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謙
著陸是航班飛行的關鍵階段,著陸過程中對安全威脅最大的外界因素之一就是側風,由于此時飛機高度較低,可處置的余度很小,一旦方向位置不好,極易發(fā)生的沖、擦、掉、偏等重大偏差,甚至事故。
天津航空的主力機型E190是支線客機,所飛機場大多氣象條件比較復雜,大風亂流的天氣常有出現,所以,正確掌握側風著陸技術,是保證飛行安全、提高公司效益的重要保證。
那側風對于著陸期間的飛機有哪些影響呢?這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空中,飛機在空氣中飛行,在側風的作用下,飛機的運動方向并不是機頭所指的方向,而是空速與風速的合力的方向。
在側風的吹襲下,上風方向的機翼升力增加,而下風方向的機翼由于機身的遮擋,升力會有所減小,所以飛機有滾轉的趨勢。垂直尾翼在側風的作用下,又會使飛機產生向上風方向的偏轉力矩,和向下風方向滾轉的力矩。
三種方法保持飛行軌跡
我們應該采用什么方法,保持飛機在空中正確的飛行軌跡呢?常用的方法有三種:航向法、側滑法、航向加側滑法。
航向法:即向上風方向保持一個適當的偏流角,用以消除側風帶來的航跡偏離,使飛機實際運動軌跡與跑道延長線一致。與此同時,如果操縱面都在中立位,在側風的作用下,飛機還將會向下風方向形成坡度,因此需適當向上風方向壓盤,以平衡側風帶來的影響,保持機翼水平,保持飛機運動軌跡的穩(wěn)定性。這種修正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操縱簡便,修正側風能力強,一般用于側風比較大(20kt)的氣象條件下;缺點在于由于飛機的航向與跑道不平行,增加了判斷飛機的運動趨勢(航跡)和離地高度的困難。
側滑法:飛機向上風方向保持一定的坡度,用升力的分量克服側風帶來的位移,保持飛機位置不變,同時,在有坡度的情況下,為了不讓飛機轉彎,并保持飛機縱軸與跑道延長線一致,向下風方向蹬舵。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飛機縱軸與跑道方向一致,便于飛行判斷運動軌跡和趨勢。它的缺點是操縱精度要求高,在氣象條件不太穩(wěn)定的條件下,狀態(tài)不易保持,當有陣風時,發(fā)動機和機翼發(fā)生擦地的風險會增加許多。同時,由于存在側滑,影響了飛機的氣動性能,增加了阻力,降低了最大抗風能力,同時還需增加一定的功率進行補償。這種方法適用于側風較小的情況和低高度。
航向+側滑法:大多數情況下,隨著飛機高度的逐漸降低接近跑道,風速會減小。因此,采用這種方法,即在高高度采用航向法,以保證飛機的穩(wěn)定性,低高度采用側滑法,增加著陸動作的準確性。
飛機在接地后,過渡到“地面法則”,其動態(tài)與空中有著極大的差別。垂尾在側風的作用下,使飛機由“隨風飄”變?yōu)椤皺C頭追氣流”,機頭向上風方向偏轉;在上、下風機翼升力差的作用下,飛機向下風方向形成坡度,要保持好飛機滑跑方向需向下風方向蹬舵,同時向上風方向壓盤,以保持飛機機翼水平,防止擦翼尖。
采用哪種修正方法,要根據機型特點和氣象條件的不同而定的,E190飛機是下單翼、常規(guī)垂尾的飛機,吊裝發(fā)動機距地面低,大翼展使其受氣流擾動時狀態(tài)變化明顯。根據性能設計和機輪可以承受的側力,建議本機型采用航向法進近著陸。
四個階段修正側風飛行
根據下滑著陸不同階段的特點,側風修正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下滑——決斷高。這階段處于儀表飛行階段,當飛機在自動駕駛儀接通的情況下,飛機能自動計算出側風條件下飛機的偏流角,并保持飛機以平飛姿態(tài),沿跑道延長線飛行,也可以說,自動駕駛儀使用的也是航向法。當轉入人工飛行時,可根據飛行指引繼續(xù)保持飛機狀態(tài)。由于自然條件下,風向風速不可能十分穩(wěn)定,所以需要我們人工調整飛機的姿態(tài),保持適當的偏流角,以保持飛機下滑軌跡。
在這里要重點說明一下,E190飛機有航跡顯示(白色游標),在實際飛行中,它是我們判斷保持方向位置的重要參考。在側風的作用下,通常是航跡先發(fā)生變化,之后是位置,飛行指引再提供適當的航跡進行修正,所以嚴格保持好航跡,能有效把方向位置偏差遏制在“萌芽狀態(tài)”,防止方向偏差的出現。避免反復修正造成的“下滑一條龍”。
