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楚峰
出租車改革能否破冰?
文/本刊記者 楚峰
專車之爭,實質上是互聯網企業(yè)爭奪未來人們出行需求這塊巨大的市場?!皩\嚪铡憋L生水起,讓出租車行業(yè)壓力重重。是固守陳規(guī),死守自己的一方市場?還是推陳出新革除舊弊,贏得更大的市場?出租車行業(yè)改革呼之欲出。
出租車作為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但在很多城市,出租行業(yè)普遍存在拒載、宰客、拼客、不打表等問題,行業(yè)管理秩序混亂不堪。
很多乘客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出租司機不打表,根據乘客的目的地隨口要價,對于不熟悉路況的乘客來說只能挨宰了;為了能多賺錢,出租車司機在拉到乘客后并不會立即拉走,而是繼續(xù)招攬生意,直到把車坐滿為止。對此,記者也深有體會過,今年春節(jié)回老家的時候,下火車沒有直達家里的客運班車,就只能打車,而當地的出租車都是拼客不打表的,無奈之下只能任其開價、和別人一起拼滿車才上路的。
為什么會出現以上這種情況?記者曾問過許多出租車司機,得到的答案統統是:“‘份子錢’太高,還有私家車搶活,不這樣根本賺不上錢,不這樣養(yǎng)不活家!”
事實上,不光只有出租車司機一方抱怨,作為乘客的老百姓也經常訴苦“打車難”,管理公司埋怨司機不好管理、公司利潤少,行業(yè)管理部門更是頭疼如何規(guī)范管理。這個曾經暴利過、輝煌過的出租車行業(yè),為何發(fā)展成如今的各方怨聲載道?
不同于其他交通運輸方式,出租車的數量、價格和質量受到嚴格的管制。有專家分析: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全國出租車行業(yè)都受制于數量管制政策,這就使得行業(yè)內既有經營者成為壟斷群體,其直接后果是排斥了社會車輛的競爭,并塑造了高額利潤,進而形成出租車牌照的高價格。據了解,一些城市一張出租車營運證少則十幾萬元,多則幾十萬元,出租車公司則依靠出租車經營牌照壟斷獲取高額“份子錢”。
在高利潤壟斷的背后,注重數量和價格管制,而忽略了質量管制,就造成了司機服務態(tài)度惡劣、拼客、拒載等現象屢禁不絕,且乘客投訴無門。同時,在利潤的誘惑下,“黑車”也來摻上一腳,嚴重干擾著出租車的行業(yè)秩序。
不僅如此,隨著乘客個性化需求的不斷發(fā)展,原來傳統的出租車服務已經不能滿足乘客的出行需求,但監(jiān)管部門仍舊是原有的管理方式,使得不管是司機還是乘客,都對目前的傳統出租車行業(yè)有不滿意的地方,其中包括司機質疑最大的“份子錢”以及乘客抱怨的“打車難”問題。
而“專車服務”的出現,正好補充了乘客個性化出行服務的空缺,也開始倒逼出租車行業(yè)進行改革。
乘客可以隨叫隨到,而司機不用交“份子錢”、收入增加—原本作為出租車行業(yè)補充的“專車服務”,現在已經成為市民出行另一大選擇。目前,Uber、滴滴、快的、易到、神州租車等互聯網巨頭都已殺入專車市場。專車市場打得火熱,沖擊最大的就是出租車行業(yè)。
為此,各種針對“專車”的出租車罷運、停運事件從2014年開始不斷上演。就在5月17日,天津市數千輛出租車司機以停運、拉橫幅等各種方式抗議專車擾亂市場。這是繼沈陽、青島、南京、長春、濟南、成都、南昌等多地發(fā)生出租車停運事件后的又一新發(fā)生地。
有專家表示,隨著“專車服務”的興起,出租車行業(yè)依靠“特許經營”、“牌照壟斷”牟取高額利益的體制正在受到沖擊。作為新生事物的“專車服務”,可能部分業(yè)務涉嫌違法,但其確實對于滿足運輸市場高品質、多樣化、差異性需求產生了積極影響。而這些出租車停運事件的背后,正是出租車行業(yè)被現實倒逼著變革的開始。
對于“專車服務”,各地監(jiān)管部門態(tài)度不一。有的在打擊,有的邊打擊邊出臺新的辦法,有的還在觀望和思考,有的已經開始改革步伐。
有嚴厲打擊的,如:今年4月26日,杭州市交通運管部門約談了滴滴專車、一號專車、Uber、神州專車、易到用車等5家專車平臺軟件公司,重申“絕對不允許任何形式的私家車參與專車運營行為”,并通報了去年以來查扣了14輛以“專車”為名從事非法營運的私家車,對其中12輛各處以1萬元罰款的情況;緊接著4月30日,廣州市工商、交通、公安部門聯合行動,對Uber廣州分公司進行檢查,并對部分違法行為進行了查處;5月6日,Uber成都辦公室被查;5月21日,北京也觸動百人執(zhí)法隊員夜查“專車”……如此種種,無非是想平息出租車群體的怨怒。
也有順勢出臺出租車改革方案的,如浙江省義烏市出臺了《出租汽車行業(yè)改革工作方案》:除了新增出租車投放量,還會逐步取消原來由政府收取的營運權有償使用費。
“增設5家出租車公司、取消出租車營運權使用費、2018年起開放出租汽車市場準入和出租汽車數量管控、車費由市場定價、鼓勵‘專車’……”5月7日,義烏市出臺《出租汽車改革運行方案》。這一舉措被媒體捧為中國出租車行業(yè)消除壟斷的“破冰”之舉。
“打車難是運力不足,份子錢居高不下是因為政府對出租車運營公司和運營車輛數量的管控,以及出租公司每年上交給管理部門的有償使用費?!绷x烏市道路管理局局長周榮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而這些內容在這次改革中全部都有涉及到。
