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提高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李立坤 (河北省隆堯縣職教中心 055350)
質量是教學的生命線,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主渠道。因而,探索優(yōu)化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已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學校的最大浪費在于兒童在學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運用已有的經驗,采用自己的方法去獲取知識。”中學階段的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完全可以通過自學解決大部分問題,剩下的一部分可以通過同學間的討論交流解決,需要教師幫助解決的僅僅是一小部分。所以,傳統的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的教學方式是落后的、低效的,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當前迫切需要高效的課堂來取代傳統課堂。
中學物理 課堂教學 高效性 管理
高效課堂是針對傳統課堂來說的,構建高效課堂,意味著最大限度地消除傳統課堂的種種弊端。在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弱化教師的教,強化學生的學,只有學生主動學習,課堂教學才會變得高效。另外,課堂管理也是影響課堂高效性的重要因素。好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讓學生心情舒暢,一個紀律差的班級往往在學習成績上也是處于弱勢的。這種情況的出現,不是因為學生學不會,而是教師沒有把課堂管理好,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筆者通過多年的中學物理教學,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借此機會和廣大同仁一起來探討一下中學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方法,希望對廣大的中學物理教師能有所幫助。
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與教師扎實的基本功是分不開的,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一定要研究教材,高效課堂教學并不是教學內容越多越好、越難越好,而是要在了解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和特點的基礎上,合理地確定教材的重難點。教師能否實現教學目標,關鍵在于前期的備課工作。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分析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步驟,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教師要明確每一節(jié)課采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及時獲取學生的反饋信息。深入地分析教材和全面地把握教材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基礎,是教師獲取較好的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教師要認真分析、理解教材,就必須鉆研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是教學的指導性文件,體現著國家對每一門學科教學的具體要求。教師通過教學大綱,就可以明確學科的安排及應注意的問題。此外,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師還要科學地組織課堂教學,合理地分配講授和學生思考、參與的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學生的疑問,處理教學中出現的突發(fā)問題。
學生的性格不同,學習狀態(tài)也不同,學生不會都按照教師預先設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習。所以,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況,防止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比如,有些學生自己不學習,還影響到其他學生的學習;也有些學生自制力較差,遇到什么動靜都忍不住看幾眼或者是笑幾聲,這些都會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當學生不愿意學習或是學不下去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先遵守課堂紀律,避免大范圍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如果真的有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教師不要一味地批評學生,要先從自身找原因,是不是教學內容枯燥,是不是內容簡單學生都已經會了,或是教學方法不能被學生接受,或是只顧自己講解不考慮學生是不是能聽明白。教師先反思自己的教學,然后再找學生的問題,這樣更能夠讓學生接受。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自我約束,教師要幫助學生改正缺點,不要一味強調學生的錯誤,只有真心關愛學生,才能使學生從心里喜歡教師,愿意上課,期待上課??傊處熞岣咦陨順I(yè)務水平,加強課堂管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改變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呈現學習任務時,教師要提供給學生具體的、能夠完成的、近期的學習目標,并逐漸教會學生自己設置合適的目標和子目標。教師要教會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實施自我強化,要把獎勵或懲罰學生的理由告訴學生,并逐漸把外部強化的任務交給學生自己,使學生最終能根據自己學習的成敗實施自我獎勵或自我懲罰。教師還要讓學生尋找合適的對象作為學習的榜樣,讓學生觀察榜樣在學習上的成功,并使他們相信如果自己進行嘗試也可以取得同樣的成功。有時候雖然學生不是明顯地表現出要超過某些同學,實際上是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的。這時候,教師要讓學生樹立信心,讓學生在學習中經常體驗到自己的進步。只有學生自己感到付出有所回報了,才會付出更多,才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總的來說,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成績已經不是教學的重點了,教師要從素質教育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的精神,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還要加強課堂管理,有良好的課堂紀律,才能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才能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1]張肇中.試論研究性學習.課程教材教法,2000(6).
[2]李召存.研究性學習初探.中國教育學刊,2001(1).
(責編 張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