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欣
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主要以口語為主,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這樣的學習氛圍比較枯燥、乏味??谡Z比較抽象,而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較差,僅擅長形象記憶,因此對抽象的概念比較陌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不僅使原本乏味的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效率隨著多媒體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學校教學中也越來越多的應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多媒體具有形象、內(nèi)容豐富、直觀等特點,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方便教學開展教學活動。多媒體的廣泛應用,是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改革,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使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不過也要辯證地看到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弊端,教師教學不可一味依賴于多媒體,只有合理使用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否則可能會出現(xiàn)適得其反的效果。本文簡單分析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誤區(qū),并對如何運用多媒體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出建議。
一、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誤區(qū)
1.過度依賴多媒體設(shè)備
當多媒體設(shè)備引入課堂教學的時候,很多語文教師就覺得自己以后的工作量減輕了許多。多媒體簡便、直觀、豐富的內(nèi)容可以使語文課堂教學更為豐富,因此許多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將備課內(nèi)容主要集中在多媒體上,而忽視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沒有正確認識到多媒體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這一信息。很多教師都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方式,在低年級語文觀摩課、公開課中普遍使用多媒體,這一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多媒體的教學優(yōu)勢,也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方式逐漸偏離正軌。多媒體只是一種教學工具,并不能替代傳統(tǒng)教學方式,它只是補充了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之處。此外,多媒體課件比較固定,需要教師按部就班的教學,忽視了課堂教學的隨機應變性以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課堂秩序一直跟著多媒體課件走,制約了學生思維以及課堂教學的寬度。
2.多媒體使用時機不合理
多媒體應用在教學活動中,主要起到補充教學內(nèi)容的作用。低年級語文教學有必要的時候才可以應用多媒體。但很多語文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在需要運用的時候沒有用,而在不必要的時候使用,這就導致多媒體使用不恰當,不僅沒有起到補充教學內(nèi)容的效果,反而浪費了教學資源,沒有很好的開拓學生思維,并且也夸大了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有位語文老師這樣教《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他下載了大量威尼斯小艇相關(guān)的圖片和視頻,每個自然段的教學都是齊讀一遍句子后,再花較多的時間讓學生看圖片或視頻,了解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夫的駕駛技術(shù)、作用等,而對語言文字的品讀、作者寫作方法的分析則略略帶過,甚至忽略不教。這樣的課堂看似熱鬧,學生也感興趣,但學生學到了什么?語文技能又掌握了多少?答案是令人失望的??梢哉f這樣的課充其量只是一節(jié)文化欣賞課,而不能算是語文課。
3.多媒體使用次數(shù)過于頻繁
多媒體頻繁使用,不僅不利于學生抽象思維的發(fā)展,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比較豐富,但也逐漸向抽象思維發(fā)展,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多思考,可以使其思維活動進一步發(fā)展。很多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頻繁使用多媒體,學生對直觀的影像、圖片等接觸過多,反而會制約其思維活動的發(fā)展。個別教師使用多媒體時次序比較混亂,一會兒是多媒體演示,一會兒是教材分析,如此反復,便降低了教學質(zhì)量,影響學生對知識的吸收。
二、采用多媒體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措施
1.正視多媒體的教學價值
教師要正視多媒體技術(shù),就要對其功能和作用有明確的認識。結(jié)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將多媒體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但過度使用,則會制約課堂教學。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手段,并不能代替教師的主導地位。語文教師使用多媒體時,要充分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對應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是否有必要進行準確判斷。一般情況下,多媒體可在導課、重點內(nèi)容的理解等方面得以運用,而不該過度使用。
2.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情感
多媒體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是傳統(tǒng)課堂無法比擬的。語文課堂教學適當運用多媒體,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教師進行《鋤禾》一課的教學時,采用多媒體視頻展示作者所處時代的社會環(huán)境,讓學生在歷史背景中感受詩歌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還可以將農(nóng)民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的圖片、視頻等展示出來,更好的激起學生的情感,理解詩句的含義,懂得節(jié)約糧食。
3.運用多媒體化難為易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掌握的詞匯量也十分有限,對于抽象的問題難以理解。多媒體的使用可以將文字以形象、直觀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讓靜態(tài)的知識以動態(tài)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比如,語文教師進行《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文中有這樣的描述:“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迎上去;看見烏龜媽媽追上去;看見青蛙游過去”,這三句話中的“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是三個不同的動詞,學生不明白這三個詞的意思和作用,教師可將這三個片段制作成多媒體動畫,讓學生直接體會其中的含義。之后教師可結(jié)合動畫設(shè)計,告訴學生,“迎”是從面對面過去,“追”是從后面攆,“游”是從周圍游到青蛙身邊。學生通過直觀畫面理解這三個詞的含義和用法后,便會逐漸應用在口語交際中,鍛煉其說話用詞的能力。
4.運用多媒體拓展教學內(nèi)容
比如,教師開展《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這一課的教學活動時,教學目的便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運用多媒體不僅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知道北極星、積雪、大樹等作為天然指南針的特點,還能夠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天然指南針,如向日葵、樹木年輪等,從而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起觀察能力。
三、結(jié)語
低年級語文教學應用多媒體,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開拓學生的眼界。但教師如果對多媒體教學缺乏正確的認識,便會起到反作用,浪費教學資源。因此,低年級語文教師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幫助學生更好的感知教材內(nèi)容,不僅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還能夠增強其對知識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金義明.試論多媒體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快樂閱讀,2012,(07).
[2]王藝.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如何有效實施多媒體教學[J].考試周刊,2012,(14).
[3]顧亞鋒.多媒體輔助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