第二階段:決斷高——30英尺。該階段主要是目視飛行為主,主要任務是保持好方向,同時結合儀表和著陸目視參考系統(tǒng)保持好運動點。
在保持方向時,要注意克服視覺誤差。因為E190飛機的航向道接收機安裝在垂直尾翼上,當航向道指示正常時,人的目視感覺是偏在上風方向,當轉入目視跑道后,會不自覺地向下風方向修正。因此,我們應該嚴格保持儀表指示的位置下滑。
保持運動點時,首先要明確不同類型的跑道運動點稍有不同,防止單純地把我們常說的“大白點”作為運動目標。同時還要注意克服航向法帶來的視覺影響(本機型最大側風限制為15米/秒,在正常進近速度情況下,偏流角最大為12~13度),隨高度降低,影響逐漸減小,此時可結合儀表指示和目視參考系統(tǒng)(下滑道、下滑角、PAPI燈、下降率)綜合判斷。
這階段是起落飛行的技術難點,其關鍵就在于內外結合,綜合判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入口條件,為著陸動作奠定基礎,要防止內外不能兼顧,注意力分配“單打一”的情況。
第三階段:30英尺——接地。根據E190飛機自動油門的工作原理,30英尺之前,飛機等速下滑,30英尺RETD功能生效,油門自動收到慢車,飛行員開始做著陸動作。此時可目視跑道中線,在著陸拉桿的同時,以少量多次的小坡度控制飛機的接地位置,以目視標準(讓自己坐在中線上)盡量靠近中線,動作要柔和,防止粗猛。這樣做的優(yōu)點在于,在接地過程中,飛機縱軸與跑道的交叉角有所減小,同時占據側風修正的主動權,特別在有陣風的情況下,能有效防止過早消除交叉而偏到下風方向。
在主輪接地的同時,應柔和向下風方向蹬舵,以消除飛機縱軸與跑道的夾角,同時向上風方向壓盤,防止飛機產生坡度。由于“三點滑跑”時消除交叉比“兩點滑跑”時要困難,所以應控制好放前輪的速度和時機,最好在方向修正后時前輪接地。
第四階段:接地——滑跑減速。保持好滑跑方向,正確使用減速設備。由于本機型安裝了自動剎車系統(tǒng),按規(guī)定速度小于80節(jié)解除自動剎車,側風著陸滑跑時,要防止解除時機過早,增加著陸滑跑期間的工作量。
E190飛機裝有反推減速裝置,在大側風使用時應格外小心,以下圖表顯示了側風下使用反推的技巧和注意事項(見上頁),從圖中我們看出:當反推拉出時,反推側力量的增加和側風分量使飛機極易偏到跑道的下風方向,為了使飛機回到中心線上,應將反推放回慢車位,柔和使用方向舵腳蹬和差動剎車,使飛機重新回到跑道中心線,然后再重新使用反推裝置。這種方法在大側風以及濕滑跑道條件下著陸尤為重要。
保證安全著陸需注意
要做好側風氣象條件下的著陸,保證飛行安全,除了在技術上搞好研究之外,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明確限制,嚴格標準。我們公司對E190飛機著陸側風限制如下:
著陸:干跑道——30節(jié)(15米/秒)
濕跑道——23節(jié)(12米/秒)
污染跑道——10節(jié)(5米/秒)
結冰跑道(未融化)——禁止落地
低能見度:1公里>能見度——15節(jié)(8米/秒)
2公里>能見度≥1公里——23節(jié)(12米/秒)
3公里>能見度≥2公里——30節(jié)(15米/秒)
在實際飛行中,要嚴格氣象標準,嚴格操作規(guī)定,嚴防違章操作和超條件落地。
搞好預想,密切協(xié)同。古人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飛行中,要根據氣象預報和著陸前的天氣實況,做好安全預想預防,認真進行進近準備,進近簡令中要說明氣象特點對飛行的影響,明確機組分工,落實標準程序和標準喊話。防止出現準備不充分,“打亂仗”的情況。
按需施量,穩(wěn)定進近。根據氣象特點和偏差量,動作柔和,往復修正,防粗防急。要強化穩(wěn)定進近的意識,E190飛機具備低高度復飛的能力,在整個下滑著陸過程中,只要條件不具備,應立即中止進近。
端正思想,安全第一。安全是民航業(yè)的重中之重,在強調提高技術的同時,飛行員還應該牢固樹立安全觀念,杜絕僥幸心理,和所謂的“藝高人膽大”的錯誤觀念,嚴格標準,嚴格程序,加強CRM管理,進近著陸過程中堅持“八該一反對”,即:該復飛的復飛、該穿云的穿云、該返航的返航、該備降的備降、該繞飛的繞飛、該等待的等待、該提醒的提醒、該動手的動手;反對盲目蠻干,把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