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撫寧縣金山小學66300)
淺談“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劉春俠
(河北省撫寧縣金山小學66300)
古語說得好,“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彪S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要對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進行深入反思,如何因人而異,如何因材施教?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永遠探索的問題。作為教師應該是授魚教漁,使學生魚漁兼得,及在學會知識的同時,又掌握學習的本領。要真正做到,還需要更多的“探路者”的不斷總結和付出。對于“教會學生學習”,仍將繼續(xù)思考和反復實踐。
學習興趣探究體驗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過:“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xiàn)成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而學生自主學習現(xiàn)已成為知識經(jīng)濟社會的主要學習方式。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和知識構建創(chuàng)設一種真實而復雜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用良好的學習策略來控制自己的學習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同時,深入探究,力求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新,成為一個真正會學習的人。那么如何教會學生學習呢?
教學內容豐富了,教學方法也應豐富了。我們不能要求所有學生都整齊劃一地用一種方法針對各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可用不同的方法,學生自身的運用一些方法時也不應該要求得過死應給予充分的空間進行選擇。比如一個事情的解決,我們可有多種多種方法和途徑,不能要求學生停留在一個問題上,鼓勵學生積極有效地學習。教師可以介紹學習方法,可以引導學生梳理、總結對自己適宜的學習方法??茖W的學習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少走彎路,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各種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它是學生攀登學習高峰、學有所成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很多,那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是有思想、有意識的,我們可以從調動學生的思想性、意識性入手,培養(yǎng)他們“學會學習過程中,思想問題的方向性和價值觀,教會學生學習不會只停留在方法技能培養(yǎng)。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想、價值觀,豐富了教會學生學習的內涵,提升了課堂品質,拓展了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讓其在不覺中學會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好的學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庇醒芯勘砻鳎河懻撌健①|疑式的教學有利于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要讓學生豐富想象,積極探索求異,堅持獨立見解,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創(chuàng)造性因素,通過設疑創(chuàng)設情景,給予每位學生參與的機會。讓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進行發(fā)散創(chuàng)造。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計新穎別致、并能喚起學生共鳴的問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討論,集思廣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識,讓學生自由地求異發(fā)散、編寫新的內容。如新的知識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現(xiàn)幾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去編一些內容。這樣會使學生相互啟發(fā)、相互交流,從而以創(chuàng)新意識來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讓學生憑自己的能力與摸索解決新問題,掌握新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總之,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課堂教學只有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好地進行統(tǒng)一,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逐步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和學會學習能力。
“體驗”是最好的老師,體驗是實踐的絕妙途徑,體驗是學生學會學習的“窗戶”。在大量的體驗中,學生能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也能發(fā)現(xiàn)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教學中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訓練,甚至走出課堂搜尋材料,進行實踐活動是十分必要的。有效教會學生學習的中心也在于此。“學”與“問”相輔相成,問為了學,學必然問?!??”像把鑰匙。能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像只耳朵,能引進無窮無盡的知識。將它倒過來像個衣鉤,能掛住所學的知識。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碧岢鲂碌膯栴},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為學生質疑問難留下空間,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使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即使學生提出一些離奇的問題也不要緊,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當學生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時,教師要及時組織同學一起分析解答,從而激發(fā)學生敢于冒險,勇于創(chuàng)新的熱情。
學習過程一般是“生疑—質疑—釋疑”生疑是起步環(huán)節(jié)。生疑先得激疑,激疑有他激和自激兩種方法。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應提倡自我激疑,鼓勵他們自己主動地向未知的學習領域發(fā)起進攻。預習是自我激疑的有效方法,有的學生對預習的重要性缺乏認識,覺得預習白費時間,預習不預習都一樣,反正教師都得講。此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算算“經(jīng)濟賬”。講前花了5分鐘預習,課中的獲得遠大于5分鐘的學習效益。這是因為在預習過程中某個環(huán)節(jié)機器學生產生疑問,然而在好奇心、好勝心的驅使下學生會帶著所生的疑問查閱書刊或把疑問帶到課堂上經(jīng)過老師的點撥,這個疑問就迎刃而解了,此時茅塞頓開。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睕]有大膽的想象就不會有偉大的發(fā)現(xiàn)。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前奏。誘導學生大膽想象,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極其深遠的意義。觀察是獲取感性認識的一個主要途徑,貫徹并不是走馬觀花地看一下,而是在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過程中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為進一步發(fā)展思維打下基礎。
時代變了,為了使學生能在知識快速更新的21世紀應付自如,教會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才是學生生存與發(fā)展之本??傊?,人人都有成功的可能,人人都有成功的愿望,關鍵是教育者如何操作,如何因人而異,如何因材施教。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永遠探索的問題。談真正做到,還需要更多的“探路者”的不斷總結和付出。對于“教會學生學習”,仍將繼續(xù)思考和反復實踐。
[1]陶行知.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育文選,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
[2]盧梭.愛彌兒.商務印書館,1978.
[3]布魯納.布魯納教育論著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牟敦然;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J].化學教學,1980(4).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