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梅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對急性腸胃炎患者采用奧美拉唑腸溶片聯合復方嗜酸乳桿菌片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32例急性腸胃炎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運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研究組67例和對照組6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復方嗜酸乳桿菌片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奧美拉唑腸溶片治療。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7.0%,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6.2%,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明顯不良反應。結論 奧美拉唑腸溶片聯合復方嗜酸乳桿菌片治療急性腸胃炎能夠顯著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安全高效,值得臨床借鑒推廣。
【關鍵詞】急性腸胃炎;奧美拉唑腸溶片;復方嗜酸乳桿菌片;療效
【中圖分類號】R57 【文獻標志碼】A
近年來,受到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不斷轉變因素的影響,急性胃腸炎發(fā)病率在不斷提高。臨床治療急性腸胃炎患者主要以對癥、抗菌治療為治療原則[1]。筆者對我院收治的67例急性腸胃炎患者采取奧美拉唑腸溶片聯合復方嗜酸乳桿菌片治療,取得滿意治療效果,現總結匯報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將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32例急性腸胃炎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運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研究組(67例)和對照組(65例)。其中,研究組:男42例,女25例,年齡19~45歲,平均年齡(21.5±2.1)歲,病程3~17d,平均病程(5.8±1.6)d,癥狀積分為(4.7±2.1)分;對照組:男41例,女24例,年齡20~46歲,平均年齡(21.6±2.4)歲,病程4~19d,平均病程(5.9±1.8)d,癥狀積分為(4.8±2.2)分;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以及癥狀積分等基礎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研究對象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復方嗜酸乳桿菌片(通化金馬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40114;500mg/s)治療,囑患者餐后口服,每次2片,每日三次;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奧美拉唑腸溶片(吉林省利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406;10mg/s)進行治療,囑患者餐后口服,每次2片,3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兩周。
觀察指標[2]:治療后定期到醫(yī)院復診,觀察記錄患者腹痛、腸胃消化情況、發(fā)作頻率以及腸胃炎性反應情況等,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不良反應。采用APACHEⅢ(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Ⅲ)評分方法對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癥狀進行評分。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減少超過70%,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大小便正常,體力、腸胃消化狀態(tài)恢復正常,且明顯增強患者食欲;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癥狀評分減少超過50%,患者大小便基本正常,體力改善明顯;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減少不超過50%,且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腸胃消化等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對比: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研究組治療顯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在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服藥后均未發(fā)生明顯不良反應,復診中,對所有患者給予尿常規(guī)、血常規(guī)、心電圖、便常規(guī)以及肝腎功能等檢查,無一例發(fā)生異常情況。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對比[N(%)]
注: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討論
急性腸胃炎是一種胃粘膜急性炎癥,患者主要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發(fā)熱以及腹痛等臨床癥狀。發(fā)病主要以夏季和秋季為主,發(fā)病主要受到產毒素的細菌感染以及物理化學等因素導致。其中,產毒素的細菌主要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嗜鹽菌、沙門菌屬最為常見,具有集體發(fā)病或者家庭多發(fā)的現象,人一旦食用被污染的家禽、魚、肉、螺以及蟹等類的食物,則易誘發(fā)該??;物理化學因素主要是患者進食生冷性食物或者某些藥物等,如抗生素、磺胺以及水楊酸鹽類等,導致發(fā)病。急性腸胃炎導致發(fā)生的輕型腹瀉癥狀,一般臨床癥狀較好,患者每日大便次數不超過10次;急性腸胃炎還會導致嚴重腹瀉,患者每日大便次數超過十次,且患者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低下等癥狀;如患者發(fā)生低血鉀,則會出現腹脹現象,嚴重者還會出現全身中毒癥狀。
復方嗜酸乳桿菌片屬于一種腸道菌群調整藥物,適宜對腸道菌群失調導致的腸功能紊亂進行治療。復方嗜酸乳桿菌片的主要成分為中國株嗜酸乳桿菌菌粉、日本株嗜酸乳桿菌菌粉、糞鏈球菌菌粉、枯草桿菌菌粉等組成,其能夠分解為糖類,產生乳酸后,提高腸道的酸度,進而有效抑制腸道致病菌的快速繁殖;主要成分嗜酸乳桿菌與腸粘膜有很強大的附著能力,而且比其他各類乳酸桿菌都強,并代謝為廣譜抗菌成分,抑制病原菌,并對腸粘膜產生非特異性免疫刺激作用,促進腸粘膜細胞分泌免疫球蛋白;枯草桿菌、糞蓮球菌屬于需氧菌,有促進腸道厭氧菌生長的作用;因而復方嗜酸乳桿菌片各成分通過補充常規(guī)菌群、促進厭氧菌的生長,對治療腸道功能紊亂類疾病有著良好的效果。奧美拉唑腸溶片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屬于脂溶性弱堿性藥物,易于在酸性環(huán)境中濃集,患者口服后,其能夠特異性的分布在胃粘膜壁細胞的分泌小管中,且在高酸環(huán)境下,會逐漸轉化形成為亞磺酰胺活性形式;另外,其能夠經過二硫鍵和壁細胞分泌膜中的H+-ATP酶的巰基發(fā)生不可逆性結合,進而生成亞磺酰胺和質子泵的復合物,最終有效抑制酶活性,對胃酸分泌產生阻斷,最終持久性的抑制胃酸分泌;其適應癥主要包括胃潰瘍、應激性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復方嗜酸乳桿菌片和奧美拉唑腸溶片的互相結合,兩種藥物效果不僅能夠互相彌補,增強治療效果,而且還能夠對胃腸道動力產生雙向調節(jié)作用,并能夠有效調整腸道菌群;另外,還能夠清除感染細菌,增強患者腸道內生物屏障,最終控制急性腸胃炎癥狀。
本組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7.0%,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76.9%,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無藥物不良反應。本組研究結果亦表明,復方嗜酸乳桿菌片聯合奧美拉唑腸溶片療效顯著優(yōu)于單一應用復方嗜酸乳桿菌片治療。
綜上所述,采用奧美拉唑腸溶片聯合復方嗜酸乳桿菌片治療急性腸胃炎患者,能夠顯著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安全高效,值得臨床借鑒推廣。
參考文獻
[1] 陸彩霞,張永強.復方谷氨酰胺聯合復方嗜酸乳桿菌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1).
[2] 李文忠.應用復方丹參片聯合奧美拉唑治療門脈高壓性胃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