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肺病二科(咸陽712000) 孟風麗 周粉峰 端禮榮
肺癌為起源于支氣管粘膜或腺體的惡性腫瘤,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1]。肺癌起病隱匿,疾病進展迅速,多數患者確診時已到達晚期,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對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2]。支氣管鏡刷檢液基薄層細胞學技術作為一類改良的細胞學制片技術,有利于腫瘤的早期診斷[3]。腫瘤標志物檢測對于腫瘤的普查、早期診斷、療效的評價有一定的價值[4]。本研究探討支氣管鏡刷檢液基薄層細胞學技術聯(lián)合血清腫瘤標記物檢查對肺癌的早期診斷價值。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檢查發(fā)現(xiàn)肺部占位的患者160例,其中男性100例,占62.5%;女性60例,占37.5%。年齡26~80歲,平均年齡53.5±10.3歲。其中有吸煙史者130例,占81.3%??人?、咳痰、咯血、胸悶、氣短、胸痛、發(fā)熱等病史者122例;無臨床癥狀僅體檢時發(fā)現(xiàn)肺部占位者38例。所有160例患者均進行腫瘤標志物,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和經皮肺穿或手術取組織,均有病理細胞學檢查確診。所有參加者均了解了該項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并簽署了書面知情同意書。
2 腫瘤標志物的檢測 患者空腹留取外周靜脈血,檢測血清糖類抗原125(CA125)、糖類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CA125、CA19-9、CEA正常值分別為<35.00KU/L、<35.00KU/L、<5.00ng/ml),采用羅氏E601型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分析系統(tǒng)進行腫瘤標志物檢測,各項腫瘤標志物檢測高于正常值即為陽性,三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時至少有一項或一項以上超過正常值即為陽性,全部正常為陰性。
3 支氣管鏡刷檢液薄基細胞學檢測 完善各項術前常規(guī)檢查,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術前4h禁食水,采用日本OLYMPUS電子支氣管鏡進行檢測和取材,采用常規(guī)支氣管鏡檢測,在可疑病變部位進行刷檢,行液基薄層細胞學刷片檢測,同時留取病理組織標本行組織病理學切片檢查。支氣管細胞刷檢樣本由CytoLyt收集器收集,并按照Thinprep 2000液基制片機的制作商推薦的步驟去制片。同時所有的患者接受病變組織或可疑病變部位的組織活檢。細胞學診斷標準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分類指南,活檢的組織病理學診斷看做該患者的最終診斷。由兩名病理學專家分別對所有切片進行分析診斷,若意見不一致協(xié)商解決。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診斷試驗采用Kappa值進行評價,Kappa值越大,吻合度越高。采用AUC評價診斷試驗的準確性。
1 支氣管鏡刷檢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對肺癌的檢出率 160例患者分別進行了纖維支氣管鏡刷檢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及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其中刷檢TP技術陽性患者124例,而組織學陽性患者140例。刷檢TP技術成功在140例肺癌中診斷出124例,靈敏度88.6%,特異度62.9%,陽性預測值90.7%,陰性預測值54.1%,Kappa系數是0.50,表明纖維支氣管鏡刷檢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對肺癌的診斷與組織學診斷的一致性一般。
2 腫瘤標記物檢測對肺癌的檢出率 160例患者中腫瘤標記物檢測后發(fā)現(xiàn)82例為陽性,經病理學檢查證實其中16例為良性病變,66例為肺癌。腫瘤標志物檢測對肺癌診斷的靈敏度80.4%、特異度77.4%、準確度76.5%,Kappa系數為0.57,表明腫瘤標記物檢測對肺癌的診斷與組織學診斷的一致性一般。
3 支氣管鏡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聯(lián)合腫瘤標記物對肺癌的診斷價值 從附表中可以看出細胞學分析與腫瘤標記物聯(lián)合檢測靈敏度為98.4%,高于支氣管鏡液基薄層細胞學分析88.6%及腫瘤標記物80.4%,差異有統(tǒng)計學價值(P<0.05);細胞學分析與腫瘤標記物聯(lián)合檢測的特異度為80.6%,高于細胞學檢測(P<0.05);細胞學分析與腫瘤標記物聯(lián)合檢測的Youden指數為0.71,高于細胞學檢查及腫瘤標記物檢測(P<0.05)。細胞學分析與腫瘤標記物聯(lián)合檢測的準確度為90.4%,高于腫瘤標記物檢測(P<0.05)。
