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艷,高小亮
(鹽城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紡織服裝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5)
目前在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已經建成的高職高專課程中并沒有“家用紡織品設計與工藝”這門課,因此,為滿足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需要,建設網上“家用紡織品設計與工藝”課程教學資源或網絡教學平臺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我校(鹽城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于2012年建設了金智數字化教學平臺,該平臺包括學習平臺、資源庫、課程展示及頂崗畢業(yè)設計四個部分,為資源制作工具、各種數字資源提供集成接口,是一個實時性、交互性、開放性的教學平臺。教學平臺的頁面如圖1所示。金智數字化教學平臺主要涉及學生、教師及平臺管理人員。教師通過資源庫平臺上傳課程的資源,如圖片、案例、多媒體課件、往屆學生優(yōu)秀畢業(yè)作品等,供學生課外學習,也可以通過課程展示平臺上傳與課程建設相關的資料,如教案、課程標準、整體設計等。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平臺與教師交流、討論,完成課后測試與學習任務。另外,為保證該教學平臺能夠正常有序地運轉,必須設置專門的平臺管理人員,負責課程素材的篩選、教師與學生權限的設置及課程資料的順利上傳,為學生和教師解決課程學習與建設方面的技術問題,同時監(jiān)督課程建設過程的順利實施。教學平臺框架如圖2所示。
圖1 網絡教學平臺頁面
圖2 教學平臺框架
中國數字大學城是天空教室聯(lián)合多所國內著名高校合作建立的面向大學教師的互聯(lián)網教學免費服務平臺,支持手機訪問,它提供了最新的移動教學體驗,降低了學生上網學習成本。登錄該平臺,教師根據課程的特點創(chuàng)建新課程、新概念網站和2D、3D課程及課程網站。學生可以申請賬號,登錄課程網站進行課程有關內容的學習。中國數字大學城網絡資源是開放式的課程學習資源平臺,一方面為在校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另一方面滿足社會人員的學習需求,同時還是高校教師進行學習、交流,提升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平臺。圖3為課程建設的頁面。
圖3 課程在中國數字大學城平臺的建設頁面
除此之外,課程負責人還可以根據課程的特點自建課程網站,這樣課程模板、內容設置更加靈活、精致,但是費用相對較高。
我們在企業(yè)調研與畢業(yè)生調研的基礎上,對人才需求、就業(yè)崗位、工作任務進行分析與總結,得出90個典型工作任務作為“家用紡織品設計與工藝”課程的項目任務,并進行專家咨詢、教學研討。
圖4 “家用紡織品設計與工藝”課程網絡展示平臺
根據從事家用紡織品設計所需的知識、能力及素質要求和職業(yè)技能,制定了“家用紡織品設計與工藝”課程標準。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對家用紡織品及其設計有較為完整的認識,掌握家用紡織品的造型設計及制作的相關知識及技能,能根據家紡產品的面料、色彩、款式、圖案的選用及特點對設計的家用紡織品進行打樣,同時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成品制作能力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課程組根據具體的工作任務,確定課程項目任務,明確課程建設目標,制定了“家用紡織品設計與工藝”課程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方案。
為建設好課程網絡資源平臺,課程組成員每周集中備課,進行交流與討論,熟悉課程的內容、開發(fā)方法、進度要求等,不斷提高網絡資源的建設和開發(fā)設計的水平。
“家用紡織品設計與工藝”課程的網絡資源平臺依托學校自有的金智數字化教學平臺,同時搭建開放式的中國數字大學城平臺,如圖4所示,主要包括課程設置、課程簡介、課程特色、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效果、課程標準等。學生通過閱讀,可以了解“家用紡織品設計與工藝”課程的學習內容、課程目標以及知識、素質、能力要求等。
資源庫平臺的資源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課程團隊教師的教學資料,如課程標準、整體設計、單元設計、授課計劃、教案等;另一類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料,如學案、產品圖片、產品制作視頻、各大展會產品信息及一些網絡鏈接。所有資源均開放給學生,學生可根據需要通過網絡在線觀看教學視頻,也可下載教師的備課筆記、學案、教案等教學資料進行自主學習。
網絡平臺明確該課程每個教學單元要求掌握的知識、能力與素質目標,為學生提供多媒體課件、測試題、模擬題等參考材料,使學生可以在課外自主學習課程內容,并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學生可以在線測試自己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查漏補缺,從而鞏固和夯實課程的學習內容,不斷拓展知識面。
