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 范健文 陳善球
摘要:車用傳感器課程是本校汽車電子檢測與診斷技術方向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課,通過將授課內容根據汽車構造按模塊系統(tǒng)化講解,并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實現課程信息化學習,同時實現課程多樣化考核方式,改變目前教學上學生被動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現象。
關鍵字:內容系統(tǒng)化,教學信息化,考核多樣化
關鍵詞:車用傳感器;教學;技術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6(a)-0000-00
前言
隨著我國就業(yè)形勢的日益嚴峻,畢業(yè)大學生的就業(yè)問題一直是社會,學校及相關家庭為之關注、焦慮的問題。出現大學生就業(yè)難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原因之一是大學生在校所學知識無法滿足企業(yè)崗位需要,大學生所掌握技能無法迅速為企業(yè)、社會創(chuàng)造其所期待的價值[1]。
為了解決大學生學生就業(yè)問題,同時為了培養(yǎng)經濟社會發(fā)展急需的人才,我國近幾年一直在討論關于獨立本科院校學生培養(yǎng)方式的改革問題,并于2013年出臺文件要求國內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fā)展。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積極響應教育部號召,重新定位人才培養(yǎng)模式。筆者結合我校轉型發(fā)展的要求及交通運輸專業(yè)汽車電子診斷與檢測方向(以下簡稱“汽電專業(yè)”)對于《車用傳感器》的課程要求,在應用技術型大學背景下對《車用傳感器》課程教學上進行改革探討。
1 教學現狀
1.1知識點多,課時有限
《車用傳感器》課程是基于車輛工程、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多學科交叉的一門課程,要求學生對于汽車構造,發(fā)動機原理,電工電子技術等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介紹汽車上應用較為普遍及最新的傳感器技術,包含了傳感器的結構、原理及檢測技術等。
眾所周知,汽車種類繁多,不同車型其所使用傳感器數量不等,類型不同。例如發(fā)動機曲軸位置傳感器,在不同車型上使用的結構不一樣,如電磁脈沖式、光電式、霍爾式,其工作原理也不相同,但以上結構不同的傳感器都能確定曲軸位置信號。此外,同一類型傳感器隨著其在車上安裝位置不同,檢測對象也會稍有不同,如液位傳感器。[2]
此前,根據我校交通運輸專業(yè)本科人才培養(yǎng)方案,我?!盾囉脗鞲衅鳌氛n程為24個理論學時,授課對象為汽電專業(yè)大二學生。在24個有限課時中有質量的完成教學內容,存在一定的難度。
1.2學生積極性不高
作為獨立院校,學生群體學習積極性不高是令人嘆息卻又不爭的事實[3 ]。而先修課程的知識掌握不夠,又會影響到學生對于本課程的理解,進而再影響到以《車用傳感器》為先修課程的學科。
通過筆者與學生溝通了解到:很多學生學習一門課程,在考試之前對知識的掌握是最好狀態(tài),其后經過半個學期或者一個學期對之前學過的知識只余下部分有限記憶。在不能保證學生對此課程的先修課程有較好學科基礎的前提下,如何讓學生對課程感興趣,主動學習,主動探索是教師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2.教學改革
2.1授課內容系統(tǒng)化
市面上關于汽車傳感器大部分教材都是根據原理的不同,詳細介紹每個傳感器原理,再列出該傳感器在汽車上的應用例證。筆者認為,傳感器存在于汽車各個系統(tǒng)中,其在各系統(tǒng)中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按照原理去教授,學生不能較好地形成系統(tǒng)認識。建議從授課內容上根據車輛的幾大系統(tǒng)進行劃分,使學生對于車輛各個系統(tǒng)所使用的傳感器有全面了解,對于每個傳感器在系統(tǒng)中所起的作用,其測量對象是什么,控制對象是什么,各個傳感器之間又如何分工與協(xié)作等都能有清晰的了解。同時補充介紹該系統(tǒng)相關的信息傳感器;對于系統(tǒng)內某個傳感器在其他系統(tǒng)上的應用可進行一定的知識拓展。這樣整體與局部的相互結合教學,更有利于學生理解。
2.2教學方式信息化
汽車上的傳感器是立體的,結構多樣的,因此純理論式的教學對于學生而言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學生在了解原理的基礎上,更多的是想要具體地了解傳感器的應用及發(fā)展。因此向學生展示該傳感器實物結構,實車安裝位置等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在未安排實驗或者實訓課程的前提下,解決這個問題呢?筆者認為,可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在授課過程中,利用PPT之外,結合視頻,動畫甚至是相關電影向學生展示傳感器的外觀及解剖結構,演示其工作過程等。譬如,在講解汽車碰撞傳感器時,筆者借助電源《寒戰(zhàn)》里面的撞車鏡頭,慢動作向學生演示了汽車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工作過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后引入汽車安全氣囊系統(tǒng)中的碰撞傳感器,通過學生課堂反應及課后了解,學生對碰撞傳感器有深刻認識,并希望多采用這種方式授課。
課程考核多樣化
課程考核不再采用單一的試題考核方式,避免學生平時不上課或者上課不聽課寄希望于考試前臨陣磨槍的態(tài)度??荚嚥皇悄康?,重要的是讓學生能主動的去學習知識。通過學習任務,大作業(yè)或開卷考試等不同方式相結合對課程多樣化考核。
2.2.1學習任務 事先告知學生下節(jié)課上課內容,安排任務讓學生去找相關傳感器應用實例,做成PPT在教師正式授課之前進行3-5分鐘匯報,讓學生對于授課內容有個前期掌握,了解自己理解吃力的地方在何處,提高學生聽課效率。同時,還能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良性競爭,提高學習主動性。
2.2.2大作業(yè) 讓學生針對汽車上某個傳感器應用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動思考傳感器在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及可能性。此部分意義在于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多思考、多創(chuàng)新,推動傳感器的發(fā)展。
2.2.3開卷考試 考試內容側重于基本知識的掌握以及課外知識延展。不要求學生對于知識點死記硬背,鼓勵學生課外多思考。
3.結論
車用傳感器是汽電專業(yè)基礎課程,對于該門課程知識的掌握對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是很重要的,通過整合授課內容,改變教學方法,調整考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盡可能的生動、直觀的去了解傳感器在汽車上的應用,學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學知識,避免學生掌握的知識與實際應用脫節(jié)。
參考文獻
[1] 喻名峰,陳成文,李恒全.回顧與前瞻_大學生就業(yè)問題研究十年(2001_2011) [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2):79-86
[2] 姜立標.汽車傳感器及其應用(第二版)[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3
[3] 金曉迎.淺談三本院校學生積極性不高的原因及對策[J].大學教育,2014,(0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