在義烏的改革方案中,放開數量管控是最大亮點。據了解,此次,義烏市放開數量管控,首先就是通過公開招選搖號組建新的出租車公司,增加出租車數量,更多的公司可以進出入租車領域經營,一些忽視管理的出租車企業(yè)將面臨殘酷競爭,甚至被淘汰。也就是說,只要企業(yè)法人或者自然人,都有資格參與公開招選搖號,中標后可以組建公司參與出租車經營活動。有專家指出,這是此次義烏出租車改革邁出的最堅實的一步,讓原本屬于壟斷的出租車經營行業(yè),首次面向市場公開招選、公平競爭。
其次,引人注目的一條是取消原本由政府向公司收取的營運權有償使用費。“2015年的營運權使用費,從原先的每車每年一萬元降低到五千元,過去幾個月多收的部分將退回;2016年起全部取消。同時降低份子錢,要求出租車公司將降低的費用落實到出租汽車駕駛員?!?/p>
但這并沒有取消司機的全部份子錢。實際上,政府取消的這筆使用費,僅占司機繳納份子錢的10%左右。有人算過,若出租車公司將取消的費用體現到司機的份子錢上,每個司機每天可以多收入20~30元。
此外,義烏出租車改革中還提到,出租車價格由目前的政府定價,逐步轉變?yōu)檎笇r下的行業(yè)自主定價。按照改革方案計劃,到2018年,出租車經營公司和出租車的數量將不再做任何限制。對于運營價格也將在指導價的基礎上由每個公司自由調節(jié)。
總之,義烏邁出的這一步是極好的,但能否真正突破出租車行業(yè)壟斷、改革成功,還有待實踐的考究。
出租車改革已有風吹草動,但更多的仍處于觀望中,或許我們可以借鑒一下國外的一些做法。
首先來看看英國的出租車行業(yè)。據了解,英國以個體經營為主要模式,出租車牌照的發(fā)放由政府統一管理,但沒有總量限制,任何有相關資質的個人都可以申請牌照。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吃上“螃蟹”,英國對出租車行業(yè)從業(yè)人員實行嚴格的考試和審查制度。
拿倫敦為例,要申請做一名出租車司機,必須通過嚴格的“倫敦知識”考試。考試者必須把市中心10公里范圍內2.5萬條街道的名字和路邊建筑爛熟于心,才能有望通過傳說中世界上難度最高的倫敦出租車司機考試。
此外,由于大都是個體戶經營,所以“份子錢”在英國出租車行業(yè)是不存在的。再加上考核和管理非常嚴格,所以英國倫敦的出租車司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有禮貌的司機,其服務堪稱世界一流。
在日本東京,個人也可以申請出租車牌照,但準入條件比起倫敦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也讓絕大多數司機望而止步。根據日本相關規(guī)定,個人若想自行運營出租車,必須擁有出租車或巴士駕駛經驗10年以上,且在自己希望運營的區(qū)域內擁有5年以上駕駛經驗,還要5年無事故、3年內無違章。此后還要通過一輪又一輪嚴苛的考試才能正式上路。所以,雖說日本的出租車運營所有權分布在出租車公司和個人手中,但目前日本由個人運營的出租車只約占出租車總數的16.8%左右。
按照日本的相關規(guī)定,隸屬于日本出租車公司的運營汽車,其購買、油費、保養(yǎng)、停車等費用均由公司方面承擔;出租車司機每月無需向公司繳納固定的“份子錢”,只需按一定比例上交每月收入。這也就意味著多掙多交,少掙少交,司機們不用擔心因掙不夠“份子錢”而虧本。
英國和日本的出租車行業(yè)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準入門檻高。這是用高標準來規(guī)范市場,讓市場合理、合法競爭,有序發(fā)展?;蛟S他們能給我們的出租車行業(yè)改革帶來一些啟發(fā)。
繼義烏之后,上海市交通委于5月18日召開發(fā)布會,宣布將與“滴滴打車”合作,打造統一信息平臺,并于6月1日正式上線運營。這被視作上海主管部門與互聯網企業(yè)邁出融合發(fā)展第一步。
在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孫建平看來,這是認清現狀,用“互聯網+”的方式去考慮新的業(yè)態(tài)。規(guī)范之后,專車司機需要取得運營資格,隸屬于正規(guī)合法的出租車公司或租賃公司等,必須納稅、上保險,充分保障乘客的利益和市場規(guī)范。
同在5月18日,國務院發(fā)布《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明確提出,今年將出臺深化出租汽車行業(yè)改革指導意見。
在5月21日交通運輸部舉行的例行發(fā)布會上,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水平表示,交通運輸部支持義烏市先行先試探索適合中小城市出租汽車改革和發(fā)展的具體舉措,為全國出租汽車行業(yè)改革提供借鑒和示范。
王水平說,交通運輸部將密切關注義烏出租車行業(yè)改革的實施效果。同時,王水平透露,今年1月以來,交通運輸部成立的工作小組趕赴十幾個城市開展深入調研,聽取各方意見,目前,交通運輸部深化出租車行業(yè)改革工作小組已經拿出出租車行業(yè)改革初稿,正征求各方意見,抓緊修改。
好消息一個接著一個。這是否預示著一直以來鐵板一塊、始終未能邁出實質性改革步伐的出租車行業(yè),將迎來重大變革?
