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芝
摘 要:社會信息時代的到來,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發(fā)展,在中學階段打好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是非常必要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具有鮮明的學科特點,它的操作性強、需要有專用的教室和設備,這樣一來課堂管理難度也隨之增大。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管理;中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6-235-01
一、信息技術課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的紀律觀念淡薄
中學階段也面臨著一定的升學壓力,家長和教師希望學生可以考入重點高中,因此學生所面臨的學習環(huán)境往往過于壓抑和刻板,而信息技術課在某種程度上給予了學生一個放松的空間和機會,很多學生把信息技術課堂當成了娛樂課堂,原本紀律性差的學生在信息課上必然會開小差,趁機上網(wǎng);而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在巨大的學習壓力下,也往往會在這個時候,想放松一下。而課堂管理不當引發(fā)問題行為,這可能是教師引起課堂問題行為的最主要因素。這方面最突出的問題是教師對學生的問題行為反應過激,濫用懲罰手段。因此總體來看,信息技術課堂紀律淡薄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
2、學生對信息技術課不夠重視
在我國中學學校中過于重視文化課程教學的現(xiàn)象極為普遍,在中考的背景下,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會把目光放在提高學生文化課程成績上,因此在信息技術方面必然不會給與太多關注,正是這樣的想法導致了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效果不佳。學校在信息技術課程設置上也不合理,課節(jié)較少,即便這樣,在臨近期中考試或者期末考試的時候,信息技術課還經(jīng)常被所謂的“主科”教師所占用。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也很難重視信息技術課,總會有一種“來微機室就是來娛樂”的想法。
3、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認知水平不同
學生具有個體差異性,信息技術在我國屬于新型技術,起步晚,因此,學生接受也有一定的過程,一些基礎好的同學,會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接受新的知識,并進行操作。這樣一來課堂上就會產(chǎn)生大量的剩余時間,學生無所事事,往往就會趁機上網(wǎng)、聊天,打游戲。還有一部分學生相對來說,基礎較差,跟不上教師上課的節(jié)奏,不能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甚至還有些學生需要教師單獨指導。
二、導致問題的原因
1、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環(huán)境和其他學科不同
信息技術課需要在微機室進行,學生直接面對的也不是教師,而是電腦。在課業(yè)緊張的中學生活中,更加會想要找機會休閑一下,因此在信息課堂上,學生上網(wǎng)、玩游戲的問題屢禁不止,如果教師授課方式過于陳舊,死板,往往會提不起學生學習興趣,加之計算機設備往往也會遮擋住教師的視線,使之無法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小動作”,綜合以上這些干擾因素的存在導致管理難度的增加。
2、學生上機操作能力兩極分化嚴重
信息技術學科的實踐操作性比較強,受到學生能力水平不同、家庭條件不同等因素的制約,學生上機操作能力也有所差異,在經(jīng)濟條件較好的家庭中,學生平時使用電腦的機會多,自然計算機操作能力也會強一些。而經(jīng)濟條件差一些的家庭(尤其地處偏遠的農(nóng)村)孩子,第一次接觸電腦就是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有的甚至不知道如何開機,從這些問題來看,我國學生上機操作能力的兩級分化非常嚴重。
3、教學設計過于簡單粗糙
信息技術所包含的知識點非常多,中學階段學生所學習的只是一些初級知識,但是也正是這些初級知識的存在,才能夠奠定學生未來學習的基礎,目前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學設計簡單粗糙的現(xiàn)象很常見,教師沒有從學生的個體差異出發(fā),很多知識點的講解往往幾步就結束,一部分學生無法理解消化。
4、信息技術課的評價制度不夠完善
教學評價是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價值判斷。通過這些評價,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進步和成長,從而產(chǎn)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墒窃诂F(xiàn)實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科特點,有的學習操作任務學生沒辦法當堂完成,這給學習效果的評價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時間久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
三、解決信息技術課堂存在的問題的有效策略
1、維持好課堂紀律
要想上好一堂課,前提條件就是維持好班級的課堂紀律。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需要在每個學期的第一堂課就向所有學生講清楚微機室的紀律和規(guī)定,讓學生事先明白破壞規(guī)矩對他們有什么樣的影響。對于課堂表現(xiàn)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表揚和獎勵;對于破壞課堂紀律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懲罰,如打掃微機室。
2、做好教學設計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結合學生已有的信息技術水平和他們的學習興趣等來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學習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能夠自覺地學習,并激發(fā)他們進一步探究知識的欲望。
3、完善評價制度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上,應該建立一套完整的評價制度,評價制度能夠保障學生學習效果,并且教師也可以從評價結果中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哪里比較薄弱,哪里掌握的比較好,教師都能夠全面掌握,進而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學計劃。評級制度包括期末考試、平時表現(xiàn)以及作業(yè)的完成情況等。
信息技術課程非常受到學生們的歡迎,而因為信息技術教學效果與課堂管理有著密切聯(lián)系,提高課堂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從幾個方面對信息技術管理進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夠更好的促進我國初中信息教育的開展與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陸 君.基于小組討論學習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4(31)
[2] 翟廣輝.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高校教學管理機制研究[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