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立志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第一高級中學(以下簡稱“寶豐一中”)要求學生向孔子像下跪磕頭,還規(guī)定在校學生每天清晨5點必須起床誦讀《道德經》,沒有跪拜的學生被校方在大會上嚴厲批評。“校長認為,讀經能上北大清華,讀完學渣變學霸,學霸上清華”。(新華網1月31日)這被校方當作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舉措。
跪孔與讀經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准纯追蜃?,是儒家先師;經即《道德經》,是道家典籍。熟諳國學的人,往往指出儒家、道家的諸多不同(在寶豐一中,儒、道兩家卻已合流)。但從實質上看,儒、道兩家至少在愚民方面是相通的??鬃臃Q:“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保ā墩撜Z·泰伯》)老子講:“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道德經》第六十五章)然而,從校方“學渣變學霸,學霸上清華”的前瞻看,跪孔、讀經非但不會愚民,反而可以增智,從而成為“當學霸”“上清華”的終南捷徑!此到底是愚還是智?
寶豐一中的跪孔、讀經,本屬于文化傳承的范疇。如何對待古代文化,如何對待外來文化,黨和政府曾經有過正確的方針,比如“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簡潔而鮮明。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孔誕研討會上發(fā)表講話,“要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鑒今,堅持有鑒別的對待、有揚棄的繼承”,針對的是古代文化;“對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的各種文明,……我們都應該采取學習借鑒的態(tài)度,都應該積極吸納其中的有益成分……”針對的是外來文化。(2014年9月24日新華社)而寶豐一中要求學生跪孔和讀經,就有些不符合時代的要求,也背離了黨的傳統(tǒng)。
作為中共創(chuàng)始人的陳獨秀與李大釗,為救亡圖存,呼喚民主與科學,曾經對孔教進行過猛烈抨擊。陳獨秀將孔教稱為“失靈之偶像、過去之化石”(《憲法與孔教》),“愚之非難孔子之動機,非因孔子之道不適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強欲以不適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會國家,將為文明進化之大阻力也……”(《復辟與尊孔》)李大釗則從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上作分析,“就有幾個尊孔的信徒,天天到曲阜去巡禮,天天戴上洪憲衣冠去祭孔,到處建筑些孔教堂,到處傳布‘子曰的福音,也斷斷不能抵住經濟變動的勢力來維持他那‘萬世師表‘至圣先師的威靈了?!保ā独畲筢撊返谌?,P143)由此可見,無論孔子還是老子,距今已經兩千多年,他們作為文化體系的創(chuàng)立者,當然可以成為研究的對象,但不應成為跪拜的偶像。
儒、道兩家可謂土生土長的哲學體系,但在近代史上,面對列強的炮艦與文化,它們之于國家民族的振衰起弊,卻難有裨益,甚而不堪一擊。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黃遵憲隨薛福成出使歐洲,沿途所見許多佛教國家淪為外國殖民地,他在路經錫蘭(今斯里蘭卡)時,曾賦長詩《錫蘭島臥佛》,其中有句,“一切土木像,荒誕盡可笑。頂上舍利珠,拉雜付摧燒。”他在嘆息佛教劫難的同時,聯系儒家之命運,“悲涼之霧”,同樣“遍被華林”,“大哉孔子道,上繼皇哉唐。血氣悉尊親,聲名被八荒。到今四夷侵,盡撤諸邊防?!保ā度司硰]詩草》上)
應當指出的是,五四先賢,無論作為中共創(chuàng)始人的陳獨秀、李大釗,還是作為黨外人士的胡適、魯迅與吳虞,他們之批孔,既非偏激之憤,也非掘墓之舉,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飽學之士,其造詣遠非今日的“國學家”可比。正因如此,在中外文化的比較、碰撞與融合中,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劣與利弊,看得更清,把握更準,因而一擊中的,入木三分。陳獨秀曾指出,“孔學優(yōu)點,仆未嘗不服膺。惟自漢武以來,學尚一尊,百家廢黜,吾族聰明,因之錮蔽,流毒至今,未之能解。又孔子祖述儒說階級綱常之倫理,封鎖神州。則二者,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顯相背馳……”(《再答常乃悳·古文與孔教》)而寶豐一中要求學生跪孔子像,讀《道德經》,這恐怕并非文化的復興,反倒像文化的復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