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沛斌(溫州市甌海區(qū)發(fā)展和改革局,浙江 溫州 325000)
溫州市主城區(qū)交通擁堵原因與建議
趙沛斌
(溫州市甌海區(qū)發(fā)展和改革局,浙江 溫州 325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溫州城市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主要為路網結構不合理、交通基礎設施不完善、城市交通參與者交通法規(guī)意識淡薄等。提出了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調整路網結構,改造提升交叉口渠化等措施,達到緩解溫州市交通擁堵。
關鍵詞:交通擁堵;原因;建議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實力得到顯著提升,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城市居住人口不斷膨脹。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汽車帶給人便利的同時,交通擁堵問題逐漸成為城市病的表現形式之一。有數據表明,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特大城市機動車平均時速從過去每小時20km左右下降到現在12km左右。城際交通不斷改善的同時,城內交通日益緊張。溫州市人口密度大,市區(qū)的堵車現象日益突出,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不少主干道都淪為天然停車場。
溫州地處中國東南黃金海岸線中段,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兩大經濟圈的交匯區(qū)域,是海西經濟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溫州是全國45個公路主樞紐城市之一,也是全國25個主樞紐港之一。溫州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和火車站客貨運量名列全國前茅。隨著甬臺溫、金麗溫、溫福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項目的相繼建成,機場、鐵路、港口、公路及高速公路構成了立體交通網絡,溫州的交通優(yōu)勢將更加突出。
(一)對外交通全面發(fā)展
港口、鐵路、高速公路、航空構筑了便捷的對外交通。一是高速公路,溫州高速公路有通往麗水,金華的金麗溫高速公路(編號G1513),通往寧波,臺州方向的沈海高速甬臺溫高速段(編號G15),諸永高速公路(編號S26),溫州繞城高速公路(編號S10)(北線)。另有在建、或即將開工的高速公路龍麗溫高速、溫州繞城高速公路西南線、甬臺溫高速公路復線(沿海線)。二是航空,溫州龍灣國際機場地處溫州東南甌江口,距市中心僅21km,可通過甌海大道、機場大道,進出機場僅20分鐘。溫州龍灣國際機場已成為大多數麗水、臺州、閩北地區(qū)旅客的首選機場。三是港口,溫州港是全國最大的沿海集裝箱碼頭之一。四是鐵路,金溫鐵路是溫州連接全國的鐵路樞紐。2010年,金溫鐵路擴能改造開始動工,預算投資164.18億元,預計2015年年底將建成投用。溫福鐵路、甬臺溫鐵路也相繼開通動車組,溫州逐漸成為鐵路樞紐城市。
(二)對內交通
甌海大道是橫貫城區(qū)東西走向唯一的快速交通路,是串聯鹿城、龍灣、甌海三大城市中心區(qū)域及機場、鐵路的門戶之路,并成為溫州最重要的迎賓大道之一。東西走向的城市道路如江濱路、人民路、錦繡路、溫州大道,南北走向主要以溫瑞大道、湯家橋路、104國道、翠微大道等四條城市道路。這些道路基本處于飽和或超負荷狀態(tài),而且大部分道路都是平交設計,隨著車流量的增加,通行能力極低。
造成交通擁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機動車增長快、路網先天不足、公交線路不合理、城市輕軌等快捷公共交通空缺、停車位少、施工多等。
(一)機動車數量迅猛增長
2013年我市本市機動車已達172.7萬輛。盡管城市擁堵現象凸顯,機動車保有量已經趨于飽和,但是市民購車的熱情依然高漲,一個家庭兩輛車、三輛車現象較普遍,很多年輕人參加工作后就會買車。另外受溫州“有房有車”的婚嫁習俗影響,新人結婚也會購車。
(二)路網結構不合理
城市中心缺乏南北干道,東西向也僅有甌海大道,交通壓力極大,城鄉(xiāng)結合部缺乏主干道,市區(qū)卡口多、斷頭路多,主干道路節(jié)點不能滿足車流量需求。溫州西部南北走向主干道僅有翠微大道,它不僅要承擔市內交通而且要承載過境交通,高峰期嚴重擁堵。
(三)交叉口渠化設計不合理
交叉口渠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安全措施。然而,與車流方向和交通量不相適應的渠化方案,也會擾亂交通秩序,降低通行能力,并可能導致交通事故的增加,造成交通擁堵。道路平面交叉渠化形式主要有:加設轉角式交叉口、分道轉彎式交叉口、擴寬路口式交叉口、環(huán)形交叉口等。由于環(huán)形交叉口環(huán)道上交織能力的限制,環(huán)形交叉的通行能力有一定的限制,一般環(huán)形交叉口的交通流量不大于2000輛/H為宜,如果交通量繼續(xù)增大時,由于無法及時消除環(huán)道上的車流交織,加上行人及非機動車道穿插路口,影響車輛的連續(xù)通行,導致交通堵塞。
