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 孫相根
摘要:中國民歌合唱以民歌為基本素材,進行多聲部的加工處理,運用人聲的特點來構建情感的抒發(fā)平臺,做到聲情并茂,給人一種美的體驗和享受,并體現著自身的特點。中國的合唱形式是有組織的情感抒發(fā),即集體情感抒發(fā),表達了合唱團隊對作品的集體認知,在演唱時既要統(tǒng)一歌唱時的語感,又要服從音樂發(fā)展的音樂美。
關鍵詞:高校合唱訓練 優(yōu)良品格 形成
合唱藝術作為特殊的思想教育形式,其藝術形式貼近青少年,是高校思想教育及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合唱藝術具有多聲部、多層次及集體合作的藝術形式,從而在高校教育中起到激勵和團結民眾的作用。對培養(yǎng)素質、培養(yǎng)人才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
審美心理是指個體在感知、認知以及體驗音樂過程中表現音樂美感的心理現象。合唱藝術具有很強的審美教育作用,它可以使學生在提高音樂審美的同時,讓心靈得到凈化,道德情感得以升華。合唱排練的過程中,學生能感受到音樂的風格以及作品的表現力,從而激發(fā)出一定的審美知覺,產生學習的欲望。
高校合唱訓練可以啟發(fā)合唱隊員對作品的情感體驗,形體表演合唱要求統(tǒng)一,是情緒、情感的統(tǒng)一,也就是要求合唱隊員對作品感情的理解和表達盡可能趨同。這就要求指揮者通過曲目歌詞的意圖對合唱隊員做充分的、形象的啟發(fā),也可以通過形象的比喻進行講解和引導,使他們在歌唱過程中用豐滿的、具體的形象來幫助感情的抒發(fā)與表達,表情才能達到合唱的統(tǒng)一性、協(xié)調性。高校通過合唱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欣賞能力,也是高校合唱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的表現,同時在合唱教學中也提高了學生的欣賞能力。激發(fā)學生對合唱藝術的熱愛。在欣賞的同時,要有意識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聲音觀念,起到一定的訓練作用。
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學校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培養(yǎng)身心健康、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完美人格的人才,而經過社會實踐證明,具有自由創(chuàng)造力是完美人格的具體體現。合唱藝術能夠激發(fā)人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在合唱練習中主要以人聲演唱與群體配合為主,賦予了濃重的感情色彩和較強的智慧凝聚。合唱者在演唱過程中體驗和欣賞合唱藝術,全身心融入合唱藝術,領略合唱藝術的魅力,陶冶合唱藝術情操,使感情得到升華。合唱者細心體會合唱作品中的意境,并且發(fā)揮自己的合唱藝術想象能力,不僅體驗到合唱藝術的意境,還能激發(fā)合唱者的創(chuàng)造沖動,同時還能培養(yǎng)合唱者的審美直覺。
三、合唱過程中體現團隊協(xié)作精神
當今社會多元化發(fā)展的經濟條件下,合作精神與集體意識是人與人相處的重要基礎。小而言之,合作精神是社會工作必備條件;從大的方面來講,合作精神能夠體現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合唱團在進行合唱合唱藝術展現時要求穿戴統(tǒng)一的服飾展現團隊形象;要求音色統(tǒng)一,營造和諧的人生意境;表情統(tǒng)一,體現團隊整體氣勢。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團隊合作意識,加強了集體凝聚力。
四、合唱藝術可以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我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著重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也是培養(yǎng)完美人格的重要基礎。由于學校不斷重復強調學生需要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社會主義思想、集體主義,致使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強烈的排斥情緒。然而,合唱藝術是一種情感藝術,所表達的情感莊重、嚴肅、熱烈、興奮、悲傷、激奮、纏綿、細膩、如泣如訴,既能抒發(fā)情感,又能以音樂的特質將學生的審美情感化為道德情感,將道德素質教育以合唱的形式進行傳遞,大學生通過音樂加深對祖國的了解,從而更加熱愛祖國。將對祖國的熱愛編寫成優(yōu)秀的合唱作品,通過體驗合唱再一次升華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將思想政治教育潛移默化地傳導給學生,可以有效地完善學生的思想品格。
五、合唱音樂深化了民族情感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文化底蘊深厚,民歌更是品種繁多,由民歌改編后的合唱音樂,無論在音樂弦律還是音樂節(jié)奏上都有其他音樂無法比擬的獨特性和創(chuàng)新性,由此它的民族情感和在情感的表達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通過合唱的藝術審美形式,把歌曲的情感進行層次化的布局和藝術化的處理,通過一種情感以及交響性的音樂,把各種不同的民族情感體現出來。我們可以在歌曲的多聲音樂中,找到最具典型的、深邃的、豐富的情感表達。在多聲合唱中,每一個和聲,每個聲部的音色選擇都是為情感內容的表現來服務的,進而唱出各民族歌曲的主題旋律。
參考文獻:
[1]陳國權.合唱編配[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楊長安,周躍峰.合唱指揮與訓練教程[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2.
[3]賀娟.論合唱藝術的普及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J].大舞臺,2011,(01).
[4]李宜芳.探析合唱藝術對大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價值功能[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1,(10).
作者簡介:
[1]蘇超:齊齊哈爾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黑河學院音樂系;
[2]孫相根:齊齊哈爾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