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 莎 (伊犁師范學院藝術學院 835000)
巴赫《法國組曲》中的舞蹈節(jié)奏在鋼琴教學中的意義
沙 莎 (伊犁師范學院藝術學院 835000)
《法國組曲》是巴赫創(chuàng)作于1720年,在當時的家庭音樂會和私人會所上是當時最受人們歡迎的音樂,在當代的音樂教學上也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組曲中由四種舞曲構成核心并以同調的方式連接起來,其中有穿插了規(guī)模較小的舞曲,形式豐富多樣。由此看來在巴赫的《法國組曲》中,舞蹈節(jié)奏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優(yōu)秀的教材。
舞蹈節(jié)奏;鋼琴教學;意義
舞蹈鋼琴伴奏總是給人一種非常疏遠的感覺,因為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舞蹈鋼琴伴伴奏確實是一門十分復雜、高深的藝術,要完整、全面、深刻地探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發(fā)展我國的鋼琴教學,的確是要加一些新鮮元素,從而促進我國的鋼琴教學不斷發(fā)展,處在一個不斷上升的位置。
社會不斷發(fā)展、科技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也不斷提高,其中音樂就是人們不斷追求的精神文化之一。而鋼琴在所有的樂器中又有著不可代替的優(yōu)越性,而被成為“樂器之王”。而我們中國的鋼琴老師由于受到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的影響,使得鋼琴教學一直以來現(xiàn)代枯燥乏味,讓大多數(shù)學生提不起興趣,也就缺乏了最基本的積極性,使得我國的鋼琴教學一直不能處在一個發(fā)展的階段下,所以,作為鋼琴教學工作者來說應該從自身出發(fā),提高自身素質,多借鑒國外類似于巴赫的《法國組曲》,在鋼琴教學中加入一切類似于舞蹈節(jié)奏之類的新元素,與成功的素材取長補短,吸收他們的精華,促進我國的鋼琴教學蓬勃發(fā)展。
巴赫《法國組曲》中包含的舞曲種類繁多,有阿勒芒德,庫朗特,薩拉德吉格,小步舞曲,加伏特,布列,英國舞曲,盧爾,波羅涅茲,以及一些歌調。在這些巴洛克舞曲中,阿勒芒德是與舞蹈關系最不直接的舞曲,因為從舞蹈的角度說,阿勒芒德多半是一種儀式性的隊列粉進式的舞蹈,具有引子的作用,因為它的織體、對位比較繁復,可跳性最不強,因此,在鋼琴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這種舞蹈的方式來啟發(fā)學生的起落感、樂感。
鋼琴演奏有其獨特的法規(guī)、框架和特點,因此我們在進行鋼琴演奏時應結合這些自身的特點,遵循指導思想,在詮釋這些作品,記得加入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1.指法
與巴赫那個時代相比,由于他是第一個把拇指運用到鍵盤演奏的表演中,所以在那個時代,很少用拇指的運動,也比較少重視“順指”,這樣來看同音換指就顯得非常必不可少了。有些學生會簡單地把十六分音符當成倚音,而將重音落在十六分音符上,這樣會使音樂顯得笨重、呆板,我們應該在教學中,適當?shù)刈寣W生了解一些舞蹈的舞步。由于加伏特的反復性很強,所以我們應利用舞蹈中舞步和和舞句相結合,甚至用一個動作和指法來啟發(fā)學生們用演奏的方式把舞蹈的性格表現(xiàn)出來。
2.建立傳授、啟發(fā)、引導型鋼琴教學模式
鋼琴教學是一種技術性很高的專業(yè),首先應該運用傳授法打入堅實的基礎,用來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作為一名鋼琴教師,必須在學習吸收以往教學經驗精華的基礎上,不斷突破和改造原有教學模式遏制學生自主發(fā)展的因素,變換政策,激發(fā)學生還沒有被發(fā)掘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為主要目標。
3.課堂創(chuàng)新型活動—即興演奏