(四)公交線路及站點設置不合理
主干道缺乏公交港灣,常出現公交車“壓車”現象。前些年由于沒有設置公交專用快速車道,2013年下半年開始設置了幾條公交專用車道,公交線路設置仍跟不上城市大發(fā)展步伐。
(五)停車設施嚴重不足
2013年市區(qū)汽車保有量接近50萬輛,共有停車位17.1萬個。在市區(qū)為了找停車位在道路上繞行半小時至一小時現象已經是司空見慣了。有些小區(qū)沒有配套停車位,道路兩側邊亂停亂放現象日漸突出,占據行車道。
(六)道路施工加劇擁堵
近幾年溫州處于大建設大發(fā)展階段,尤其是溫州西部地區(qū),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隨處可見,綠化、電力、電信、給水、排水等部門各自為陣,反復開挖,給道路造成諸多通行障礙。
(七)沿街沿路占道經營
沿街沿路占道擺攤設點、占道經營,影響車輛通行。較長時間以來,對沿街占道設攤經營疏于管理,造成溫州沿街沿路占道經營的流動攤販規(guī)模龐大,占道經營取締工作需要行政執(zhí)法、公安(交警)、工商等部門聯合行動。
(八)管理上尚有欠缺
一方面違規(guī)駕駛管理不力。出租車司機外地人居多,責任意識較低,同時受租金的上漲影響,出租車隨意上下客、隨意變道行駛、拼載等現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公共交通管理欠缺。路口信號燈設置不太合理,道路交通標志不明顯,市區(qū)貨車、工程車隨意通行。
城市交通擁堵已經成為溫州市經濟發(fā)展重大障礙,交通順暢,城市才能充滿活力,交通擁堵,給市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帶來不便,近年來我市出現規(guī)上企業(yè)外遷,企業(yè)中高型人才外流,項目招商引資難等情況。因此改善城市交通擁堵已成為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務。
(一)加快推進市政道路的建設,改善路網結構布局
為打造安全、暢通的城區(qū)交通環(huán)境,讓市民享受舒適的便捷交通,溫州市政府提出了“五年規(guī)劃四年完成”的交通治堵工作目標,大路網格局已經展開,下一步工作就是加快推進溫州西過境公路改建工程、溫州繞城西南線高速公路、廣化南路等南北通道建設。借鑒國內外大中型城市交通治堵的經驗,建議我市要加快城市環(huán)形快速道路的建設,改變我市東西走向僅有甌海大道,而南北走向卻沒有快速路的現狀,先行將湯家橋路和溫瑞大道-南浦路-民航路建成城市快速路,與江濱路和甌海大道構成城市環(huán)線快速路。
(二)加快推進交叉口平交改立交建設,合理設計道路交叉口
主干道與主干道交通流量達到4000-6000輛/H可考慮設置立交,目前我區(qū)大部分道路交叉口均采用平交形式,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激增,主干道平交口往往是造成交通擁堵的病因。首先政府加快實施實施主干道平交改立交,特別是新建城市主干道與原有主干道要實施立交形式。遠期來講,立交形式可以大大降低信號燈、警力等管理費用。其次加快推進鐵路與公路交叉口的平交改立交工作,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持續(xù)增加,我區(qū)幾個“公鐵”交叉口的小時通行量已經遠遠超過設計要求,平交改立交只是時間問題,建議盡快啟動金溫鐵路與溫瞿公路、高翔路與金溫鐵路的平交改立交的可行性分析,待時機成熟立即啟動建設。
(三)加快推進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交通服務體系
完善公交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建設各公交樞紐站和公交首末站。優(yōu)化公交線網布局,進一步加強居民區(qū)與公交樞紐、商業(yè)網點的銜接。積極推進社區(qū)巴士線路運營發(fā)展,做好社區(qū)與公交站點的無縫對接。完善公交專用車道,打造城市快速公交系統(tǒng)。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建成安全、快捷、準時、舒適的交通出行體系。
(四)加快推進市政道路的整治工作,打造平穩(wěn)舒適行車環(huán)境
1加快治理“橋頭跳車”現象
我區(qū)的市政道路網中如福州路、寧波路、大連路、上匯路等都不同程度存在上述情況,個別地段路面與橋面的偏差達到80厘米,影響著行車安全,迫使線,地下管線種類多、分布管、管線鋪設時間跨度大,需要不斷的更新和維護。建設具有更新功能的地下管網系統(tǒng),杜絕隨意開挖,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障行車安全。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在我市發(fā)展綜合管網,推進地下管網信息化管理,逐步實現地下工程與地上工程的協調,促使我市的地下管網系統(tǒng)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fā)展,避免道路反復開挖。在新建、改建的道路工程上推行綜合管網建設,逐步提升溫州市政配套設施,提高防洪防澇能力。
