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珍 (河北省黃驊市黃驊鎮(zhèn)新華小學 061100)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一種重要的形式,同樣也是學好語文的重要方法。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閱讀教學不但是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整體素質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的摸索與總結,認為小學教學階段閱讀教學的重點在于朗讀教學。因為,朗讀不但是學生快速理解課文的學習方式,也是學生培養(yǎng)語感和積累詞匯的重要學習方式。其實朗讀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在我國古代人們就認識到了,許多古代教育家都提出了朗讀的重要性。雖然許多小學語文教師都認識到朗讀教學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朗讀教學的方法存在問題,導致影響到朗讀教學的教學質量。那么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才能夠真正提高朗讀教學的效果,避免無效朗讀的情形出現(xiàn)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幾種觀點:
近代著名教育家李伯棠先生在 《小學閱讀教學簡論》一書中說:“在課堂上要少齊讀。因為在感情處理上不能強求一律,同時也可防止濫竽充數的現(xiàn)象?!?/p>
閱讀是學生個人通過語言文字吸收信息的一種活動。經常齊讀不利于學生在朗讀的時候進行思考,因為每個學生的情況是不同的,理解能力與基礎不同導致學生在朗讀的時候速度也不盡相同,在容易理解的地方朗讀的速度可以稍快一些,而不易理解的地方朗讀的速度可以放慢一些,甚至還可以停頓下來認真思考。而齊讀就會對學生形成一種制約,不但容易產生唱讀的壞效果,不利于學生良好朗讀效果的培養(yǎng),還影響到學生朗讀的效果,使學生在追求與其他學生朗讀速度一致的情況下,很難兼顧同時去思考、體會和帶感情的朗讀。
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盡量少讓學生齊讀課文,而應該鼓勵學生自主朗讀,教會學生如何帶感情的朗讀,鼓勵學生在朗讀的同時多思考和體會,培養(yǎng)學生自主朗讀的好習慣。
講解和朗讀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講解是鉆進文里,支離破碎地分析,只能讓人知道,而朗讀則是躍出紙外,賦予生命以激情,讓人親身感受。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只是注重講解朗讀的要領,然后讓學生站起來朗讀,可能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尤其是一些中心句,或者比較長的句子,學生會因為理解能力不夠而沒有辦法讀出應有的語氣。
每逢我遇到這種情況,總是會先進行范讀,然后再讓學生進行感想評說,最后再讓學生模仿來讀。這樣,學生就會感覺有據可依,朗讀起來就會更有感情色彩。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教師讀一句,學生跟著朗讀一句,這樣可以讓學生學習得更扎實一些。
可以說,教師出彩的范讀能夠以聲傳情,以聲啟智,當學生的朗讀達不到教師所設立的標準時,教師就可以親自范讀,以此來打動學生的心。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能夠聽出教師在語音、語調上的抑揚頓挫,從中領悟到正確的語感。教師的范讀會更現(xiàn)實、更直接地讓學生感悟到朗讀中的情感。
語文課堂的典型特征就是書聲瑯瑯,人聲鼎沸。這也是學生進行品讀的必由途徑。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師在帶低年級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把課文讀出感情來,如果沒有教師到位的引導,學生的朗讀水平就只能停留在原地。要想對課文達到品讀的程度,小學語文教師要先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進行理解。
例如,“有了陽光,我們的世界多美呀!”教師進行了講解后,就讓學生進行朗讀,還要求學生讀出美感來。教師應該讓學生先身臨其境地欣賞陽光美景,把學生帶到陽光溫暖的意境里,然后引導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進行朗讀,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自己畫出感覺到陽光美好的詞句,從而一邊讀一邊感受。
要想讓學生的感受留下深刻印象,一定要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如讀著禾苗的詩句,就讓學生自己感受到禾苗在變綠;讀著小樹越長越高的語句,就好像看到了小樹越長越高的情景,最好是讓學生在自己的大腦中形成一定的印象,把文字還原成畫面,真正讀出自己的感情來。讓學生運用普通話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課程標準的要求,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所以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進行品讀,用心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縮短學生與作者之間的距離,與作者產生共鳴。然后再逐詞逐句地時行品味,體會課文遣詞造句的優(yōu)美,從而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目的。
朗讀課文是學生的一項基本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我們經??吹?,當一個學生沒有讀好課文時,教師會請另外一個學生站起來讀,或者是不經過任何指導讓學生反復讀,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這是因為教師沒有給學生恰當的點評,應該告訴學生哪一個詞語要重讀,哪一個詞語要讀出怎樣的節(jié)奏,讀出怎樣的感情色彩。否則,無用的重復讀只能讓學生讀得厭煩,浪費時間。
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往往是自我感覺良好,教師為了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朗讀水平在哪里,應該讓學生多做評議,可以給出學生幾個評議方面,如正確與否、字音是否精確、停頓是否合理,表情是否到位,情感是否飽滿等等。這樣,用學生的口來糾正學生的錯誤,他們雙方都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共同總結經驗,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綜上所述,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四大方面,缺一不可,教師要從低年級的閱讀教學開始,注重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當然這個過程,不能流于形式,而應該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這樣才能讓閱讀教學更受學生喜愛,培養(yǎng)出更多具有較高朗讀水平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