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滄州市實驗小學061000)
淺談小學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何萌萌(河北省滄州市實驗小學061000)
本文從如何激發(fā)、調動興趣等方面進行探討,通過運用多種方法,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小學英語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好英語課,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把它上成學生喜歡的課,只有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愉快地投入學習之中,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才能不斷提高英語課的教學質量。大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碑攲W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有了興趣,就喜歡學習,將學習看作一種樂趣、一種享受,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對學習充滿熱情,就能最大程度地獲得知識。多年來,我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就如何激發(fā)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做了粗淺的嘗試。
小學生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運用直觀性教學原則,以創(chuàng)設情境代替過多的語言描述,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欲望。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實物、簡筆畫、圖片、幻燈片等一系列直觀教具及手勢、表情、動作等形態(tài)語言來組織教學活動,形象地展現(xiàn)語言材料,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協(xié)同活動,增強對客觀事物的認知效果,從而獲得深刻的感性認識。如學習Family一課時,教師出示一張家庭照片的投影,然后教給學生單詞,這樣聲音和人物形象相結合,使學生仿佛進入了畫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過一步一步直觀形象的展示和學生進行的各種學習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輕松掌握了知識。
另外,利用教師的肢體語言如:表情、手勢、動作等來講課文,再配以恰當?shù)挠新曊Z言,將學生帶入適當?shù)那榫持?,直觀地展示出了所要學習的語言材料,并引導學生的眼、耳、口、腦、手、身并用,從而鞏固學習效果。如教師教身體各部分的單詞時,教師帶領學生唱If you are happy這首歌,邊唱邊做拍手、跺腳的動作,這樣使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身體各部位的單詞,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歡樂活潑的課堂氣氛是取得優(yōu)良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學生情感高漲和歡欣鼓舞之時,往往是知識內化和深化之時。因此,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做基礎,加上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形成良性循環(huán)。多年來,我在英語教學中對教學活動作了一些探討,下面簡單介紹一下。
(一)游戲法
游戲是兒童的天堂,做游戲可以滿足他們愛動好玩的心理。采用各種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輔助教學,可以大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到學英語是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使他們身心愉悅,精神振奮。為此我常組織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活動,如看看說說、聽聽做做、寫寫畫畫、唱唱跳跳,字母單詞接力賽、猜猜看、找朋友、課本劇表演、順口溜、連珠炮式問答、傳話、挑毛病等新穎有趣的游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眼、耳、口、手等感觀,通過視、聽、說、寫、畫、唱、表演等活動,滿足學生好動、好奇、好勝的心理,營造出無拘無束、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整個課堂活躍,讓學生在心情舒暢、活潑歡樂的氣氛中學習新知識。如復習單詞讀音歸類時,用“摘蘋果”的方法把單詞從不同的音標樹上摘下分類收好;用“輔音字母找媽媽”復習字母歸類;復習單詞時常用拼單詞接力賽“Bingo”“門當戶對”等;在復習句子時采用“挑毛病”“編順口溜”等游戲加以突破。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突破了難點,掌握了重點。
(二)表演法
情意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情境,激發(fā)學生高度的學習興趣和愿望,使學生的情感和理智、有意識活動和無意識活動共同進行,能充分挖掘大腦潛能,在到驚人的教學效果。所以,創(chuàng)設語言情景,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做到活學活用,遠比靠教師反復地教讀效果好。
如學shopping一課時,我讓學生扮演營業(yè)員和顧客,在講臺上放若干商品,然后讓他們自由選購。他們討價還價,認真挑選,成交后可以把商品作為獎品拿走,這樣學生爭先恐后來“搶購”,從而人人學會了買東西。在學習打電話時,我用玩具電話同學生表演,然后我把家中的電話號碼告訴學生,讓他們課后給老師打電話,通過實踐學生真正學會了打電話用語。另外,在問路、看病、借書、過生日等情景下,學生都能很快融入角色,大大激發(fā)了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會說會做,學會了知識,提高了交際能力。
再如,在講“on time”這個短語時,我們可以提出下面的上下文情景。
The class begoing at ten O’clock.
Marry comes at nine forty-five.
Kate comes at ten forty-five.
Tome comes at ten O’clock.
So we say Mary is early;Kate is late;Only Tom is on time.
情景是理解語言正確含義的重要依據(jù)。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語言是在交際中使用的,對語言的理解也必須在語言使用中進行。情景的設置就為語言使用建立了上下文關系,學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和體驗來感知和理解句法意義和詞匯意義。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設法設計適于講解和操練的情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體驗和認知結構,理解新的語言現(xiàn)象的確切含義。
(三)活動法
“活動”教學法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既動手又動腦。就是采用比較自由、不拘形式,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法。針對學生“學”的需要,適當引進與材料直接有關的新信息,同時,在學好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內容的前提下,組織各種有趣的活動,一、二分鐘的“課前小演講”“即景寫作”“即席講話”等,編對話、復述課文,看圖說話、做演講、唱英語歌曲、演英語小品、舉辦英語角活動等等,這些形式都增強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口語能力。并且通過上述教學手段,能把各種知識合并在一起復習應用,學生會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學習熱情,由原來的“要我說”,變成“我要說”;由課堂上的不敢說,變成爭先恐后搶著說。而且掀起了課堂學口語、課外用口語的新高潮,使英語教學活動在一種充滿了愉快的情緒氣氛中進行。
總之,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的內在起點,是學生主動學習的直接動力。教師要讓學生動起來,激發(fā)并保持他們的興趣,努力營造一個愉悅、寬松、合作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使其輕松愉快地多接觸英語,在玩中取樂、樂中長知識。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