附表 支氣管鏡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聯(lián)合血清腫瘤標記物對肺癌的診斷價值
電子支氣管鏡檢查是目前臨床上診斷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該技術可以直接觀察肺內病變,并進行活檢取樣,為肺癌的診斷獲取了可靠的病理學依據。本研究中,160例肺癌患者FB確診140例,靈敏度為87.5%,與文獻報道類似[5]。但由于FB為有創(chuàng)性檢查,且對于周圍型肺癌的診斷靈敏度較低,因此在臨床選擇時往往難以被患者接受。
血清腫瘤標記物檢測具有高靈敏度、高特異度的特點,近年來逐漸被引用到肺癌的早期診斷。腫瘤標志物是指腫瘤組織產生并可以反映腫瘤細胞存在于體內的一類化學分子,是腫瘤細胞本身存在或分泌的特異性物質,正常人體內這些物質的含量極低,因此它們對于癌癥具有一定的診斷及預后判斷的意義。但是在多達幾十項用于檢測肺癌的腫瘤標志物中,仍尚未發(fā)現(xiàn)肺癌特異性抗原。故多數學者主張多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以便提高對肺癌診斷的陽性率[6]。本次研究中腫瘤標志物檢測對肺癌診斷的靈敏度80.4%、特異度77.4%、準確度76.5%,Kappa系數為0.57,腫瘤標記物檢測對肺癌的診斷與組織學診斷的一致性一般。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技術作為一類改良的細胞學制片技術,可以提高細胞病理學診斷的標準化、自動化,更好地規(guī)范制片,提高了肺癌纖維支氣管鏡刷檢的診斷率[7]。本研究160例病例中支氣管鏡刷檢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顯示出124例肺癌,診斷的靈敏度88.6%,特異性62.9%,Kappa系數為0.50,與文獻報道相似。雖然與組織學診斷的一致性一般,但較高的靈敏度表明其在早期發(fā)現(xiàn)肺癌方面的效果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漏診,是一項早期診斷肺癌的有用技術。本研究顯示,F(xiàn)B聯(lián)合TM檢查的靈敏度為98.4%,特異度為80.6%,準確率為90.4%,均較單一細胞學檢測和腫瘤標記物檢測效果好(P<0.05)。可見,腫瘤標記物聯(lián)合電子支氣管鏡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能夠有效地提高對肺癌的早期診斷效果。
[1] Travis WD,Rekhtman N,Riley GJ,etal.Pathologic diagnosis of advanced lung cancer based on small biopsies and cytology:aparadigm shift[J].J Thorac Oncol,2010,5(4):411-414.
[2] 王漢萍,張 力,梁智勇.正確看待細胞病理學在肺癌診斷中的意義[J].中華病理學雜志,2013,42(11):726-728.
[3] Travis WD,Brambilla E,Noguchi M,etal.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in small biopsies and cytology:implications of the 2011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classification[J].Arch Pathol Lab Med,2013,137(5):668-684.
[4] D'Urso V,Doneddu V,Marchesi I,etal.Sputum analysis:non-invasive early lung cancer detection[J].J Cell Physiol,2013,228(5):945-951.
[5] Punamiya V,Mehta A,Chhajed PN.Bronchoscopic needle aspir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mediastinal lymphadenopathy and staging of lung cance[J].J Cancer Res Ther,2012,6(2):134-141.
[6] Wright PK,Thiryayi SA,Rana DN.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diagnosis of extramedullary haematopoiesis presenting as a presacral mass:apitfall avoided[J].Cytopathology,2012,23(2):133-134.
[7] 張 恒,徐 亮,閔生萍,等.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技術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9(8):1296-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