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杰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宇宙地中心完小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李素杰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宇宙地中心完小
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是衡量我們語文教學水平的一把尺子。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呢?作者從把語文課堂作為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主陣地和把課堂以外當做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練兵場兩個方面探討這個問題。
口語表達能力;語文課堂;課堂以外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同時又是人們進行交際的工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更是衡量我們語文教學水平的一把尺子。一個人,只有將自己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才能準確無誤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主張,才能說服別人,讓人們“聽其言,觀其行”。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努力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呢?”
1、讓學生開口讀課文。一定要讓學生有瑯瑯的讀書聲,多讓學生朗讀、背誦,打好學生口語表達的基礎。先讓學生把所學課文讀好,要求感情充分、語速流暢,不能停頓,不錯字、不漏字。只有多讀,接觸大量的語言現(xiàn)象,才能培養(yǎng)學生較好的語感,學生朗讀多了,背誦多了,一方面比較熟練地掌握了一定的書面語言,另一方面也能把膽量培養(yǎng)出來。我在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上具體的做法是:讓學生先朗誦到背誦古詩文,小學生必背古詩一百首成了我訓練的最好典范,逐漸到了現(xiàn)代文的朗誦。如朱自清的《春》,還有《匆匆》,先讓同學們朗讀,讀出對春天的渴望?!芭瓮?,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睜開了眼。”由朗讀到朗誦,進而到贊美,用口語抒發(fā)對于春天的贊美之情,自然語言表達得以提升。
還有,我介紹一些好的小說,特別是沈石溪的動物題材的小說,同學們對于動物的憎惡和喜愛能夠繪聲繪色、聲情并茂的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這樣程度不同的鍛煉了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另外要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讓學生多讀一些課外讀物,例如現(xiàn)代短篇小說、中篇小說和古典文學之類的讀物。從唐詩宋詞到經(jīng)典古體散文,從優(yōu)美的當代散文到規(guī)范的議論文,通過背誦使學生對各種文體有一個基本的了解。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樣學生表達時就會有話可說,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在交流中的自信心。
2、寫讀后感,說讀后感。學完一篇課文后,讓學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寫出來。寫完之后,自己多讀幾遍,然后修改。改好后,利用課余時間在同學之間進行一次讀后感交流,當然必須是脫稿交流。我班有名同學讀了沈石溪的《斑羚飛渡》是這樣寫的:文章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鐮刀頭公羊,面對嚴峻的形勢,不是敢于做出犧牲,而是在面對犧牲時產生的大智大勇,還有在危險形勢下能做出斷然的決定,可以說沒有鐮刀頭羊的舉措,就沒有一半斑羚的生存和發(fā)展。即使鐮刀頭羊把自己留下來,一點也不為過,因為生活中不是缺少強者,而是缺少智者,有智慧且有犧牲品質和大愛精神,才是我們生活中的珍品。這位同學寫了這篇讀后感,我讓他在班級讀了后,結果全班同學都讀起了《斑羚飛渡》,都寫感想,而且進行辯論,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力。久而久之,學生便能就文章的思想內容或表現(xiàn)形式作比較全面的評說。還應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對閱讀的文章進行評價。這時,一定要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說錯了不要緊,教師一定要發(fā)現(xiàn)學生發(fā)言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及時訂正,讓他們知道在以后的發(fā)言中怎么讓自己的發(fā)言有條理、怎么緊緊地圍繞自己的觀點發(fā)言、怎樣運用詞語表達得更準確。
3、口頭作文。這種形式不能運用得太多,因其耗時較長,一學期搞一、兩次為宜。教師要預先布置題目,或提供一些材料,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準備,然后分組進行評比。最后把各組中最優(yōu)秀的文章集中起來,把點評的機會留給學生,讓他們盡量找出文章的優(yōu)點。不過要注意,不要讓學生寫好后來讀,那就達不到訓練口語表達的目的了。
4、讓優(yōu)秀的課文成為表演的劇本。學生學完一篇情節(jié)、人物、語言都比較突出的課文,可利用課下時間讓學生編排成話劇進行表演。這將會大大激發(fā)學生表演和表達的欲望。在教師的指導下,他們都能非常認真、投入地表演,使得演出成功,效果極佳。久而久之,學生的語言能力會獲得很大的提高,積累的詞匯也會逐漸豐富。
對學生進行口頭語言訓練不僅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在課堂外也能收到好的效果。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的訓練和指導。
1、在平時活動中訓練。學生活潑、好動、好勝心強,教師可抓住這一特點開展活動,如經(jīng)常開演講會、故事會、辯論會等。每一次準備過程都是一次極其難得的鍛煉機會。讓學生準備好之后,先給家長講,再給同學講,讓別人挑自己的毛病、找自己的缺點,提出他們的意見。這樣,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就會鍛煉提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2、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表達的機會。提高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是要為他們創(chuàng)造表達的機會,如可利用早晨開展“一分鐘談今天變化”的活動,利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開展語文趣味活動。我讓同學們學習妙答“一”字詩,清朝嘉慶年間,湖北蘄縣人陳沅渡河,船上有人知道陳沅是個才子,愿意出面替他懇求艄公,但有個條件,要他立即吟詩一首,而且詩中必須要有十個“一”字,如能做到,便請艄公駕船回來渡他,陳沅聽后,沉思片刻,脫口而出:
一帆一槳一漁舟
一位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場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我讓同學們在實踐課上學習吟詠,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
另外,我還把很多好的對聯(lián)在語文課上出示給同學們。如: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言身寸謝謝天謝地謝君思。還有此木為柴山山出,因火成煙夕夕多。這些趣聯(lián)、妙聯(lián)也程度不同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口語表達的機會。
鼓勵學生說出來,以鍛煉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會表達。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社會變化日新月異,知識更新應接不暇,各種社會思潮猶如澎湃激昂的大浪,在社會的大海里互相碰撞。教師應緊緊抓住這個契機,為學生打開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現(xiàn)行映入學生的腦海,豐富學生的感性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并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對學生進行口頭語言訓練。
總之,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長期訓練,在平時的學習中大量積累。只有日積月累、厚積薄發(fā),才能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