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軍,劉艷芳,楊家莊,王玉琳,李 瑛,余光云,江 濤,張麗萍,陳玉波
(玉溪市中醫(yī)醫(yī)院,云南 玉溪653100)
腰痛又稱“腰脊痛”,以自覺腰部疼痛為主癥。本病為臨床常見疾病,相當于西醫(yī)學腰椎間盤突出癥。我科是云南省重點中醫(yī)專科,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我科優(yōu)勢病種,其中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在我科收治的腰痛患者中占45%左右,腰腿疼痛劇烈,活動明顯受限,痛苦不堪,解決此問題是目前我科的攻堅目標。通過多年的臨床經驗及療效觀察,科室研制出寒濕型腰痛貼,具有祛濕除寒、溫經通絡、蠲痹止痛的效果,采用該貼敷治療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以探索治療該病簡便而有效的方法,現(xiàn)報告如下。
本研究選取2014 年1 月至2014 年11 月到我科住院診治的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60 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0 例。研究組和對照組在性別、年齡分布、學歷等方面比較,經統(tǒng)計學χ2檢驗,P >0.05,均無明顯差異性,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研究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例)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ZY/T001.1-001.9-94):①腰痛和一側下肢放射痛是該病的主要癥狀;②脊柱側彎畸形:主彎在下腰部,前屈時更為明顯;③腰部壓痛伴放射痛,病變部位椎旁有壓痛,并向下肢放射;④脊柱活動受限,以前屈和后伸為甚;⑤直腿抬高試驗陽性;⑥神經系統(tǒng)檢查:L3~4突出時小腿內側感覺減退,L4~5突出時小腿前外側足背感覺減退,L5~S1突出時小腿外后及足外側感覺減退。
中醫(yī)證候標準(寒濕型):腰部有受寒史,腰腿冷痛重著、拘攣,痛有定處,肢體發(fā)涼,轉側不利,靜臥痛不減,受寒及陰雨加重,得熱痛減。舌質淡,苔白或膩,脈弦緊或濡緩。
①符合以上診斷標準和中醫(yī)證候標準;②年齡20 ~70 歲,性別不限,病程在1 年以內的患者;③對研究意義有正確認識,知情并愿意加入試驗者,依從性高。
①腰椎有滑脫、結核、骨折、其他原因導致的腰椎管狹窄癥或各種腫瘤的患者;②伴有高血壓、嚴重腦出血或腦梗塞及其他內科疾病可能影響結果判定的患者;③正在接受其他相關治療,可能影響本研究效應指標觀測者;④保守治療3 ~6 月后無效,或神經損害嚴重,具備手術指征者;⑤不愿加入本試驗、中途主動退出或失訪者;⑥穴位貼敷過敏者。
2.1.1 電針治療 主穴:大椎、腎俞、腰4、5 夾脊及環(huán)跳(患側)、委中(患側)、陽陵泉(患側)、懸鐘(患側)。操作:在以上腧穴常規(guī)消毒后(75%酒精),使用華佗牌一次性毫針(江蘇蘇州醫(yī)療用品廠生產)進行針刺治療,進針深度以穴位所在部位及患者體質而定。予平補平瀉手法,以針刺部位出現(xiàn)酸麻脹感為度,得氣后接上電針機(常州英迪電子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型號KWD-808I),頻率調節(jié)為3 ~4 Hz,波型調節(jié)為疏密波,強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度,通電30 min,每天1次,7 天為一療程,觀察兩個療程。
2.1.2 寒濕型腰痛貼治療 藥物組成:川附片300 g,川椒、大茴香各100 g,骨碎補150 g,細辛50 g,威靈仙、紅花各100 g,冰片50 g,穿破石200 g,透骨草150 g,榆樹皮300 g,共1600 g。選穴:腰痛者主要穴位:腰陽關、大腸俞、阿是穴、委中;合并腿痛者加次髎、環(huán)跳、風市、陽陵泉。操作:使用時根據(jù)貼敷穴位的多少選擇藥物,一般1 個穴位取藥3 g 用溫水調成糊狀(以不松散,可塑形為佳),將其制成直徑約2 cm、厚約0.5 cm 的藥餅置于醫(yī)用3 L 膠貼[江西3 L 醫(yī)用制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贛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12 第2640021 號]的中央備用。向患者解釋貼敷的目的,準確選穴后評估患者的貼敷部位,用75%的酒精消毒患者貼敷部位的皮膚,撕去醫(yī)用3 L 膠貼的保護膜,貼于治療部位。電針治療結束后予以敷貼治療,每天貼敷4 穴,每次敷貼時間6 h,每日1 次,7 天為一療程,觀察兩個療程。
2.2.1 電針治療 同研究組電針治療。
2.2.2 消痛型穴位貼敷貼治療 采用貴州東儀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消痛型穴位貼敷貼治療。選穴、操作、療程及注意事項同研究組寒濕型腰痛貼治療。
于治療前與治療1 周、2 周后根據(jù)評價表[1]分別進行療效評定。
采用日本骨科學會腰痛疾患療效評定標準(JOA)[2]進行療效評價。治療改善率=[(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 (滿分31- 治療前評分)]×100%。臨床控制:腰腿痛及相關癥狀消失,直腿抬高試驗陰性,改善率>75%;顯效:腰腿痛及相關癥狀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試驗陰性,50 <改善率<75%;有效:腰腿痛及相關癥狀減輕,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可疑,25 <改善率<50%;無效:腰腿痛及相關癥狀體征無改善,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改善率<25%。
數(shù)據(jù)信息采用雙人雙機錄入計算機,運用SPSS17.0 統(tǒng)計軟件對研究結果和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
3.4.1 療效 從表2 可以看出,同組比較第2 療程療效均較第1 療程好,經SPSS 統(tǒng)計軟件處理,P <0.05,研究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表2 兩組療效比較 (例)
3.4.2 滿意度 由表3 可見,經等級資料的秩和檢驗,P <0.05,研究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研究組治療方法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表3 兩組滿意度比較 (例)