學生作品部分包括已畢業(yè)學生設計的被企業(yè)接受的產品圖片、企業(yè)產品工藝單案例、在校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的作業(yè),如多媒體PPT、產品設計效果圖、產品實物圖片、學生制作產品的視頻。學生可以在網上提交作業(yè),通過網絡與教師在線交流、答疑。
互動學習論壇可以讓學生交流學習、分享收獲、排疑解難、展示成果,并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展示出來。在學習論壇上進行同步或異步的交流,開展討論,共享學習成果,使學生的學習既有真實的課堂作為依托,又有隱形人物的幫助和指導。具體內容可見我?!凹矣眉徔椘吩O計與工藝”網絡平臺及中國數字大學城網絡平臺。
“家用紡織品設計與工藝”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建成后,學生可根據需要通過網絡學習有關內容,將教學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提高了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能力,也為其他高職院?!凹矣眉徔椘吩O計與工藝”課程的教學提供了教學資源。課程組成員秉持“以學生為中心,教學做一體”的教學理念,以企業(yè)典型產品為載體講授產品設計的基本知識,以家紡設計知識為依托提升學生產品實際制作技能;運用多媒體和網絡等手段,采取課堂講授法、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任務教學法、分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定期安排學生參加技能大賽,如“悅達家紡杯”設計大賽等,以賽促學,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此外,還鼓勵學生將自主創(chuàng)業(yè)與課程教學結合起來,如家紡1101班邱雨薇同學在校期間開設了微店“艾薇家紡”,自己設計、銷售家紡產品,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產品設計能力、銷售能力,也有效地檢驗了產品在市場上的適用價值。
終身學習是信息時代對人們提出的新要求。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確定的戰(zhàn)略目標是,廣泛開展城鄉(xiāng)社區(qū)教育,加快各類學習型組織建設,基本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建設“家用紡織品設計與工藝”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同時搭建開放式的中國數字大學城網絡平臺,可以為畢業(yè)生提供終身學習的有效平臺,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畢業(yè)生的社會適應性。此外,開放式的網絡學習平臺也給行業(yè)企業(yè)相關技術人員提供了在崗培訓與學習的機會,不影響企業(yè)的正常運轉和生產,幫助企業(yè)實現產業(yè)升級和轉型,也有助于形成學習型社會。
一方面,課程網絡資源平臺的互動功能使學生可以根據學習的需求提出相關問題,課程組可以針對這些問題充實資源平臺的內容;另一方面,課程網絡資源平臺的開放性有助于其他高職院校教師之間通過網絡加強教學、科研探討,交流經驗,提升課程教學的水平。
雖然目前有較多的家用紡織品設計教材,但是大多數教材的理論性較強,缺乏適合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的實訓材料,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上述問題,課程組自編高職“家紡產品設計”課程實訓教材,以產品設計為載體,學生接受任務后,收集各種資料,進行企業(yè)、市場調研,了解各種類別、款式家用紡織品的發(fā)展現狀、流行趨勢、設計動向等資訊,然后進行家用紡織品的構思設計,并繪制設計圖,再根據設計圖選擇面輔料等,最后制作成樣品。
校內專業(yè)教師普遍缺少產品開發(fā)的經驗,對流行趨勢與市場的把握能力不強,而企業(yè)兼職教師在理論方面也有所欠缺。針對這個問題,課程組成員積極參加院系(部)組織的各種進修,如國外進修或考察、本院進修、企業(yè)頂崗實習、自修等。教師通過自修等方式取得家紡設計師、面料設計師等中級技師證書,成為“雙師型”教師。
課程組經過討論,決定從三個方面予以解決,首先將企業(yè)典型案例、設計大賽的主題引入課程教學中;其次將企業(yè)教師引入課程教學中,與他們交流經驗、想法;最后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家紡設計大賽,從實踐中去檢驗學生的真實水平、檢驗課程教學改革的效果。
這可能是因為網絡平臺剛建成,影響力不大,另外課程網絡資源還不夠豐富。針對這個問題,需要不斷更新和補充“家用紡織品設計與工藝”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增加微課視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