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崇理
綜藝節(jié)目《奔跑吧,兄弟》第二季正在熱播,笑點不斷,除了明星效應,整個跑男團隊在任務中的表現更是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眼球。大家也漸漸地發(fā)現:在鄧超帶領的隊伍里,笑點更多;而李晨所在的隊伍中,任務取勝的次數更多。那么,為何不同的團隊會表現出不同的氣質,產生不同的結果?
貝爾賓團隊角色理論指出,高效的團隊工作有賴于默契協(xié)作,合理、完備的角色搭配可以提高戰(zhàn)斗力,鼓舞士氣,激勵創(chuàng)新。因此不同的團隊角色組合在一起,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如同跑男中的鄧超隊和李晨隊。
跑男中的角色分析
根據跑男團成員在任務中的表現,將其與團隊角色理論進行了對應,發(fā)現他們7個人分別對應了6種團隊角色。
鄧超——協(xié)調者,作為隊長、團隊的領袖,退后一步能看到更廣泛的景象。他自信、成熟和穩(wěn)定,認可團隊成員的能力,擅長處理人際關系,與“小鮮肉”和老嘉賓都混得很熟,可以促進團隊合作。
李晨——推進者,是任務導向型的個體,擁有極大的精力和成功驅力,為團隊提供力量,促進團隊朝著目標運行而不失去動力。對推進者而言,游戲或任務就是要贏。為了團隊勝利,“大黑?!币残U拼的——拔河時自我綁縛,蕩秋千時“一滴不漏”。
王祖藍——凝聚者,也是團隊中的萬金油。他的存在讓團隊氛圍更輕松,肢體動作和語言經常High翻全場。
陳赫—— 創(chuàng)新者,富有創(chuàng)造性,經常產生新穎的想法, 思維自由,不太在意細節(jié)。如果需要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問他是最合適的,玩游戲也需要他去動腦子。
鄭凱——實干者,采納隊友的建議,并把想法轉化為積極行動,高效、 自律,爭取堅持到最后。
Angelababy—— 信息者,對信息線索敏感,積極建立聯系,尋找機會,獲取信息?!罢揖€索,一定要找baby”。
包貝爾——信息者,也是找線索一等一的高手,手中通常握有重要的信息。
總體來看,跑男團擁有了協(xié)調者、推進者、凝聚者、創(chuàng)新者、實干者和信息者,角色的類別相對充分,團隊中有凝聚、實干和執(zhí)行的氣息。而且,創(chuàng)新者和信息者也能帶來較廣的思路,整體戰(zhàn)斗力不容小覷。所以,“花美男”來集體挑戰(zhàn)“跑男大叔”時,并未贏得勝利。但跑男團由于缺乏完美主義者、監(jiān)督者和專家等角色,對細節(jié)的要求可能不夠精確,目標實施過程中的行為不能得到及時評價和反饋,使整體的工作質量受到影響。
角色搭配:誰的隊伍更靠譜
從比賽結果來看,李晨所在的隊伍獲得勝利的次數更多,屬于戰(zhàn)斗類型;鄧超隊帶來的歡樂更多,屬于娛樂團隊。
從團隊的角色搭配來看,鄧超隊通常由鄧超、王祖藍、包貝爾和Angelababy組成。各成員集中在社交類角色上,偏溝通和協(xié)調,整體氛圍活潑,歡樂無限,搭配更富有娛樂性。但缺少執(zhí)行者,戰(zhàn)斗力不足。
李晨隊一般由李晨、陳赫、鄭凱和外援明星等組成。且不論外援明星的角色,此團隊的角色包括推進者、創(chuàng)新者和實干者,成員集中在行動類和思考類角色,角色的組合偏任務導向和結果達成型,踏實能干,擅長面對面的PK。
如何判斷團隊的角色搭配是否合理?
不同的角色組合產生的效果有所差異,因此在團隊中將各種角色合理搭配、巧妙配合,可以發(fā)揮出意想不到的結果。
團隊中的角色搭配是否合理,可以從角色數量、角色間的搭配程度、角色間的沖突等三個方面衡量,好的團隊盡可能有完整的角色數量和較少的角色沖突。
如果發(fā)現團隊角色搭配不夠理想,可根據成員的人格特征調適其角色。當角色搭配有問題時,可根據成員性格調整其角色,讓恰當的人承擔恰當的角色。比如,當團隊中缺乏推進者的角色時,可考慮由保護者型等人格類型的人來擔任,一方面補充角色,另一方面實現成員外在行為與內在特質的和諧,更持久地促進團隊提升效能。
經過以上的分析,就可判斷出你帶領的“兄弟團”是否奔跑在正確的道路上。當然,團隊的角色構成只是影響團隊績效的因素之一,如果想完整地獲得團隊效能評價和影響因素評價,需從團隊環(huán)境、角色構成、工作特征和團隊過程等幾個方面全方位地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