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相 (安慶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黃梅劇學院 246000)
高師音樂教育實習的改革與實踐研究
陳 相 (安慶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黃梅劇學院 246000)
高師音樂教育實習作為一種重要的高等學科課程,是提高高師院校音樂專業(yè)學生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使他們適應中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方式,同時也使檢驗高師辦學方向、思想以及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對高師音樂教育實習進行變革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就高師音樂教育實習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改革策略。
高師教育;音樂教育實習;改革策略
高師音樂教育實習是培養(yǎng)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獨立能力的一門非常重要的教學實踐課程,尤其是在提高學生實際能力和檢驗學生實際學習效果方面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作用。當前高師院校的招手人數(shù)在逐年增加,這進一步增加了高師音樂教育實習開展的難度。因此,對于傳統(tǒng)高師音樂教育實習進行改革勢在必行,這是解決當前其所面臨問題的有效手段和途徑。
高師音樂教學論課程是高師學生成為專業(yè)的音樂教師階段所必須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同時這也是其成為當前我國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yè)學生所必須學習的一門必修課程。該課程重點對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進行了探究,包括教師該如何開展課堂教學,學生該如何學習以及影響音樂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因素和規(guī)律等等內容。通過該課程的學習,音樂專業(yè)學生可以了解和掌握中小學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明確教學的具體過程、內容、原則和方法等,從而可以更好地開展教學。另外,在新課標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是中小學教學的重中之重,這需要教師徹底并且當前中小學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影響教學質量的問題。因此,改革高師音樂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改革現(xiàn)有音樂教學論課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轉變教學觀念、充實課程內容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一)轉變教學觀念。為了完善課程結構,轉變教學觀念是改革高師音樂教育實習的基礎和前提,這與“思想改革為先導”觀點不謀而合。只有擁有了比較先進的教學思想,才能更好地推動各方面教學內容的改革。在此基礎上,學校教育需要重視音樂教學論課程的重要性,并要科學合理設計和規(guī)劃該門課程的結構、教學進度、內容以及形式等內容,不斷完善教學組織形式和評價方式,徹底貫徹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原則,從而逐漸提升學生音樂學習的綜合能力。而就具體的措施而言,可以增加課程開展的課時和學分,也可以多開展以該課程為學習內容的試講、討論和見習聯(lián)系等,從而逐漸完善課程結構。
(二)充實課程內容。隨著音樂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音樂教育的內容、觀念和目標也發(fā)生了變化,音樂課程的具體標準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音樂課程在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已成為初等高師音樂教育的必修科目;音樂課程價值得到提升,同時發(fā)生了創(chuàng)造性的變化,其逐漸側重課程創(chuàng)新性的作用;音樂課程的特征已經(jīng)成為音樂課程教學的重點,并且充分結合了情感價值目標;音樂課程內容除了基本的學習領域內容外,也增加了“創(chuàng)造”這一全新的學習領域等,這也預示著音樂教育發(fā)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所以在音樂教學論課程中增加新的教學內容勢在必行。
(三)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師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方式,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知識的可行性、有效性、具體性和明確性等均會對教學的實際效果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如果教師可以恰當運用教學方法,則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的質量。在高師音樂教育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有演示法、練習法、比較法、談話法和欣賞法等等,但是實際應用的時候則主要采用講授法,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大大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所以提高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在高師音樂教育實習方面的研究比較晚,實際的教育體制和課程設置也各有差異,同時實際運作過程中所用的而各種實習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是卻具有共同的特點,即:教育實習時間比較充裕、教育實習方式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結合、實習內容豐富、功能多元化以及實習過程全程化等,并且實習的目的不再局限于中小學教學技能的訓練和提升。在新課標下,音樂教師實習模式需要堅持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道路,確保其理論知識從理論逐漸過渡到實踐認識,而又歸還于理論應用中,這也是教師職業(yè)構筑的關鍵。通過實習模式的合理運用,可以提高實習生實際應用能力,促使他們逐步組向職業(yè)化、自主化,進而可以使他們從容面對各種復雜多變的教學情境。基于上述所述,我們需要建立有利于高師持久發(fā)展的教育模式,尤其是解決當前高師音樂教育實習安排難等重點問題,從而使各個音樂實習生可以盡快明確自己的教學職責,可以運用自己所學的教育知識和技能來開展中小學音樂教學,從而實現(xiàn)由實習向音樂教師的轉變。
音樂教育實習的評價是影響音樂教育實習活動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具有其他活動無法替代的重要功能,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功能:導向功能、鑒定功能、激勵功能和調控功能。其中導向功能是指評價對象在實習評價下按照預定的目標來前進,從而為實習工作的開展指明方向,引導音樂教育實習生更好地開展實習教育;鑒定功能則是對評價對象的能力進行診斷和判定。通過搜集音樂教育實習生的各種信息來對其是否滿足實習要求等資格進行鑒定;激勵功能則是通過合理的評價機制來激發(fā)音樂教育實習生內在的動力,從而充分調動他們的潛能,增進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工作熱情,增加他們工作的動力,使他們認真工作;而調控功能則是對評價對象在評價過程中的各種變化進行監(jiān)控,并做好相應的評價功能的反饋和服務等。因此,為了提高實習生評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我們需要結合學校教育的實習情況來完善音樂教育實習評價機制,不斷促進素質教育向前發(fā)展。
總之,高師音樂教育的實習過程是音樂專業(yè)學生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其必須經(jīng)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在實際的高師院校教育過程中,學校需要切實落實高師音樂教育實習的改革,為學生建構一個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從而不斷提高高師音樂教學水平。
[1]黃敏.教育實踐“長效制”與“階段制”個案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
[2]聶萌慧.高師音樂教育實習的改革與探索[J].大眾文藝,2011(33).
[3]孫一達.論高師音樂教育實習的改革[J].教學研究,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