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皓,楊溪霖
(1.四川省腫瘤醫(yī)院檢驗科,成都610041;2.成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四川 610041)
腫瘤患者HBV-DNA載量與乙型肝炎血清標志物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結(jié)果分析
羅 皓1,楊溪霖2
(1.四川省腫瘤醫(yī)院檢驗科,成都610041;2.成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四川 610041)
目的探討腫瘤患者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HBV-DNA載量與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標志物常見模式的關系。方法采集2014年5~12月四川省腫瘤醫(yī)院收治的313例腫瘤患者血液標本,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HBV-DNA載量,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法檢測乙肝血清標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結(jié)果HBsAg(陽性)標本共227例,HBV-DNA陽性率為67.40%(153/227),HBeAg(陽性)標本共22例,HBV-DNA陽性率為90.91%(20/ 22)。小三陽組陽性率64.62%(126/195),20%的患者HBV-DNA載量大于105U/mL,具有較強的傳染性。結(jié)論在檢測乙肝血清標志物的同時進行HBV-DNA載量檢測對慢性乙肝腫瘤患者和隱性感染的腫瘤患者在化療過程中是否存在乙肝復燃具有重要的監(jiān)測意義。
腫瘤;DNA,病毒/血液;肝炎病毒,乙型;肝炎抗體,乙型;肝炎抗原,乙型
目前,判斷乙型肝炎(乙肝)感染情況大多仍采用檢測乙肝血清標志物(即乙肝兩對半),由于其組合模式多種多樣,導致臨床醫(yī)生對部分發(fā)病患者的病毒感染復制狀況難以判斷,甚至會出現(xiàn)漏診的情況[1]。而實時熒光定量PCR法直接檢測HBV-DNA本身,反映了病毒當前的復制狀態(tài)并對其進行相對的量化,對其傳染性有更直接的了解,同時也更有利于臨床醫(yī)生對HBV感染的診斷、治療方案的選擇及療效的判斷。為進一步了解HBV-DNA定量檢測與乙肝血清標志物結(jié)果之間的關系,本研究對2種檢測結(jié)果進行比較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集2014年5~12月在四川省腫瘤醫(yī)院需進行乙肝血清標志物和HBV-DNA載量檢測的313例腫瘤患者血液標本。其中男176例,女137例;年齡12~76歲,中位年齡51.4歲。
1.2 方法
1.2.1 儀器與試劑 乙肝血清標志物檢測試劑由蘇州新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HBV-DNA載量檢測試劑由廈門安普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檢測儀器為蘇州新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Efficuta全自動樣本前處理系統(tǒng)和Anytest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儀,美國ABI公司7500型實時熒光定量PCR儀。
1.2.2 檢測方法 采用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法測定乙肝血清標志物血清濃度,大于試劑盒設定的參考范圍判斷為陽性;HBV-DNA載量大于500 U/mL判斷為陽性。乙肝血清標志物模式中HBsAg(+)HBeAg(+)HBcAb(+)為大三陽,HBsAg(+)HBeAb(+)HBcAb(+)為小三陽。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13例血液標本中乙肝血清標志物不同模式與HBV-DNA載量比較 標本按乙肝血清標志物模式分為8個類型,分別統(tǒng)計HBV-DNA檢測陽性率。HBsAg(+)標本(模式1~3)共227例,HBV-DNA陽性率為67.40%(153/227),HBsAg(-)標本(模式4~8)共86例,HBVDNA陽性率為2.33%(2/86),二者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小三陽組陽性率64.62%(126/195)。HBeAg(+)標本(模式1)共22例,HBV-DNA陽性率為90.91%(20/22),HBeAg(-)標本(模式2~8)共291例,HBV-DNA陽性率為46.39%(135/291),二者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BsAg和HBeAg轉(zhuǎn)陰前后,陽性率有顯著下降,但HBeAg轉(zhuǎn)陰后陽性率仍高達46.39%(135/291)。見表1。
表1 313例血液標本中乙肝血清標志物不同模式與HBV-DNA載量比較
2.2 小三陽組(模式2)HBV-DNA載量陽性情況 將195例小三陽組標本按照病毒復制程度分為大于107U/mL、105~107U/mL、500~<105U/mL、陰性四組,分別統(tǒng)計標本例數(shù)。4.10%的患者HBV-DNA載量大于107U/ mL;15.90%的患者HBV-DNA載量105~107U/mL,病毒復制程度較高;44.62%的患者HBV-DNA載量為500~<105U/mL,傳染性較弱。見表2。
表2 小三陽組(模式2)HBV-DNA載量陽性情況
乙肝血清標志物檢測結(jié)果是臨床診斷HBV感染的傳統(tǒng)手段,其檢測的是人體感染HBV后的免疫反應狀態(tài),而由于抗原、抗體的變性、窗口期等因素,可能造成檢測出的乙肝血清標志物模式不能真實反映當前病毒的感染情況[2]。實時熒光定量PCR則可以準確地檢測出當前HBV-DNA的復制水平,能夠幫助診斷隱匿性HBV感染和血清檢測非典型的慢性HBV感染[3],并對其病程變化和治療效果進行有效監(jiān)測。尤其對于需要進行化療的慢性乙肝患者,由于化療過程中,細胞毒藥物和生物應答調(diào)節(jié)劑均有不同的免疫抑制功能,就為HBV在患者體內(nèi)的激活提供了條件,而化療結(jié)束后的免疫重建過程又容易造成肝細胞損傷[4]。因此,接受化療、皮質(zhì)激素等治療的慢性乙肝患者是發(fā)生HBV復燃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監(jiān)測體內(nèi)HBV-DNA的載量,及時調(diào)整治療方案。
