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敏艷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超聲診療中心,廣東528000)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超聲在冠心病診斷中的價值分析
盧敏艷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超聲診療中心,廣東528000)
目的探討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超聲對冠心病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于該院就診的冠心病患者50例,根據(jù)是否患有心肌梗死分為心肌梗死組(18例)和非心肌梗死組(3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超聲檢查,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硬化斑塊與不穩(wěn)定型斑塊發(fā)生率。結果50例冠心病患者接受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超聲檢查后發(fā)現(xiàn)扁平斑3例,占6.00%,軟斑5例,占10.00%,硬斑14例,占28.00%,潰瘍斑4例,占8.00%。心肌梗死組的硬化斑塊及不穩(wěn)定型斑塊發(fā)生率[61.11%(11/18)、50.0%(9/18)]高于非心肌梗死組[46.88(15/32)、28.13%(9/32)],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心肌梗死密切相關,臨床上在治療冠心病時,可采用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超聲檢查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改善預后,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頸動脈;動脈硬化;冠心病;超聲檢查;預后
冠心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之一,該病對患者身體和身心健康均有嚴重影響[1]。頸動脈粥樣斑塊是冠心病常見的高危因素之一,對該因素進行超聲檢查并判斷冠心病臨床診斷價值顯得尤為重要[2-3]。本文將在本院就診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超聲對冠心病臨床診斷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于本院就診的冠心病患者50例,均經(jīng)過檢查后確診為冠心病,其臨床癥狀主要有胸悶、氣短、感到呼吸困難、心悸、胸痛、睡眠憋氣及心慌等。50例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33~78歲,平均(42.20±2.36)歲。根據(jù)是否患有心肌梗死分為心肌梗死組(18例)和非心肌梗死組(32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超聲檢查 50例研究對象入院后均接受頸動脈粥樣斑塊超聲檢查。檢測工作中使用的設備、儀器以Logic Eq彩色多普超聲診斷儀為主,該儀器探頭的頻率需嚴格控制,通常情況下其頻率控制在10 MHz左右,診斷者始終保持平臥姿態(tài),頸部位置暴露在外,檢查工作前需休息好,將檢測儀器置于檢測者胸鎖乳頭肌前或后部位置[4],如果探頭處在頸總動脈橫斷面為主,操作人員需合理控制高頻探頭的位置,從檢測者頸總動脈順著固定好的走向逐漸向上移動探頭,指導頸內動脈入顱,同時檢測患者頸總動脈主干、經(jīng)總動脈的分叉位置及頸內部起始部位的基本狀況,并根據(jù)以上檢測項目判斷斑塊的所在位置。
1.2.2 診斷標準和評價指標 以檢測者接受檢測后頸總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1.5 mm為斑塊診斷標準;觀察50例患者接受檢查后軟斑、硬斑、扁平斑及潰瘍斑等硬化斑塊發(fā)生率,并對其檢測后IMT和斑塊積分情況進行研究分析。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fā)生情況比較 超聲檢查示,50例患者發(fā)現(xiàn)扁平斑3例,占6.00%;軟斑5例,占10.00%;硬斑14例,占28.00%;潰瘍斑4例,占8.00%。心肌梗死組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89,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fā)生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不穩(wěn)定型斑塊發(fā)生率比較 心肌梗死組不穩(wěn)定型斑塊發(fā)生率高于非心肌梗死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37,P<0.05)。
表2 兩組患者不穩(wěn)定型斑塊發(fā)生率比較[n(%)]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在臨床上的發(fā)病率也隨之增高[5]?;颊呓邮茴i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超聲檢查的主要目的是判斷粥樣斑的形成因素和血管壁厚度的變化情況[6]。血管壁厚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體內血管平滑肌細胞數(shù)量不斷增加,粥樣斑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脂質在頸動脈內膜下出現(xiàn)沉積等問題。針對以上病癥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醫(yī)學領域對此做了一系列研究分析,并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超聲檢查的臨床價值進行分析研究,該方法是提高冠心病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7]。眾所周知,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和頸動脈硬化之間存在緊密聯(lián)系,頸動脈的IMT參數(shù)值可以準確反映冠狀動脈的硬化程度,頸動脈IMT的變化還能直接反映冠心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改變情況[8]。另外,在治療冠心病的過程中,醫(yī)務人員要高度重視冠心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診斷“金標準”的確定,通常情況下,該“金標準”以冠狀動脈造影為主,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值得醫(yī)務人員進行有效地研究和探討。
本研究中,50例冠心病患者在接受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超聲檢查后發(fā)現(xiàn)扁平斑3例,占6.00%,軟斑5例,占10.00%,硬斑14例,占28.00%,潰瘍斑4例,占8.00%。由此可見,對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進行超聲檢查能夠準確判斷患者斑塊的位置,在提高斑塊檢出率的同時,還能提高冠心病的治療效果,該檢測方法以其自身獨有的特點,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9]。超聲檢查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更有利于對動脈硬化程度的分類,包含穩(wěn)定型斑塊和不穩(wěn)定型斑塊,對臨床診斷心血管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及早期預防冠心病具有重要意義[10],能夠對高?;颊咛崆安扇「深A措施,對暫時穩(wěn)定的非心肌梗死患者遠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也起到預防作用。
綜上所述,臨床上在治療冠心病時,可以采用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超聲檢查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療效果,提高預后質量,獲得非常理想的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1]潘振洲.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超聲對冠心病臨床診斷價值探討[J].醫(yī)藥前沿,2012,2(6):197-198.
[2]秦川,王勇,蔡虹,等.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新生血管的超聲造影研究[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4,23(10):914-915.
[3]李嘉民,張兵.150例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患者相關危險因素的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3(5):432-434.
[4]何雁,李小晶,彭紅艷,等.超聲造影時間-強度曲線評價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新生血管與冠心病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3,29(9):775-778.
[5]朱英,鄧又斌,劉婭妮,等.超聲造影評價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新生血管與冠心病的關系[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0,19(8):670-673.
[6]朱英,鄧又斌,劉婭妮,等.超聲造影評價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新生血管及其他危險因素與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關系[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1,20(7):571-574.
[7]翟紅燕.聲觸診組織量化技術評價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急性冠脈綜合征的關系[D].天津: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
[8]鄭茹瑜,周長鈺,孫春明,等.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膽紅素及尿酸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天津醫(yī)藥,2012,40(4):349-351.
[9]鄭莉娟.超聲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冠心病關系的臨床診斷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22(11):4792.
[10]張育新.超聲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冠心病關系的臨床診斷的價值[J].健康必讀,2013,12(5):136-137.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6.034
B
1009-5519(2015)16-2495-02
2015-05-19)
盧敏艷(1980-),女,廣東佛山人,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血管超聲方向的研究;E-mail:lumyx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