3.4.3 經濟支出 從表4 可以看出,經χ2檢驗,兩組患者經濟支出具有明顯差異P <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組的支出明顯少于對照組。
表4 經濟收支比較表 (元)
腰痛又稱“腰腿痛”、“腰脊痛”等,是指腰部感受寒濕或因外傷、勞損而引起的氣血運行失調、脈絡絀急、腰府失養(yǎng)所致的以腰部一側或兩側疼痛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疾病。腰痛為臨床常見疾病,對人們的生活、生產影響巨大。本病相當于西醫(yī)學腰椎間盤突出癥。國外腰腿痛的流行病學調查與國內一致,位居第2位[3]。祖國醫(yī)學認為,腰痛主要與感受外邪、跌撲損傷和勞逸過度等因素有關。感受寒濕之邪或腰部閃挫撞擊,導致腰部經絡氣血阻滯,氣血運行不通,不通則通。素體稟賦不足,或年老腎精虧衰,或房勞過度損傷腎氣,腰部絡脈失于溫煦、濡養(yǎng),而至腰痛。西醫(yī)學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在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因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引起腰腿痛和神經功能障礙[4]。在治療方面,中醫(yī)傳統(tǒng)療法對于腰痛主要有針灸、推拿、中藥封包及貼敷、低頻、中頻等理療。西醫(yī)治療本病,主要方法有藥物、手術、康復及結合中醫(yī)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我??苾?yōu)勢病種,腰腿疼痛占我科收治患者的52%以上,以腰痛伴下肢放射痛或單純的下肢放射痛為主要特征。我科的診療方案將腰痛(腰椎間盤突出癥)根據(jù)辨證分型為3 型:寒濕型腰痛、瘀血型腰痛、腎虛型腰痛,而寒濕型腰痛在我科收治的腰痛患者中占45%左右,病因感受風寒,或坐臥濕地、寒性收引、濕性重著,導致腰部經絡氣血凝滯,不通則痛,而發(fā)為本病。其治療原則是祛濕除寒、溫經通絡、蠲痹止痛。此類患者病程長,癥狀重,以腰腿部冷痛重著、轉側不利、痛有定處、雖靜臥亦不減或反而加重、日輕夜重、遇寒痛增、得熱痛減、小便利、大便溏、舌質淡胖、苔白膩、脈弦緊、弦緩或沉緊為主癥[5]。患者腰腿疼痛劇烈,活動明顯受限,肌肉痙攣,痛苦不堪,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找到治療該病簡便而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貴州東儀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消痛型穴位貼敷貼由納米遠紅外粉醫(yī)用膠基質制成的膠粘層、無紡布及隔離層組成;產品性能:本品采用遠紅外波長8 ~15 um,法向全發(fā)射率≥80%的納米遠紅外微粉材料,該材料能良好的透過皮膚,通過正性刺激相關穴位,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具有疏通經絡、消炎鎮(zhèn)痛作用。適用范圍:適用于軟組織損傷、腰椎間盤突出癥、風濕性關節(jié)炎、肩關節(jié)周圍炎引起的關節(jié)疼痛及肌肉疼痛。
穴位敷貼療法是以中醫(yī)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根據(jù)不同的病癥選擇相應的藥物,制成貼敷貼于一定穴位上,通過藥物及穴位的雙重刺激作用,疏通經絡,調整人體臟腑功能,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穴位貼敷的機制主要有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兩個方面。直接作用是指中藥成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透皮吸收進入體液,直接發(fā)揮藥物的治療作用;間接作用主要指穴位貼敷的中藥成分在透皮吸收過程中對貼敷腧穴施予了一系列物理刺激和化學刺激,激活了經絡腧穴對機體的整體調節(jié)功能,從而發(fā)揮治療疾病的效應[6]。我科通過多年的臨床經驗及療效觀察,研制出寒濕型腰痛貼,具有祛濕除寒、溫經通絡、蠲痹止痛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該貼治療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第1 療程對照組的總有效率是80%,研究組的總有效率是90%,第2 療程對照組的總有效率90%,研究組的總有效率是96.66%,同組比較第2 療程療效均較第1 療程好,兩組療效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 <0.05);兩組滿意度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 <0.05),說明研究組治療方法得到了更多患者的認可,更易被廣大患者所接受;兩組經濟支出比較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研究組的支出明顯少于對照組??傊?,使用科室自制的寒濕型腰痛貼治療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研究組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樣的收入,科室的支出明顯減少,達到了增收節(jié)支的目的。此敷貼的研制,具有較強的實用性,療效好,操作方法簡便,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1]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醫(yī)政司.24 個專業(yè)105 個病種中醫(yī)診療方案[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1:151
[2] 井上駿一.腰痛治療成績判定標準[J].日本整形骨科學會雜志,1983,60:391-394
[3] 張衛(wèi)華,安軍明,李芳琴.腰腿痛與非臨床治療[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3:913
[4] 羅云堅,孫塑倫.中醫(yī)臨床治療特色與優(yōu)勢指南[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691
[5] 羅云堅,孫塑倫.中醫(yī)臨床治療特色與優(yōu)勢指南[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693
[6] 劉煒宏,唐澤.國家標準《針灸技術操作規(guī)范》應用指導.《穴位貼敷技術操作與臨床應用》[M/CD]. 北京:解放軍衛(wèi)生音像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