本研究中,22例大三陽組(模式1)中,檢出HBVDNA陽性20例,陽性率為90.91%,且大部分患者病毒載量很高(>107U/mL),表明HBeAg(+)患者病毒復制活躍、傳染性很高;同時大三陽組檢測出2例陰性標本,這可能與HBV基因S區(qū)發(fā)生點突變或插入、缺失突變有關[5],應密切隨訪監(jiān)測患者HBV-DNA水平。195例小三陽組(模式2)檢出HBV-DNA陽性126例,陽性率為64.62%。雖然HBeAb的出現(xiàn)提示病毒復制減少,傳染性減弱,但從表2可以看出,4.10%的患者病毒復制仍處在很高水平(>107U/mL),這與強傳染性的大三陽患者HBV-DNA載量相當;15.90%的患者病毒復制處在較高水平(105~107U/mL),說明雖然HBeAg出現(xiàn)陰轉(zhuǎn),但病毒并未停止復制,這可能與HBV前C區(qū)變異導致不能產(chǎn)生HBeAg有關[6-7],而這樣的感染更容易對患者造成傷害,如未進行積極治療,容易發(fā)展成為肝硬化和肝癌[8-10];并且 44.62%的患者病毒還在持續(xù)表達(500~<105U/mL),這部分患者雖然部分病毒載量不是很高,但也應該積極繼續(xù)治療并定期隨訪HBV-DNA載量,以防病毒復燃造成病毒大量復制。10例HBsAg(+)HBcAb(+)患者血清中HBV-DNA陽性檢出率為70.00%,提示該組患者仍具有較強的病毒復制,傳染性強,此情況可能為血清轉(zhuǎn)換期,HBeAg消失而HBeAb尚未出現(xiàn),或HBV前C區(qū)突變而逃避了宿主免疫反應[11]。在49例HBsAb(+)血清中,檢測出2例HBV-DNA陽性,檢出率為4.08%,提示HBsAb產(chǎn)生并不絕對表示病毒的復制停止或減弱。此現(xiàn)象可能與HBsAg血清學轉(zhuǎn)換或HBV中S基因突變有關,出現(xiàn)隱匿性感染或不同亞型的HBV重疊感染[12]。
綜上所述,實時熒光定量PCR法靈敏度高、特異性高、結(jié)果準確,其結(jié)果是病毒復制最直接可信的指標,而血清乙肝血清標志物因為有血清學轉(zhuǎn)換、免疫逃避、隱匿性或不同亞型感染等原因?qū)е聶z測出的模式不能反映患者當前真實的病毒復制水平,對于判斷HBV-DNA感染、傳染性及HBV載量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檢測乙肝血清標志物的同時進行HBV-DNA的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將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指導和療效觀察,對進行化療的腫瘤患者是否發(fā)生乙肝復燃提供有效的監(jiān)測。
[1]謝建紅,肖奇志,田芬,等.HBV血清學標志物結(jié)合HBV-DNA定量檢測的臨床意義[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10(3):192-193.
[2]林國賢,黃慶華,郭伯棋,等.HBeAg陽性與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和病理對照[J].中華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2010,4(1):16-19.
[3]歐陽淑蘭,王霞平.乙型肝炎病毒DNA及其血清標志物檢測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8(17):2140-2141.
[4]程婷婷,鐘美佐,劉巍.利妥昔單抗聯(lián)合化療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19例[J].白血病·淋巴瘤,2012,21(3):175-177.
[5]唐恒鋒,李文郎,陳愛華.6種常見的乙肝病毒感染模式與其DNA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1,13(6):1050-1051.
[6]唐玫芳.乙型肝炎病毒DNA與血清標志物的關系[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0,7(1):28-29.
[7]劉鴻生,胡志剛,俞蕾,等.HBeAg陰性乙型肝炎患者HBV-LP及HBVDNA檢測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3):2743-2745.
[8]范英華.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HBVPreS1-Ag、HBV-DNA、HBeAg之間的關系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17(29):16-18.
[9]王明成,喬小梅,荊成寶.HBeAg陰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檢測分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29(19):2939-2940.
[10]高繼兵,潘曉龍,翁偉,等.1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與乙型肝炎病毒DNA及乙型肝炎e抗原相關性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7):791-792.
[11]李亞威,張征,孫靜娜,等.乙型肝炎病毒DNA與血清標志物的檢測結(jié)果分析[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3(9):1032-1034.
[12]曾繁鈺,蔣冰,譚璐.Pre S1抗原與HBV血清學標志物和HBV DNA的相關性及臨床意義[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35(1):85-88.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6.028
B
1009-5519(2015)16-2483-02
2015-05-07)
羅皓(1987-),男,四川成都人,檢驗技師,主要從事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檢驗工作;E-mail:78114622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