學生們都有表演欲,而在課堂上進行即興演奏,可以大大滿足學生們的表演欲而且還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即興演奏也是創(chuàng)造思維的一種表現(xiàn),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即興創(chuàng)作能力,用直覺感覺到樂曲情緒病即興表演出來,每個學生都會產生不同的音樂效果。
4.音色
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有這樣的疑惑:在演奏古典音樂時,是否應該在現(xiàn)代鋼琴的上盡量模仿古鋼琴的音色效果?其實用現(xiàn)代鋼琴曲模仿古代鋼琴根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簡單來說鋼琴之類的樂器只是演奏家用來表現(xiàn)音樂的一種媒介,教師應該讓同學們明白只有音樂本身才是音樂的真諦。
這樣我們也就可想而知,之所以巴赫的大多數(shù)作品都被普遍接受,因為他并沒有過幾分考慮模仿古鋼琴的音色問題,但他的演奏非常懂得節(jié)制,這種控制是對自己風格保持的關鍵,也需要所有鋼琴教學的學生們注意,像巴赫那樣,不放肆的演奏出現(xiàn)代鋼琴的全部威力,應學會保持音色的清晰、透明和圓潤。鋼琴作品充滿著復調結構,而鋼琴這件樂器本身就是帶著可以演奏多聲部作品的優(yōu)越性。不得不提的是,巴赫以《法國組曲》為代表的鋼琴曲可以說是鋼琴學習者的必修課,學生們在接觸這些作品時,可以看出他作品中莊重而嚴謹,單純又虔誠等各種各樣豐富的情感,而且他的鋼琴演奏法也做出了革新,其中就包括非常著名的舞曲、舞蹈組曲,鋼琴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們接觸這樣的作品,從那里學到教材上沒有的又實用的知識,必定會受到同學和老師們共同的認可。
5.加入舞步節(jié)奏
巴赫的《法國組曲》中包含的舞曲種類繁多,有阿勒芒德、庫朗特、加伏特、布列等等,以及一些歌調。在鋼琴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啟發(fā)學生的起落感和樂感。對于鋼琴的學習來說,這本就是一個十分復雜又晦澀難懂的藝術,對于其中朦朧的樂感大多數(shù)學生其實根本就掌握不好,更談不上理解了,若想要完整的的詮釋每一個相對來說高深的鋼琴樂曲基本是難上加難,及時勉強的彈奏出來,也未必領略到樂曲的精髓,反而弄巧成拙。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我們的鋼琴教師來幫助同學們,在學習鋼琴的基礎上加上一些與之看似毫無關聯(lián)的元素,而學生們要做的就是針對舞曲具體的節(jié)拍、速度以及舞曲的律動做具體的分析,進行深入的分析,而不是僅僅依靠理論上的概念。必要時,老師應該主動帶著同學離開座位,帶頭站起來挑幾個舞步試試,體驗一下,這樣方能將舞的舞步動作轉化為舞曲音樂的節(jié)奏律動,提高學生的節(jié)奏感和樂感,幫助他們更好的掌握彈好鋼琴的技巧,不斷進步。
我們也知道曲譜上并沒有速度標記,這就為學生們學習和彈奏造成了一定的障礙,我們要通過其他類似于節(jié)拍、節(jié)奏和織體等譜面上給出的信息,進行整合和分析,整理出樂曲的節(jié)拍結構層次,進而判斷出這個鋼琴曲的風格,這樣做出判斷后,學生們可以將舞曲按合適的速度演奏出來了。
我們應該明白,我們分析和研究巴赫的《法國組曲》的舞蹈節(jié)奏和節(jié)拍結構層次,其目的不單單只是為了學習掌握好著一部作品,而是以《法國組曲》為切入點,在學生們學習和掌握了《法國組曲》之中的舞蹈韻律以及其相應的節(jié)拍層次后,能夠舉一反三,將從中學到的經驗運用到其他與之相關的古典音樂的學習當中去,從而可以投身到鋼琴演奏事業(yè)中去,促進我國的鋼琴教學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提高我國國民的精神文化素養(yǎng)。
[1]秀花,吳天德.論鋼琴伴奏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與鋼琴伴奏專業(yè)素養(yǎng)[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S3:190-192.
[2]張沙沙.體態(tài)律動在高師鋼琴教學中的現(xiàn)實意義研究[J].大舞臺,2012,05: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