有專家指出,蓬勃發(fā)展的各類打車軟件和專車已呈勢不可擋的局面,作為一種全新的出行方式,專車等服務正在逐步獲得市民認可。政府主導的出租車如果再不思進取,再不與時俱進地進行自身改革,那么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傳統出租車的經營空間會被大幅度壓縮。破冰在即,破是不破?這是個問題。
鏈接
市場倒逼下的“義烏模式”期待利益兼顧
文/錢科峰
義烏這個以小商品聞名的縣市,最近又一次被廣泛關注卻不是因為小商品,而是“義烏車改”。 這個名為《出租汽車改革運行方案》在義烏出臺后,明確明年起將取消出租車營運權使用費,2018年起有序開放出租汽車市場準入和出租汽車數量管控,車費由市場定價,并鼓勵專車等創(chuàng)新平臺進行合理競爭。這一“義烏模式”獲交通運輸部肯定。
“份子錢”一直是的哥們心里的一道坎,出租車公司也因“份子錢”而名聲不佳,當雙方為此糾結多年之后,卻猛然發(fā)現橫空出世的“專車”才是“致命武器”,所謂的“份子錢”其實只是相互各有飯吃的一個籌碼。如今,“義烏模式”要徹底解開這個結,誰也別賴著誰,市場是大家的,糊口要靠自己,放權、讓利、改革、創(chuàng)新,出租車市場保護機制被完全砸破,誰革了誰的命不好說,總之一切讓市場決定。
“義烏模式”的推出,確實是出租車行業(yè)的一次破冰之旅,改革很徹底,方案很包容,一改之前市場聽命于行業(yè)管理的做法,放手讓市場的事情市場辦。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幾個亮點,一是簡政放權不留余地。行業(yè)門檻降低,數量管控放開,車費市場定價,專車參與競爭,把權力交還給市場,不留一點余地,改革勇氣可嘉;二是破舊立新一竿到底。把傳統的利益格局打破,把潛藏的壟斷機制革除,不是小修小補,而是棄舊迎新,為行業(yè)松綁,讓競爭更自由;三是兼容并包激活池水。消除行業(yè)壁壘,打破政策屏障,無論是民間資本還是外行參與,或者是各種創(chuàng)新與另類競爭,義烏都采取了包容的姿態(tài),先上馬作嘗試,看結果再評判,頗有點“黑貓白貓論”的敢為人先。
出租車市場的堅冰十分牢固,“義烏模式”的破冰之旅并非易事,一個方案一種構想要徹底改變一個行業(yè)不是說到就能做到的,這并不是低估義烏車改的勇氣與深度,而是涉及到利益如何兼顧的問題。這里所指的利益主要是市場買賣雙方的利益,具體言之,則是乘客、出租車與專車之間的利益平衡。市場放開,競爭激烈,自然是乘客得益,服務能提質,打車更方便,費用可下降,但傳統與創(chuàng)新的角力卻是在所難免的,出租車不滿于利益被分羹,對專車等新型打的方式以過激的方式抗拒,就在“義烏模式”受肯定的同時,天津就發(fā)生了出租車司機“釣魚”打砸專車的群體性事跡,杭州的出租車司機以停運逼迫“優(yōu)步”出局,各地也相繼出現針對專車的不和諧音符。這充分說明,融合是需要以相對均衡的利益立場為基礎,如果缺少這個基礎,磨合將是艱難的。
這次“義烏模式”的出臺,盡管有著很大的主動性,但多少也是市場倒逼的結果,而市場倒逼下的出租車改革最乘還須得到市場的認可。宏大而復雜的市場不是一句“放權讓利”就能徹底解決所有矛盾的,其背后還有許多利益協調、市場均衡、同臺競爭等諸多細節(jié)文章可做,理順各種關系,才能避免各種矛盾,抓住利益兼顧的核心,才能使改革新策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