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搗練子》五首為例"/>
危 崢 (贛南師范學(xué)院 341000)
淺析賀鑄詞中的“怨婦思夫”情結(jié)
——以《搗練子》五首為例
危 崢 (贛南師范學(xué)院 341000)
在賀鑄詞中,婉約之風(fēng)赫然而立,兒女之情淋漓盡致,常伴怨婦思夫情結(jié),以其《搗練子》五首而為著。思怨之氣,借婦人搗衣砧上而來,憑婦人制與征袍而來,情感由淺至深而內(nèi)化。因此,賀鑄詞中的怨女思夫情感,空而遠(yuǎn)。
賀鑄;怨婦思夫;搗衣砧;征衣
資助來源:贛南師范學(xué)院大學(xué)生創(chuàng)新訓(xùn)練計劃項目。課題名稱:古詩詞“枕”文化研究。課題編號:CX141210
1.賀鑄性情
賀鑄在宋詞史上占據(jù)強(qiáng)勢地位,以其“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著存于世,更以其“豪放兼具婉約”的風(fēng)格影響著后代詞人。其筆下不乏豪情,但詞中兒女情懷之獨樹更叫人為之贊嘆。陳庭焯在《白雨齋詞話》中說:“方回詞,胸中眼中,另有一種傷心說不出。”方回詞極沉郁,其中之傷心有各種,以女子代言式的傷心見諸于眼中,尤以其詞中的“怨婦思夫”情結(jié)更為鮮明。
作為一代詞人,其詞作的風(fēng)格主要受朝政官場的影響,其心緒起伏來源于官職的變化及自身對官場的親近程度。而就個人對官場親近于否,多由個人性格決定。就賀鑄性格而言,葉夢得《賀鑄傳》說他“喜劇談天下事,可否不略少假借;雖貴要權(quán)傾一時,小不中意,極口詆無遺詞,故人以為近俠”。賀鑄性格可見獨特,在古代,目空一切,只顧己而無其它,勢必?zé)o法融入,與官場疏離。
2.時代悲音
“外有證夫,內(nèi)有怨女,這是封建制度下一個很揪心的話題?!彼挤蚨?,何處話以凄涼,搗衣砧上敲以之,夜傍窗紗作衣之?或許只是社會婦人表達(dá)相思的其中一種排遣與轉(zhuǎn)換。然作為一個時代的社會狀況,無以改變之,無以復(fù)加罪之,無以真切體味之。唯有盡“賞”其情,興而導(dǎo)味。
見諸于內(nèi)外兩因之結(jié)合,可見其情結(jié)之源。雖說代言式為一種寫作約定,但心中本身的“小氣”柔情是筑成賀鑄詞中“怨婦思夫”情結(jié)的一大因。此種情結(jié)在其詞作中大有參與,就其《搗練子》五首最為見著,亦有代言離別相思之《國門東·車馬匆匆》《石州引·薄雨收寒)》《點絳唇·一幅霜綃》等詞作為名。正是借搗衣相思、因離別相思之怨,都有處可“窺”,各辨其味。此處就其《搗練子》五首淺析之。
1.搗衣砧上訴思怨
女子思夫而怨,實為一種感性情感的不受控制,賀鑄詞中的怨婦借“搗衣砧上夜搗衣”這一意象來表達(dá)思念及思而不得之痛楚。
搗衣砧就是洗衣石。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寫道:“玉戶簾中巻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敝袊糯鷭D女時有月下?lián)v衣的生活習(xí)慣,實則借搗衣而發(fā)思念?!都t樓夢》中亦有多處借搗衣砧表現(xiàn)人物思念、幽怨的情感。寶釵《憶菊》詩的第五、六句:“念念隨心歸雁遠(yuǎn),寥寥坐聽晚砧癡”。詩中說“晚砧癡”,但真正癡的人是寶釵,借“晚砧”這個意象表現(xiàn)寶釵的離婦惆悵情緒。
見諸于以上對“搗衣砧”的據(jù)理解讀,對于賀鑄詞中的情緒必輕易“窺”之。
《搗練子》:“斜月下,北風(fēng)前。萬杵千砧搗欲穿。不為搗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詞借思婦搗衣的動作,抒發(fā)對征夫之思。詞人重筆落于“搗欲穿”三字,萬千砧杵聲,似真切在眼前,急而重,搗之欲穿。不其然以聲傳情,不言情而情自見。“不為搗衣”字面上說思婦們徹夜不眠,然而思婦意圖借夜不睡而搗衣來轉(zhuǎn)移自己的情思。由此可“窺”見,孤影而搗的婦人,已由愈鑄愈深的思念,轉(zhuǎn)而為借搗表內(nèi)心怨氣,最后卻是無可抽離的絕望。是如何感其言之思怨?則見《搗練子》:“收錦字,下鴛機(jī),凈拂床砧夜搗衣。馬上少年今健否?過瓜時見雁南歸”。此詞較上詞更為凄厲,上詞只道婦人內(nèi)心掙扎,此作中婦人卻一邊搗衣一邊忐忑不安地思忖著“馬士少年今健否!”此中之作,是言何意?可借“過瓜時見雁南歸”七字而釋之。此句點睛《左傳。莊公八年》齊襄公對將軍連稱、管至父食言而肥的典故道明言而無信、隨意延長戍卒役期的行徑。由此可“窺”見,此搗雖為思,但心中的怨因其社會無奈而隱。亦是如何奈其言之思怨?