(七)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傳,建立和完善道路管理新機制
一方面加強對出租車的管理,提高出租車服務質量。出租車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的文明窗口,強化對出租車的管理,尤其是出租車駕駛員的管理,杜絕拼載行為,遵守交通法規(guī),所有地點和路段禁止停車時不得隨意停車,減少出租車由于隨意停車造成的道路擁堵情況。另一方面加強對交通法規(guī)的宣傳力度,提倡文明出行。
(八)加快推進協調管理措施,建立交通處理綜合系統(tǒng)
建立全覆蓋的城市道路的交通費處理系統(tǒng),以最快的速度到現場,實現現場處理規(guī)范化、高效化、公正化。一是開展聯合執(zhí)法行動,逐步取締沿街占道經營攤販,清除城市毒瘤,提升城市形象。二是加強非機動車的管理,推行電瓶車上路資格審查機制,實施持證駕駛非機動車政策,逐步規(guī)范非機動車行車行為。三是加強對交通擁堵點的現場疏導,交通高峰時段快速疏導交通機動力量,加強中心城區(qū)主干道、交通易擁堵節(jié)點的疏導。四是優(yōu)化和擴大貨車交通管制行為,如加快六虹橋路物流企業(yè)的搬遷,減少貨車對市區(qū)道路造成的壓力,提升市區(qū)道路通行能力。五是停車場差別性收費,利用價格杠桿,引導個體車輛選擇城市外圍停放,引導市民選擇公共交通出行,進一步推進停車收費標準差別化政策,提高停車位的使用效率。降低行車速度,增加行車成本,同時加速橋梁與路面的病害。建議在道路建設時要重視軟土路基的處理,推進橋頭跳車的治理工作。
2強化軟路基的處理
溫州是我國東南小沿海平原之一,由甌江、飛云江、鰲江及海水攜帶的小泥沙堆積而成。軟土路基的處理伴隨著溫州的城市建設,加強市政道路的軟土路基的處理,堅持清淤、換填、碾壓、檢測為一體的道路施工工藝,直接關系著該條道路今后的道路通行能力、車輛運營成本、道路維修成本等。
3加強瀝青路面的質量控制。瀝青路面平整度涉及的面很廣,影響因素多。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關鍵是人員、材料、設備的合理配置。在施工過程中要善于總結克服不良人為因素,注重引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對整個施工過程實施有效的動態(tài)管理,嚴格控制各種試驗及檢測。
(五)加速推進停車泊位系統(tǒng)建設,打造滿足城市需求停車體系
解決好停車難問題,將極大的促進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推進,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尤其解決好是學校、商城等周邊的停車難問題。
1推進立體停車場的建設。目前溫州大部分地方都是平面停車場,站在高處鳥瞰溫州,就像是個大型停車場,改造建設立體停車場,尤其是大型商業(yè)街地段和行政辦公點,建設和改造立體停車場,為市民提供更多的停車泊位,緩解停車難。適度開展利用公共綠地建設立體停車場的研究,如利用我市的綠地公園建設生態(tài)的立體停車場。
2推進城中村改造。受規(guī)劃理念、經濟發(fā)展等因素影響,我市大部分老舊小區(qū)都沒有規(guī)劃停車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走進千家萬戶,私家車占領了社區(qū)的道路、綠化,幾乎每個小區(qū)都成為了停車場,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步伐,推進城市化進程,停車位個數基本滿足社區(qū)居民的需求。建議結合溫州市拆違、村房兩改的契機,加速推進老舊小區(qū)停車場的建設。
3推進辦公場所的錯時停車。充分利用行政辦公場所停車泊位的綜合利用,夜間實行向社會有償開放,補充停車位。
(六)加快推進發(fā)展綜合管網工程,建立完善的市政配套設施體系
城市地下綜合管網包括給水、排水、燃氣、電力、電信、工業(yè)管道等管網,它像人體的“神經”和“血管”是城市賴以生存的基礎,為城市的生命
參考文獻
[1]溫州市統(tǒng)計局.2013年溫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Z]. 2014.3.25.
[2]陳凱麗.上海市城市交通擁堵原因及對策研究[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3.
[3]何淼.城市交通擁堵的原因及解決方法淺析[J].科教導刊,2014.
[4]彭軍,王江鋒,王娜.我國大城市交通擁堵成因及治理策略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1.
中圖分類號:U491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