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
【摘要】本篇文章講述了一個錄音師根據他多年的經驗,對有關音頻方面混音的技巧進行了講解。很多人的講解只停留在了音頻制作的表面,并沒有了解到音頻后期制作的專業(yè)性。如果清晰的認識后期混音并且學習,才能體會音樂制作給你帶來的樂趣。
【關鍵詞】音樂制作;混音;實戰(zhàn)技巧
音樂制作不是一項簡單的操作,需要很多方面的協(xié)調來發(fā)揮一定的效果。
一、音樂制作
(一)把握素材品質
混音其實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不僅僅是對效果器的控制而且也包括對混音棚調EQ的控制。在后期的操作中,縮混需要整體的相互配合和協(xié)調。在完成這項工作時要確保每一個過程與步驟完美的合作,這樣才能夠做一張有著完美的音樂與聲音的專輯,但是通常完美的事物不可能那么輕易的完成,一個想進入或者想從事這行業(yè)的,必須清楚地了解和把握每一個細節(jié),這對后期的音頻制作是非常關鍵的。
人們都說水滴石穿,同樣的道理,在前期的制作過程中,應當注重對音樂原材料的點滴積累,不能操之過急。這就是通常被稱作為錄音的過程。相對而言,后期縮混的制作效果往往由音頻材料的好壞來決定,所以,從一開始一個好的混音師就應該把握整個素材的品質和質量,才能更好的完成音樂制作。
(二)了解音樂風格,分析音樂形式與音色
通常,對于每個錄音師,在錄音之前都必須了解各種各樣的音樂風格,把握每種音樂的形式,這是一個基本素養(yǎng)。而且這項操作不能速成,只能通過平時對音樂的欣賞和分析過程中獲得。比如,在《花房姑娘》這首歌曲中,民間曲風占了大部分,了解這首歌曲的作曲背景后,我們應該將民謠風格和民間音色入手,與專輯制作人多加溝通,去了解專輯所需要的東西,才能更深的知道他們所想表達的內容,不僅僅使錄音師更好的把握音色的準確度,還能找到一種聲音是大家都想要的。
(三)加強對設備的了解
在錄音時,錄音師的主要工作是對設備的了解和話筒的選用,話筒如何使用才能得到一個我們想要的聲音,所以,了解設備的特性變得尤其重要。一般,在了解設備說明的同時,應該比較不同設備的特性,每個錄音師對自己使用過的設備心里都有一些自己的觀點,通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一個話筒在相同的位置和條件下來變換話筒前置放大器對同一種聲音進行錄制,進行對比,話放對不同的樂器有著不同效果的體現(xiàn),所以一般不會只用一個聲音來識別話放的特點。一般在使用時錄音師通常會進行比較,然后選擇最后使用的話放搭配組合。
(四)如何選擇話筒
對于話筒的選擇,要注意的是每個話筒都會表達出不同的聲音,在變換話筒的位置時,也會得到不同的效果,因為為位置的變化對話筒頻率有一定的影響,可以做一些小的實驗來進行對比。然后和不同的話放搭配試聽來比較,找到你所需要的話筒。最好靠聽覺來對話筒和話放進行搭配,因為聲音的效果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五)線材的選用
注意話筒與話放的同時,也要注意一下線材的選用,聲音的信號是通過線材來傳導的,一般是從話筒到話放再到AD,不同的線材對聲音頻率上也有一定的影響。在傳導到話放的過程中,用話筒將聲音的信號慢慢轉換成微弱的電信號,在這個時候,信號就已經被放大了若干倍,并且信號越小越容易被影響。線材本身也存在不足之處,比如金屬的材質組成和質量也會影響電信號,與此同時,金屬的材質組成與類型等也會影響話筒的傳導性,高純度就會產生高的傳導性,否則在線材里面也會損耗一些微弱的信號,線材一般國內用的是日本線材。這種線材能夠更好的還原聲音,沒有什么染色。
(六)錄音棚心理學
一般每個樂手和歌手進入錄音棚都應該會對錄音棚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為了消除他們對錄音棚陌生的感覺,盡快的融入工作當中,使工作更加有效率,適應錄音棚也是一項我們需要在意的一項工作,環(huán)境的舒適不僅可以給人帶來舒適的感覺,更重要的是能讓他們能夠發(fā)揮的更好,使音樂制作變得更加完美。
二、混音實戰(zhàn)技巧
(一)修氣口
修氣口一般指的是人聲或著樂器,一般在錄音時,通常是通過很多段然后拼接而成的,這個時候一般要去連接每個小段的音頻條使聽起來更加自然完美。在錄制人的聲音的時侯,通常會一句一句的錄音,選擇最好的然后連接在一起,第一次插入一般是通過人聲的呼吸氣口來插入人的聲音從而進行錄音,因為環(huán)境和心情等外界因素的影響,每次歌手準備錄音時的氣息都不可能完全一致,這個時候應選擇當時最適宜的氣息聲來進行連接,歌手在平時應當注重對氣息的大小和氣息長短輕重進行練習,我們可以用一些FADE的淡人淡出來做一些調整,做這些調整的時候一定要在SOLO的情況下,才能聽的更加仔細。
(二)修音準
修音準一般以auto tune 為主,是一種補救方法,針對于那些音高的歌手,通常有這樣兩種工作模式,其中包括:手動修整和自動修整,自動修整需要對調性,音階和反應時間進行選擇,然后就可以自動修復,音準欠缺的可以適用自動修整。
(三)刪除空白
刪除空白就是因為音頻硬盤不存在的情況下,在電腦內部,只要顯示波形筐的部分,這個部分也會在讀取時被讀取出來,這樣不僅浪費時間,也會浪費原料,因此把刪除掉空白部分,要留下有音頻波形的部分就可以了。在修剪整理完之后,把那些不經常使用的文件清空掉,從而保持文件的整潔性。
(四)音軌、標識與擺放順序
給音軌都取好合理的名字,然后可以在標識音軌部分用上顏色,這樣在混音的時候不用看名字就可以對哪一軌是什么音軌一目了然,這樣歌手就可以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音軌,縮短時間,加快效率。音軌一般會按著由上往下進行排序,因為合理的排序是以讓你對音樂的結構理解更加的明確。
三、結束語
每一個想要進入或者想從事這個行業(yè)的人,必須要認真的對混音實戰(zhàn)和音樂制作方面進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只有真正了解音頻后期制作的專業(yè)性,清晰的認識后期混音并認真的學習才會體會到音樂制作給你帶來的真正樂趣,使音樂制作變得更加完美。
參考文獻
[1]吳麗穎.電腦音樂制作的教學實踐與思考[A].0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
[2]張琳琳.電腦音樂制作中插件音色的探究及意義[D].東北師范大學,2010.