2.做與征衣寄思怨
砧上搗衣,只是婦人為做征衣的前奏。賀鑄《搗練子》五首詞中,除在搗衣砧上敲打思女之怨,亦有借為夫做征袍寄怨女之思。人為表思念,常借物寄托轉(zhuǎn)移之。賀鑄詞中的怨女則借“拋杵傍窗剪征袍”這一意象來寄予思念及思而不得之憂怨。
征衣、征袍,即為出征將士之衣。李白 《子夜吳歌》之四:“明朝驛使發(fā),一夜絮征袍”中可見,出征將士所穿征衣戰(zhàn)袍,乃為戰(zhàn)場中的一大憑借。做征衣實為女子為遠(yuǎn)行丈夫趕制冬衣,常于秋夜進(jìn)行,常因一夜而成讓人驚嘆。此征袍不僅能夠抵御生理上的寒冷,而且能夠撫慰內(nèi)心,感受溫暖。因此思婦常睹、常做征衣而思夫。
借此情“窺”賀鑄詞中杵聲齊為做征衣,寄與征袍思怨夫之情感則輕易而見之。
《搗練子》:“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寄到玉關(guān)應(yīng)萬里,戍人猶在玉關(guān)西”詞中 “景是小巧可人之物,人是輕倩婉媚之人?!睘樽稣枰乱购畵v,面砧石已被磨瑩,而杵聲因婦人不斷辛苦勞作而齊整。因而淚隨墨下,流出萬縷深情。婦人欲寄征衣到戍關(guān),奈何戍人所在之地遠(yuǎn),欲寄之而遙遙無期;亦不知當(dāng)寒衣已寄,戍人尚否在人間?由此可“窺”見,此搗為寄,寄而受隔,隔而憂怨。亦是如何寄其言而思怨?在《搗練子》:“邊堠遠(yuǎn),置郵稀,附與征衣襯鐵衣。連夜不妨頻夢見,過年惟望得書歸”中,這種阻隔得到緩解,婦人趕作戰(zhàn)袍,為借稀驛而寄,亦念邊關(guān)遠(yuǎn)寒;因時與夫君夢中相會,且來年得其信,亦感心中之滿足。此情不似上詞欲寄砧衣不知戍人尚在人間否的絕望。兵役征夫,思婦而怨,弗如為此話盡悲涼,因著現(xiàn)實和理想的對比,心中的思怨只能由自我安慰而化解。由此可“窺”見,砧衣已寄,思念至極,復(fù)搗寄夢,亦是如何味其言之思怨?解于《搗練子》:“拋練杵,傍窗紗,巧剪征袍斗出花。想見隴頭長戍客,授衣時節(jié)也思家”婦人做衣思夫笑容顏,望今卻是君人無。千錘百煉剪征袍,欲想征人只思家。此中沉郁思念已伴著婦人之巧手而得一絲愉悅的期盼。由此可“窺”見,巧手潛心制袍,思怨之氣內(nèi)轉(zhuǎn)。亦是剪斷其言而終思怨。
自杼相離而后思,思后醞積而起怨。賀鑄《搗練子》五首詞中,夫婦分離主要因為征夫行役,然因分離而思,思而不得后起怨的情感卻無法雷同。搗衣砧上訴衷情,杵上齊整為制衣,制與征衣寄相思,這種搗之情,杵之齊以及相思之托是空而遠(yuǎn)的??眨从谒荚篃o期而感絕望;遠(yuǎn),淺言為空間上分隔的距離,更深的是為婦人思怨無人收之的凄然。空而遠(yuǎn),遠(yuǎn)而搗,搗而作,亦可謂:見諸于懷,空遠(yuǎn)而搗,搗化思綿。因而此處相思,借搗抒懷,憑制寄情,綿綿無期,刻骨銘心。
用閨情寫征戎之苦在宋詞中并不多見,以閨情征戎之苦而現(xiàn)細(xì)微“怨婦思夫”情結(jié),賀鑄《搗練子》五詞可謂佳作。
[1]陳廷焯,屈興國.《白雨齋詞話足本校注》[M].齊魯出版社,1983.
[2]郭預(yù)衡《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一)[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齊晶.《千紅一哭 萬艷同悲——試析賀鑄女兒詞中的女兒苦》[J].《濰坊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11(3).
[4]楊景龍.《詩詞曲異 各臻其妙——三首搗寄征衣詩詞曲之比較》[J].《名作欣賞 古典今讀》, 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