待到來年春暖花開之時,飛到南方的小雁,各個都已長大,“青春”滿懷,此時雁群又要重返北方故鄉(xiāng)生兒育女,它們仍然排著原來的隊形,循著原先的路線,在南遷之時大雁們往往顯出游離不安、東觀西望的神態(tài),似有難舍家園之意;而在北返之時,則都是抄取捷徑,晝夜兼程,真是“歸心似箭”??!
【本文為第二十三屆“神筆杯”全國中小學生作文大賽獲獎作品,指導教師: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